比泰坦尼克还要惨烈的海难,近万人葬身海底
发表于 2016-12-21 14:52
来源:互动百科”
1945年,一艘满载万名乘客的德国客轮在海上行驶时被前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造成9千余人遇难,死亡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6倍,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难。由于此船系纳粹建造,因此又被称为“希特勒的泰坦尼克号”。而在这场无限制战争中,难民们无疑成为纳粹德国和苏联两个***帝国最无辜的殉葬品。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由来
1936年2月6日,希特勒的挚友、德国纳粹党驻瑞士分部主席威廉·古斯特洛夫被犹太青年刺杀身亡。希特勒亲自为他主持了有3.5万人参加的隆重葬礼,并提议将1937年下水的一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轮命名为"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是作为纳粹德国“力量来自欢乐”组织的游轮建造的,长208米、宽23米,排水量2.4万吨。船身原为白色,内部装饰豪华,设施齐全,有大型餐厅、电影院、游泳池、舞厅,甚至还有一个分娩室。价值约为二千五百万帝国马克(RM)。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
1937年5月5日,德国汉堡布罗姆与沃斯船坞,纳粹党主持建造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下水。
超载致使救生措施薄弱
1945年,苏联红军西进的铁流迫使大批德国伤兵和难民进入哥德哈芬地区,德国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将包括该地区在内的东部200多万名德国人安全地撤退到西部地区。不久,“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接到准备启航的命令,开始让逃难者登船。
电影《古斯特洛夫号》剧照
起初,船员们还让每一个登船者在乘客登记册上写下姓名、年龄和住址等详细个人情况,但由于游船本身的花名册只能记录四千余人的名字,所以随后上船的难民都没有登记。于是本来设计只能搭载2000人以下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搭载了10582人。也就是因为空间有限,船上不能带太多救生设备,数量只够少过半数人使用。
暴露位置导致近万人葬身海底
1945年1月30日晚18时许,“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船长彼得森接到一封电报,称有一支德军的小型扫雷艇编队在附近活动,正朝着“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驶来,要他注意规避。由于当时这片海域依然处于德国海军的控制之下,使得彼得森船长决定开启船上红绿两色的导航灯以避免相撞,但也正是这些指示灯导致“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位置在夜间暴露出来,使得被苏联潜艇发现了。
苏联潜艇S-13绕过德军封锁线,在海上向“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发射了四颗鱼雷,四枚鱼雷分别以俄文写上: “为了祖国” “为了斯大林” “为了苏联人民” “为了列宁格勒”。除了写上“为了斯大林”的一枚鱼雷卡在发射管外,剩下三颗全部命中“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第一枚击中“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左舷的船头,第二枚钻进位于船身中间的游泳池,第三枚击中尾部的发动机房,爆炸点附近的乘客即时丧命。
游轮被击中瞬间
伴着剧烈的爆炸声,“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随后开始倾斜,玻璃和金属碎片到处乱飞,船上乘客的惊惶失措。船员们迅速放下了惟一的一艘救生艇,并发出求救信号。有些难民纷纷涌向救生艇及争夺救生衣,在混乱中好些救生设备掉下海去。有些人被涌入的海水溺死,有些是因为发生恐慌时在楼梯里或甲板上遭踩死或压死,也有些乘客跳进冰冷的海水里冻毙。
电影《古斯特洛夫号》中轮船沉没瞬间
在被鱼雷击中50分钟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完全没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掉到45米深的海底。海面上到处都是漂浮的人头。令海难生还者最难忘的是海面上漂浮着数以千计的儿童的腿,他们全部头朝下、脚朝上溺死!因为儿童头部比脚重,而客轮没有特别准备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这些儿童全部溺水而亡。
事后统计,在这场灾难中,上万名载员中仅有1252人获救,据专家推断,大约有9330人葬身冰冷的海底。
苏德双方对海难事件闭口不提
苏联潜艇S-13在击沉“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后继续在德军后方活动。1945年2月9日,载有5000余人的冯·施托伊本将军号游轮也被其击沉。S-13潜艇也成为战争中“杀人最多”的潜艇。因其辉煌的“战绩”,S-13号潜艇被苏联授予红旗勋章,其艇长则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海难事件,无疑给了纳粹德国一记重拳。但慑于巨大的死亡数字,苏德双方在战争中都对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沉没的消息闭口不提。战争结束后,关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传闻不胫而走,有人称其为纳粹德国的黄金船,也有人怀疑其中有秘密宝藏。
直到2002年,随着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拉斯以该事件为背景的小说《蟹行》广为流传,这次大海难才浮出水面。
如今,"古斯特洛夫"号沉没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已相继离开人世。在痛悼亡灵、可叹这场战争引致的悲惨结果的同时也应深刻反省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
(全文完)
注明“来源:互动百科”的所有作品,均为互动百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互动百科”。违反上述声明者,互动百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