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将建成现代化综合航海保障体系
发表于 2016-08-19 17:20
8月18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航标导助航服务、覆盖全面和形式多元的航行安全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体制健全和架构完善的现代化水上安全通信服务,推广“AIS+”和大数据综合应用,满足船舶航行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综合航海保障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沿海航标导助航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15年底共设置各类航标1.4万余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基本覆盖沿海和内河高等级航道,沿海水域实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和差分北斗定位系统(DBD)信号多重覆盖;海道测量和产品服务体系日益成熟,港口航道图覆盖全国沿海,沿海水文站骨干网初见规模,航海图书产品和服务种类更加丰富,提供港口航道纸海图近124万张和电子海图近217万幅次;水上安全通信覆盖责任区域,在天津、上海、广州等16座海岸电台分别开设数字选择性呼叫(DSC)、海上安全信息播发(NAVTEX)、常规通信等业务,基本满足我国沿海海上安全通信需求。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航海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步伐,坚持用户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提供优质综合航海保障服务,重点抓好法制建设、综合服务体系、工作机制、装备设施、队伍建设、履约及国际合作、科技进步和文化建设等8个方面发展任务。推进航标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满足多层次、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建成现代化的综合导助航服务体系;以海洋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海事测绘产品与服务框架,拓展测量范围,建设深远海探测能力,丰富航海图书产品类型,加大港口航道图发行量,服务各类海上活动;不断健全水上安全通信管理机制,优化台站布局,拓展通信业务,实现水上安全通信转型升级。
未来五年,我国还将依托“互联网+”和“E航海”理念,提升航海保障服务社会民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实现“AIS+”精准化和定制化服务。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全面的我国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成全要素海洋空间地理数据云,提供海洋空间地理信息平台服务。深化海上宽带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空间测绘技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系统(GMDSS)现代化及“E航海”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北斗、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星基AIS、高分图像、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等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的应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深化海事“三化”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航海保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供支持保障。
本文来自:中国海事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