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航海日:当了一辈子海员的老船长胡月祥 在甬开讲航海文化
发表于 2016-07-13 16:54
他,写专栏、出书,外号“衣羊船长”,是个航海故事大王,还是个“网红”,每篇博客都有上万次的点击量。他叫胡月祥。
1982年,他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1993年起担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集装箱船舶船长,至今已有34年“海龄”。2005年至2007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交通部安全诚信船长,拥有交通部高级船长证书。
从今天开始,“中国航海日主论坛”就要在宁波举行了。昨天,“衣羊船长”胡月祥应邀来到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做了一堂航海日专题讲座《船长:大国航海工匠的风范》。
接受采访时,胡月祥对记者说:“我属羊,名字中的‘祥’字,拆开正是‘衣羊’。‘衣羊’是‘依洋’的谐音。作为一名远洋船长,我深深地依赖着海洋!”
提出“大国航海工匠”概念
“大国航海工匠”是胡月祥提出来的概念,他说竟然发现被交通部长用在了信中,这让他感到欣慰。
但是在刚刚过去的“世界海员日”,失望于媒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关注,“衣羊船长”在微博上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非常期望即将到来的7月11日中国航海日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他的拳拳之心让人感怀。他告诉记者: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员职业的延续和扶植。而在我国,目前的海员地位低下,收入微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海员。这是一个系统培养的工程,每流失一位海员,都不利于国家航海强国的发展。
“我为什么要说船员是现代大国航海工匠?首先工匠是我们这个时代倡导的一种精神,体现为执着地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做海员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承受寂寞、孤独、枯燥的航海环境,接受命运挑战,并始终在海洋上默默耕耘。如果你只是把海员当一份职业,一定会有抱怨一定无法坚持到最后,能够孜孜不倦地坚持做下去的叫事业,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才是工匠素质的升华。”
“我作为一个当了一辈子海员的老船长,有责任和义务告诉更多的人,要关注海员,因为最宝贵的就是人才,而海员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大国航海工匠。”
宁波有深厚的航海文化
“衣羊船长”说,自己从小就对宁波的航海文化比较熟悉。出生在上海浦东黄浦江边一个小村落的他,父亲是一名造船工人,参与了新中国最早几艘大轮船的建造。受此影响,孩提时的他就对黄浦江中的船舶充满了好奇,而且他发现这些船大多是宁波帆船、连在一起由小火轮拖带的“一条龙”。他还知道宁波人是不能把它们叫做“帆船”的,因为谐音不吉利,而是叫“行风船”。
胡月祥还在做大副的时候,带他的船长就是宁波人,经常给他讲宁波的风土人情,后来他把很多故事写到了博客中。
“刚才说到年轻人不愿意做海员,但大概只有宁波和舟山是例外。”他打开微信,给记者看舟山的朋友刚刚发来的微信:“国内走过的地方,感觉海员社会地位最高、最受尊敬的大概是舟山了。那里的好女孩很愿意嫁给海员,并无私奉献操持家务。遇到当地人说起海员,大家都有认同感。如果知道你曾经做过海员,大家会尊敬你。”
在胡月祥看来,这就是一种海洋文化,大气、开放、包容、能吃苦、有挑战精神。因为长期担任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新美洲”的船长,他也经常来到宁波港,见证了从北仑港一二个码头到现在连成片的现代化码头,再到舟山—宁波港的一体化的发展。
曾想去桃花岛看“黄姑娘”
胡月祥清晰地记得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他的船不得不在北仑港停泊了两三个月,尽管他在博客上写得很浪漫,“旁边就是桃花岛,那里有一个黄姑娘,他的父亲在桃花岛上生活。我抛在这个地方,感觉到他们天天在看我。有的时候我也想下去见见黄蓉姑娘。”可是他的内心是焦急的,“像我们这样大的一个船舶,如果在这个地方抛一天,营运成本的损失就要达到18万到20万元。”
宁波北仑建了中国首个大型港口博物馆,“衣羊船长”认为,任何相关航海的建筑都是航海文化的象征,也是航海的物质文明,它们的存在,可以很直观地让民众了解地区的航海物质文明的发展,都会推动航海文化的普及。宁波大型港口博物馆的建成,是港口发展的助推剂。
在第一本书《海盗在前,家在后———一位远洋船长的日记》中,胡月祥谈台风的遭遇、与鲸鱼的搏斗、与海盗的智斗。去年刚退休的他正在写作第二本书《大国航海工匠》,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原型的自传体小说,预计年底完稿。以后他打算钻研航海文化,尤其发掘中国自己的航海文化和航海精神。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