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规则上,海上救助是一项义务。”
7月14日,中国香港籍货船“乔治娜希望”号(“GEORGINA HOPE”)在黄海海域航行时,救援了一艘发生爆炸的韩国籍油船“KEOYOUNG DREAM 3”轮,共救起14名外籍船员。
据了解,实施救援的“乔治娜希望”号是一艘18万吨级的好望角型大型散货船,船体总长295米,吃水18米。
该船船长刘通告诉记者,7月14日13时05分,“乔治娜希望”号在黄海靠近韩国的海域航行时,收到 “KEOYOUNG DREAM 3”轮发出的遇险求救报警。
当时,两船相距约7海里(约13千米)。
▲7月14日下午,乔治娜希望号救援遇险韩国油船。受访者供图
随后,刘通接到了遇险船只船员的电话,通话中,遇险船员的语气明显充满了慌张和恐惧,“电话中说船只货油舱爆炸,情况十分危险,需要我们立即救助船员。”
收到求救信号后,刘通立即向公司报告,同时启动应急反应程序,全体船员迅速集合,准备救助设备设施,驶向遇险船只所在位置。
“海况不是很平静,视线不是太好,影响最初掉头返航搜救的难度,更影响远距离观察遇险船的情况。”刘通说。
▲遇险的“KEOYOUNG DREAM 3”轮。受访者供图
13时55分,“乔治娜希望”号靠近遇险船。刘通看到,遇险船只的头部货舱因爆炸鼓起来很大的包,船舶右倾约15度,现场弥漫着汽油味,但未发现明显的油污入海痕迹。
“乔治娜希望”号立即释放救助艇进行救援。
救助艇抵达时,发现船身没有明火,船员们穿着橘色的救生衣集中在船只尾部的生活区甲板外围,做好了随时弃船的准备。
刘通称,遇险船只属于油化轮,很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
如果再出现明火,可能会造成整艘船的船毁人亡。
船舶抵近遇险船时,操纵比较困难,存在碰撞的危险。
经过多次往返,“乔治娜希望”号通过使用救助艇,成功将14名遇险船员全部安全营救上船,全程没有人员受伤,整个救援过程持续1小时18分钟。
刘通接受采访时说道,海上救助在国际规则上是一项义务。
平时他的船员都会接受相关演练,收到警报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采取应急措施。
“船在茫茫大海上遇到困难,不论是法定义务,还是从心情上,也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都必须救助,”他说。
中国船员为获救的外籍船员准备了食品、水和保暖的毛毯及医疗救助用品,并为遇险船只的韩国船长提供了通讯工具,帮助其与韩国海警取得联系。
获救的14名船员被转移至随后赶来的韩国海警救助艇上。
这14名船员包括2名韩国籍、10名印尼籍以及2名缅甸籍船员。
当晚,中国香港海事处向“乔治娜希望”号船长刘通发去感谢信,信中称,“乔治娜希望”号对遇险船只的救援非常出色,并对船长及船员们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香港海事处发给“乔治娜希望”号船长刘通的感谢信。受访者供图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反复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切实防范船舶爆炸事故:
一是完善体系文件或在船作业规定,规范装卸货、洗舱、明火作业、燃油加注等操作流程;
要开展人员操作技能培训,加强作业前管理,安排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作业,做好作业人员个人防护。
二是加强船上安全隐患排查,及时维护保养各型安全设备,配备符合防静电、防爆等要求的合格设备,对于无法修复的故障设备,应协调船公司帮助解决,在修复完成之前不开展相关作业活动。
三是加强不同作业场景下的针对性防范:
1. 载运危化品货物的船舶船员要知悉近期载运的危化品理化特性、装卸位置,作业前严格开展测氧测爆、通风等工作,加强油路连接阀门现场检查,防止油气混合、船体材料腐蚀形成爆炸性气体产生危险,防止油料喷溅、滴漏引发燃爆。
2. 载运粉尘类货物的船舶船员要加强货舱压力现场核查,及时处置压力过大等异常状况,必要时果断停止作业,防止货舱发生物理爆炸。
3. 要安排正规清洗舱单位开展洗舱,防止不规范作业产生爆炸危险。
4. 要接受水上正规加油站点提供的合格燃油,正确开展燃油加注作业,防止劣质燃油因高速流动产生静电引发爆炸。
四是坚决杜绝非法作业,防止由此引发事故、承担更严重罪责。
如果船舶爆炸,转而产生火灾,该怎么办呢?
01、上船以后一定要认真观察。
上船后首先要留意船上的应急标志,比如逃生通道、上下楼梯、甲板集合点等等。
将这些看似简单的准备工作做好,在危机发生时会因为熟悉船体结构而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02、要事先看好一些物品的位置。
比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危险发生时,要第一时间找到这些救生用品,穿戴好后,迅速奔向甲板集合点,寻找救生艇等设备帮助逃生。
03、如不得不弃船,也一定要先观察跳船的地方。
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跳,但要注意避开浅滩礁石。
要迅速离开沉船,如果船只倾覆,一定要向船头船尾跳。
04、落水后,要迅速离开船体。
主要是以防被漩涡再次吸入船只,同时扬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几秒钟后,借助救生衣的强大浮力,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体力,当有救生人员来到时,要利用救生衣上的哨子、反光器材,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免责申明:本文由CNSS综合新京报、中国海事、中国消防等内容整编;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54seaman.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