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断裂又闯祸! 造成船员1死+1伤! ...事发新西兰吉斯伯恩港...
发表于 2019-04-04 16:22
4月3日,在新西兰北部的吉斯伯恩港发生一起船舶绳索断裂事故,导致船员1死1伤!
据新西兰交通意外调查委员会(TAIC)调查通报,事故发生在一艘巴拿马籍的台湾散货船Coresky OL上,该轮当时正在吉斯伯恩港进行原木装载作业。
事发散货船停泊在新西兰吉斯伯恩港
当时船员们正在甲板上进行原木捆绑,正使用一艘船的起重机将捆绑原木的钢丝绳收紧,结果发生意外,钢丝绳发生断裂并反弹,鞭打到了现场正在作业的船员,造成两名船员受伤,其中一名50多岁的船员因受伤严重,被紧急送往吉斯伯恩医院,但经过治疗不幸去世。
“当钢丝绳断裂并反弹,撞击船员时,船员们正在使用船上的起重机收紧钢丝绳。一名船员因受伤而死亡,另一名船员受伤,“TAIC调查人员说,“目前已经对事故展开调查。”
据了解,吉斯伯恩是新西兰第二大原木出口港,每年处理约300万吨木材,目前正在升级其泊位以增加产能。此次发生事故的散货船Coresky OL,是一艘悬挂巴拿马船旗的台湾散货船,它于3月30日抵达吉斯伯恩港,准备于4月5日运载原木前往韩国。
吉斯伯恩港口运营商Eastland Por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西兰海事局正在东部港口进行船上调查,码头运营已暂停。”
新西兰交通意外调查委员会(TAIC)方面称,发生事故的散货船Coresky OL已被扣留并接受调查......
船舶港口缆绳系泊作业确实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作业之一,以往发生的类似事故足以令我们触目惊心。
港口系缆作业事故,多是由于操作不当或疏于防范引起缆绳绷断、缆绳反弹、缆绳抽动、锚链上泥砂和锈屑飞溅等,造成人员伤亡。
那么,船员带缆作业要了解和注意哪些问题呢?
发生带缆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有哪些?
01、使用老旧或破损的缆绳。
02、带缆作业区堆放太多不用的缆绳以及无关设备。
03、缆绳盘车上,未上桩。
04、未对带缆设备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05、未对甲板部船员进行合理的培训。
06、人手偏少,驾驶员分心。
07、未对锚机,缆机,活动区域等做好标志,mark。造成误操作。
08、防滑区域未正确标示,未按规定涂抹防滑沙。
09、船员不清楚反弹区域和绳套的危险性,未能合理站位。
10、未穿着个人防护用具(PPE)、手套、工作服、工作鞋等。未定期检查测试锚缆机、缆绳等相关设备。
如下图:未能正确缠绕缆绳。小轮上只能缠绕4-5圈,其余的应尽量缠绕到大圈上。
以上事项大副以及二副应尽量考虑周全,特别是靠港前,一定要做好相应检查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什么是“反弹区域(Snap Back Zone)”?
大多数的重大伤亡事故,是由于缆绳断裂造成的。由于缆绳断裂产生的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所以当站在反弹区域内的船员正好被带着巨大动能的缆绳扫到之后,轻者摔倒,骨折重则一击毙命。
如下图所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BZ区域。当缆绳在收到拖轮拖拽或是缆机用力回收以便使船舶向码头靠泊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在此区域内活动。尤其是当使用较旧或是受损缆绳时尤其要注意。
船首部分反弹危险区域如上图所示
因此,进行相关操作的甲板部船员一定要定期的培训和强调该区域的危险性。另外,如下图所示,甲板部可借鉴,将反弹区域用黄色信号旗表示出来以起到提示和警告的作用。
什么是“死亡之圈(Rope Bight)”?
缆绳既重又长,带缆作业时,难免会形成圈或则是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死亡之圈”。如下图:
加入船员在回收缆绳或是拖轮拖拽的时候,不小心被套住,往往会被绊倒或是被猛烈的撞击。
01、带缆操作时,船员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站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情况。
02、驾驶员必须对全局有所了解,及时提醒正忙于工作中的相关船员他们所处的状况。
03、要对新上船的船员或是经验不足的卡带实习生等特别的照顾,和指导。
04、带缆操作时无关人员(如轮机部船员)尽量避免进入该区域。
05、尽量配备足够的人手,以避免造成慌乱窘迫,忙中出乱极易造成事故。
生命珍贵,缆绳系泊和船上其他作业时,务必记得安全第一!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