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时日本连续战略错误?——写在国际法庭就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争端仲裁裁决之前
发表于 2016-06-08 16:19
日本二战时犯了太多不可思议的战略错误,连李宗仁也承认若日本人稍明白一点“得陇望蜀”什么意思,迅速亡华不是不可能,最终选择的是按蒋百里设计好的沿长江向上仰攻,陷入持久战。很多年来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偷袭珍珠港这样愚蠢的战略错误也能出台。直到近年,才有人提出来,是日本明治时代(1852年-1912年,1868年明治维新)的教育集中于专业教育[1],培养不出大战略家的魄力与决断力。李宗仁归结于:“日本究系岛国,民族眼光短视,胸襟狭隘,政治、军事领袖皆有志大才疏之弊,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而无成吉思汗的才能和魄力[2]”。
事实上,日本江户幕府(1603年—1867年)晚期的教育是培养出了一批有雄才大略的大政治家、思想家的,如伊藤博文(1841-1909)、福泽谕吉(1835-1901)等。江户幕府时代,各藩被迫从事“参勤交代”,也就是各藩的大名轮流到江户幕府供职,为德川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而后返回自己领地的一种制度设计,目的是削弱大名的财力,防止谋反。(听起来有点象今天的对口支援)各藩的农民要负担庞大的税负,各藩大名必须想办法让农民不反抗、努力工作,故而实行重视人的王道政治,为了培育以王道政治为教育理念的老师,创设藩校,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上层人士对下层人士慈爱,下层人士为了实施远大理想的大名而努力工作的社会。
同时美国将军佩里打开日本国门,知识阶层又学习西方事务,伊藤博文就毕业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所以这批人能成长眼光远大的大政治家。造就了明治维新后的辉煌。
而明治维新后的新式教育培养的是官僚、幕僚及专家,换句话说,培养的是为大政治家而努力工作的人,但这些人本身不具备做为战略家的才干。一直到日俄战争为止,江户幕府时代培养的政治家还在,所以日本战略上没出大的问题。但之后善于思考哪些事情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却逐渐消失了,日本的政策就产生了问题。在制定战略的人欠缺对大局的把控能力的现状下,日本虽然在繁荣时期取得成功,但一旦逼近衰退期、或面对不明确的未来,官僚便化为乌合之众,整个社会只能缓慢前进,无法取得突破。
可见王道政治对于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培养之重要,所谓王道政治,中国古代读书人再熟悉不过了,熟读四书,学的就是王道政治。老一辈,哪怕是读的新式学校,也都读过四书,因为《论语》《孟子》本就是童蒙读物,想必包括毛、周、邓。即便大奸大恶之人,战略思维还是很清晰的,贫弱的中国被玩成了国际政治三大角中的一角。
今天的人,连毛泽东全集都没有读过,只能读读选集,想要成为大战略家,何其难也!
要爽,也要学习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多么痛快淋漓啊!
然而,义和团,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当然,核武器也不是做了看看的,无论怎样搞,割地赔款终究是不会发生了。
然而,惩罚何割地赔款!从一百多年前的义和团到今天的俄罗斯,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对付经验,强大的苏联不也垮台了吗!
有道理,法庭讲,这是文明国家的基本标准!
无赖、耍横是没用的,放在今天,对付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手段,完全可以转用了别的国家身上。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