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桥面断裂,有车辆落水,目前已致2人死亡、3人失联。
▲事故现场。 图源:新华社
刚刚从广州海事部门救援第一现场了解到,截至今天17时许,3名失联人员已经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事发地附近一名船员处获悉,事发时他被一阵巨大的响声震醒,“我们当时不知道是船把桥撞塌了,就看到桥(上)那个车垂直往下(掉落),我们才知道是桥塌了。”
该船员介绍,事发后,当地海事局通知他们开救生艇前去查看情况。
在现场他们发现,“(事故)船的驾驶楼撞得很厉害,都变形了。”
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通报称,截至2月22日上午10时,经初步调查,涉事故车辆4辆,电动摩托车1辆,其中2辆车落水,其他3辆落至船上。
截至目前,2人获救,2人死亡,1名船员受轻微伤,3人失联。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救援工作正全力有序开展。
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2日上午发布关于沥心沙大桥事故的情况通报称,2月22日0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航经洪奇沥水道时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沥心沙大桥桥面断裂,事故原因和伤亡情况正在调查核实。
通报指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沥心沙大桥航段和路面已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请过往船舶车辆注意绕行。
事故后续情况将及时通报。
另据广州海事局通报,有车辆落水。
据了解,落水车辆中有一辆公交车,大桥断裂后,公交车随后掉落。
初步消息显示,车上当时只有驾驶员一人,驾驶员暂无法联系。
据央视新闻消息,目前,涉事船主已被控制。
消息指出,接到险情报告后,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组织广州救助基地、深圳救助基地25名救助人员及专业救助装备前往现场救助。
截至22日上午10时,南海救助局已先后从广州救助基地3批次派出16名应急救助队员,随2辆应急救助车、1辆救助指挥车赶赴现场,随车携带有专业潜水设备、专业水下搜寻设备。
此外,还从深圳救助基地派出高速救助艇“南海救321”及9名随艇应急救助队员赶赴现场增援。
涉事船一月份曾被处罚
据悉,涉事船舶为“良辉688”号,该船挂靠在佛山良辉船务服务有限公司,由其公司管理运营。
据公司安全员上报,目前,该船船长已被控制。
据天眼查显示,佛山良辉船务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31日,主营货船运输。
2022年4月18日,获得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运输局许可,从事广东省内河普通货船运输,有效期至2027年4月17日。
2024年1月8日,“良辉688”船舶进出港口、锚地或者通过桥区水域、海峡、狭水道、重要渔业水域、通航船舶密集的区域、船舶定线区、交通管制区时未加强瞭望,被大铲海事局予以行政处罚,罚款3万元。
另据船讯网显示,“良辉688”于2月22日2时52分进入洪奇沥水道,最后轨迹停留在沥心沙大桥,时间为2月22日5时29分。
事故发生时,该货船航速为4.6海里/小时。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律师分析广州船只撞桥事故:
船主或面临刑责,桥梁质量是否有问题应调查
北京市东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交通运输法学研究会理事万学伟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本次船舶撞击桥梁事件中,从目前桥体断裂以及人员伤亡的情况来看,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经营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万学伟称,船舶触碰通航水域路桥事故的损害赔偿纠纷,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责任纠纷。
船舶的所有人或经营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不仅需要承担修复桥梁的费用以及桥梁业主的损失,还需要承担本次事故中伤亡人员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事故责任主体明确,事故责任划分清晰,除非船方(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能够证明损害的发生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被触碰通航水域路桥的所有人或者管理单位的过错造成,否则船方就应该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同时,结合本次事故的具体伤亡情况,本次船舶撞击桥梁事件的相关人员可能触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等刑事罪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以及《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直接责任人员或者船舶的所有者、经营者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涉事船只为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导致桥面断裂。
船主作为船只的负责人,如果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其存在过错,比如违反航行规则或疏忽大意,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桥梁修复费用、赔偿因桥梁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若船主的行为构成犯罪,如涉嫌危险驾驶罪或其他相关罪名,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付建表示,船主在此次事件中的法律责任,将取决于事故调查的结果和法律规定。
“如果有桥梁的质量问题,桥梁管理方或建设方就需要承担责任,具体需要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而定。”付建说,此事件也提醒了社会各界对桥梁安全和船舶管理的重视,以及在类似事故发生时,如何有效地保障民众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利益。
免责申明:本文根据央视网、新华社、极目新闻、船讯网等内容整理;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54seaman.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