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船舶密闭舱室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船员进行密闭舱室作业时,操作不规范会导致缺氧、中毒、燃爆危害等严重的后果。
事故案例一
“顺泰XXXX”装载褐煤500吨到码头后,因货舱舱壁和底板存在锈蚀,驾驶员潘某计划自行对货舱进行维修保养。对货舱底板进行打磨除锈时,打磨区域的货舱底部水密舱壁发生爆炸,潘某被爆炸冲击至船艏右舷主甲板上,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故案例二
2017年4月,某散货船从巴西装运大豆回国,用磷化铝药物熏蒸,在到港前开舱将药物取出,随即又封舱。船舶在卸货港外锚地等泊期间,水手长发现货舱舱盖排水管下有滴水,于是在未经请示船长和大副,未对货舱进行充分通风,未佩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贸然打开货舱人孔道门下舱检查。两名年轻的水手见水手长下舱多时未归,也随即进入货舱搜寻水手长,最终三人均昏倒在货舱及通道内。虽经船长协调港方全力抢救,无奈水手长因吸入过量磷化氢气体而不治身亡,两名水手也遭受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事故案例三
2021年5月5日,新建散货船在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拆除临时U型管作业时吸入氮气,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
什么是船舶密闭空间?
船舶密闭空间是指未经连续通风且其中由于存在着可燃气体、毒性气体、惰性气体或含氧量低于18 %或处于18 %临界值而可能对人身产生危险,因而限制进入的某一种场所。任何一处封闭且不具备全面通风条件的区域都应被视为密闭/危险区域。
船舶密闭舱室包括但不局限于:货舱、双层底、燃油舱、干隔空舱、压载舱、货泵舱(液货船)、货物压缩机室、锚链舱、箱型龙骨、保护层间处所、锅炉燃烧室及其水腔、柴油机曲拐箱、柴油机扫气箱、污水柜和相邻处所。
事故多发因素
1、缺乏危险认知
密闭舱室内有毒气体无色无味或者存在缺氧等情况,仅凭视力无法察觉,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检测空气是否安全。即使船员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但是面临这些潜在危险时麻痹大意,未严格遵循进入封闭处所的程序及要求。
2、防护措施不当
进入密闭舱室前未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未对目标空间进行通风以排除缺氧、富氧、有毒气体等危险情况,未进行有效地探测和监测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含量。
3、警示标志不全
没有全部列出危险区域,或没有对列明的区域进行清楚有效的标识,导致船员在现场误认为有些区域没有密闭风险。
4、管理体系疏漏
船员不能准确理解公司的管理体系要求,容易使船员产生疏忽,部分船长和船员在生产一线对体系理解和贯彻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注意事项
(一)保持锁闭
日常情况下,通向密闭空间的门和舱口应保持锁闭,防止人员误入。
(二)征得同意
进入密闭空间应取得船长或指定责任人员同意,并安排专人在处所外值守,保持与进入人员的联系,部分人员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适宜进入。如果不属于在密闭空间作业的一员,请不要进入。
(三)提前通风
进入密闭空间,应提前打开密闭空间所有的门或舱口盖进行通风。
▲错误:进入密闭舱室前未进行有效通风
(四)设置警示
在入口处设置障碍和禁入告示,防止人员意外进入。
▲错误:1、密闭舱室入口处未设置障碍和禁入告示;2、入口未安排专人值守。
(五)严格检测
为了能够进入,应获得以下所需数据的稳定读数:
1、① 使用氧气含量计测量氧气体积百分比达到21%;
② 如果初步评估确定处所内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经适当精度的可燃气体测试仪测量,不超过可燃下限(LFL)的1%;
③ 暴露在有毒蒸气或有毒气体中,读数不超过职业暴露极限(OEL)*的50%。
2、如果不能达到上述条件,应继续对处所进行通风,并且在适当间隔后对处所再次进行检测。
3、需要强调的是,处所内部的结构、货物、货物残余和储罐涂料也可能会造成缺氧区域的出现,应对此始终保持警惕,即使是经过检测可以进入的封闭处所。
(六)不可独行
进入封闭舱室时,至少应有两人同行,第三个人必须带有通信工具在舱口守护,每30秒钟与舱内的工作人员联系一次,如有异样,应立即报告。如有可能,船方和船厂都要派负责人到场监督和指导。
(七)设备齐全
船上一般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信、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劳动者能够正确使用。进入人员应携带必要的有效通讯和照明设备,并注意无线电盲区,必要时携带榔头等作为联系器材。
在封闭处所入口或开敞空间一般都使用对讲机交流,可当船员进入货舱深处时,对讲机的性能就会下降,甚至会有通讯中断的情况发生,所以进入封闭处所的人员通常还需要装备引导绳。
来源: 张家港海事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54seaman.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