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图图面配置示意图
海图图面配置示意图简要说明
1.海图图号
2.出版者全称
3.版权说明
4.坐标系说明
5.发行者、地址、邮政编码
6.版次、印数、印刷单位
7.标准书号、审图号、价格
8.条形识别码
9.小改正说明
10.图幅尺寸
11.图廓点经纬度注记
12.图名(图名等亦可配置在图廓外)
13.出版者徽志
14.比例尺及基准纬线(高斯投影注比例尺及中央经线)
15.投影名称
16.深度、高程计量单位及其基准面、等高距和图式说明
17.注意事项
18.较大比例尺海图上的直线比例尺
19.资料采用略图
20.图幅索引图
21.参阅附图(附图范围内注“阅附图”)
22.参阅邻接海图
23.使用编号
24.海图密级(必要时加注)
25.海图上图廓间直线比例尺
26.补充的图式符号或其他说明
当你看一幅海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对事物的感受和敏感度不同,答案也许不是唯一的。
如果你对颜色感兴趣,那肯定是大片的黄色和蓝色。
海图像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印制成彩色,其中,黄色代表着陆地,唤起你对生你养你的黄土地的眷恋;蓝色代表着海部,当然,并不是整个海部都是蓝色,而只是沿着岸边蜿蜒的一条蓝色的色带,引起了你对永不停息运动着的海水的遐想;再细看一下,还有少量的紫色,宛如万花丛中的几朵奇葩,提醒你的注意,引起你的兴趣;其他的都是黑色,庄重而朴素,自然而淡雅。
如果你对文字感兴趣,你会发现海图上有很多的文字、数字。最大的文字恐怕就是“图名”了,每一幅图像人一样都起个名字,以方便人们辨认,为了与国外海图接轨,中文图名的下边还放置一个英文名称。中文图名的上边有“中国”、“黄海”、“东海”、“南海”等字样,标明每幅海图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海域。
英文图名的下边就是比例尺,告诉你图上尺寸与实地水平尺寸的比例,括号内的经纬度为基准纬度,表示墨卡托投影中圆柱面与地球椭球面相交割线的所在位置,因我国海域位于北半球,所以所制作的我国海域的海图,只标注北半球的基准纬线,基准纬度为正值。比例尺的下面是墨卡托投影,这是四百多年前由著名的制图学家墨卡托首先提出的,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航海图大都采用墨卡托投影。
接下来就是坐标系、高程起算面和深度基准面、基本等高距,告诉你海图所用的椭球坐标系、向上物体高度的起算位置、向下深度的起算位置和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距离。基本等高距的下面则是图式采用的版本,以便于你从中查阅和了解海图符号。有时候,图式采用下边还印有注意事项。
上述所介绍的文字部分叫做海图的标题。一般放在图内陆地上某个要素少的地方或北图廓的外边。为了防止盗版和便于管理,海图右下角还印有标准书号和条形识别码。另外,图廓外边还有一些文字或数字,那是海图的图廓注记部分,有出版机关、出版版次、出版日期等,帮助你了解海图的版权所属、出版信息等。
海图上还有很多的数字,数字不仅大小不一,方向也不一样。海中向右倾斜的数字是水深,是实际测量而来的,但某些海图上也有少量直体的水深,那代表来自小比例尺的海图或旧版海图资料。
图廓内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小数字,代表海图图幅经纬度的起讫数值,字母“N”代表北纬,字母“E”代表东经。图廓外角处有4组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数字,那是海图的图号,便于查阅海图和保管海图。
右下角内外图廓之间有一括号,内部有2个相乘的右斜数字,那是海图的图内面积,以毫米为单位,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图廓间或图内紫色的数字,前面有一“接”字,代表本图与其他所邻接海图的图号。
如果你对图形感兴趣,首先看到的将是无数的几何图形和线条。那些小的规则的三角形、正方形、小圆及其组合图形是测量控制点符号和独立地物符号。而海陆交接处弯曲延伸处的黑色粗线为岸线,海中与岸线遥相呼应的细细的曲线则为等深线,有2米、5米、10米等。
海部2个或3个带有刻度的大圆圈叫做方位圈或罗经圈,用于航行时计算磁差,修正航线。陆部最粗的黑线,时而圆滑,时而平直,时而急转,为铁路。
两条平行的双线符号则代表公路。陆地要素稀疏的地方,还放置附图,是为放大图幅内的某一地理单元,诸如码头、锚地、岛屿等,帮助用户详细了解该地理单元的有关信息。
资料采用略图和图幅索引图,主要用于帮助用户了解图中资料采用的新旧情况、查阅该制图范围内已做过的其他海图。图的四周由两组直线所包围,叫做图廓。其中,内部的一组直线构成了经纬度细分带,便于进行图上定位和海图作业。
外部的一组直线叫做外图廓,在其东西两侧各放置一组直线比例尺或公里尺,便于进行距离量测与计算。每幅海图上都印有一个图徽,每个国家海图出版机关都有自己的徽志,一般放在图幅所处地理位置的上方。
免责申明:本文来自海图识图常识,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