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加着油,怎么就溢出来了?”
发表于 2024-07-05 18:52
船舶供受油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溢油事故,极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会对船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接下来通过两个案例,为大家总结分析发生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船舶供受油作业注意事项。希望广大船员朋友们在以后的船舶供受油作业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日常维护,管控各项风险,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
PART 01、事故案例
案例1
靠泊码头的C轮在接受H轮供油作业期间,因该轮右舷的溢油回收管破损,导致约0.19吨燃料油从破口处泄漏至主甲板,其中约0.1吨从甲板排水孔入海,事故造成码头周边水域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42.7万元。
案例2
靠泊码头的集装箱船J轮在接受G轮供油作业时发生燃油冒舱泄漏,导致大约0.5吨燃料油从右舷二层甲板的透气管溢出至甲板,所幸发现及时未造成水域污染。
PART 02、原因分析
一、关键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案例一”中C轮未确保受油管路处于良好状态,管路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燃料油加注装置中的溢油回收管路存在破口(约8平方毫米破洞),作业前也未按要求全面检查受油作业管路,未能确保受油管路处于良好状态,导致受油作业时燃料油从右舷溢油回收管的破损处泄漏。
“案例二”中J轮未确保燃油舱液位计处于良好状态。本次作业前也未开展有效检查,导致液位计内重油长时间冷凝后挂壁发生卡堵,不能及时正确地显示实际油位。
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
“案例一”中C轮未保持甲板排水孔封闭。在船舶供受油作业过程中,甲板排水孔处于非封闭状态,导致泄漏事故发生后,约0.1吨燃料油从甲板上排水孔入海,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案例二”中J轮未按照体系要求制定供受油作业计划,轮机长仅口头简单吩咐加油计划,责任船员不清楚具体的加装顺序和舱位分配;未落实体系文件中“在供受油作业时接收的120cst燃料油温度不低于43°”的要求。
三、加油作业值班监控不到位。
“案例二”中J轮本次燃料油和柴油两条管路同时作业加注3个油舱,虽然有两个人在机舱值班,但实际上仅有二管轮一人在监控,无法完全顾及三个油舱的液位,也没能及时发现油舱液位器异常显示的问题。
PART 03、温馨提醒
供受油作业是船上重要的关键性操作之一,为防止溢油事故发生,避免非必要损失,船舶在日常维护管理时应加强船舶供受油作业管路、燃油舱空气管、油舱液位计等关键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油料供受作业时应该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与防污染措施,严格防范发生溢油、火灾爆炸等事故险情,确保船舶供受油安全作业。
1.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2.作业前将作业时间、作业地点、船舶名称等信息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作业信息变更的,应及时补报。
3.进行油料供受作业时,作业双方应当采取满足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的供受油作业管理措施,遵守《船舶供受燃油规程》的规定,并认真落实《供受油作业安全检查表》各项工作要求。
1、作业前需注意
一是检查管路、阀门,做好准备工作,堵好甲板排水孔,关好有关通海阀;二是检查油类作业的有关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三是对可能发生溢漏的地方,设置集油容器;四是供受油双方以受方为主商定联系信号,双方均应切实执行。
2、作业中需注意
供受油双方应指派足够人员值班,当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作业进度,遵循“慢-快-慢”的节奏进行,防止 跑油、漏油;当班人员及值班监控要到位,实时观察各燃油舱油位,确保及时换舱。当受油方给出停泵指令,供油方应立即停泵。
3、作业后需注意
加油结束后,不要选择舱容过高的油舱,应转换到低舱容的油舱进行加油管路吹气。停止作业时,必须有效关闭有关阀门,观察油舱液位是否发生变化,以防阀门关闭不严。收解输油软管时,必须事先用盲板将软管有效封闭,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软管存油倒流入海。
4、船舶和燃油供给单位应当将燃油供受单证保存3年,将燃油样品妥善保存1年。
来源|宁波海事局
作者|杨强 唐琴谣
编辑|杨刚武 陈利钦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54seaman.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