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幕!广船荔湾厂区59岁老船台完成最后一艘船下水
发表于 2017-08-25 15:15
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内始建于1958年的1号船台迎来最后一艘船下水。
广船国际的员工及家属赶来观看1号船台的最后一次下水礼。
广船国际以后不再使用传统的船台下水方式。
8月24日的午后,继3号、2号船台之后,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内始建于1958年的1号船台迎来了最后一艘新船下水。这也代表着广船国际将不再使用这种传统的船台下水方式,整座老厂也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搬移***。
现场,广船国际的员工及其家属把船台团团围住,其中,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格外醒目,他们是上世纪50年代就在广船工作的第一代船工代表。烈日炎炎下,老船工谈起当年的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仍是止不住的兴奋。
老船工回忆
脚踏烂泥头顶青天造船忙
“三个船台都是广船人无比熟悉的地方,自1954年8月1日广州造船厂成立至今,广船人已经在这片热土(荔湾厂区)上奋斗了63个年头。”广船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广德在致辞时如是说。台下的许多老船工听着,默默地不住点头。
1954年,为了维护南海安全,广州造船厂由此诞生。造船厂的小伙子们自力更生,亲手一砖一瓦建起了船厂。一位老船工回忆,“两间草房、十几台简陋机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碗白粥两个馒头搞建设,脚踏烂泥头顶青天造船忙”。
直到1958年,在原本造船厂的一侧,1号、2号船台开始建造,厂区内同步建造了十余座厂房和办公楼。早年依赖苏联技术的广船也开始艰难地探索自主造船技术。1982年,3号船台为扩大产能而建造。之后的30多年中,为适应“军转民”带来的产能需求,三个船台又经过不少于两次的扩建,目前厂区年产能达到100万吨。
谈起1号船台当年的“威水史”,老人们介绍,老船台创造了多个“第一”: 华南地区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在这里下水;华南地区第一艘万吨船——13000吨货轮“辽阳”号在这里下水;在该船台建造的38800吨散货船——“宁安16”号创造了船台、码头“双56天”的周期纪录;中国第一艘半潜船——18000吨半潜船“泰安口”号在这里下水……
“现在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南沙厂也更加宽敞,虽然工作环境没有以前辛苦,但工作难度不会降低。”一位1955年加入广船的员工告诉记者,广船人不变的精神是不断挑战极限,是代表国家与国际一流的造船技术比拼。
大船“坐滑梯”
船台下水技术沿用千年不断创新
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年代,采用船台下水是造船企业首选的一种造船技艺,需要靠造船师傅代代传承。记者从广船了解到,这种下水方式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的帆船下水作业就采用上滑板、坐墩、拆边墩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沿用至今已有上千年。
一座倾斜纵向船台由三个部分组成:水下部分由钢结构支撑,水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船台之上布置有延伸至水中的笔直滑道。滑道上装有滑板,形如铁轨,可自由纵向滑动,其余位置整齐排放钢木结构的船墩。
在船台下水前,靠数百个船墩同时托举起整船重量,工人师傅将加热后的滑油均匀浇淋在滑道上,再将滑板安装到润滑后的滑道上,利用缆绳及复杂的联动装置将滑板牵引固定住,然后让船只“坐”在滑道上待命。下水时,待拆除船墩,松开滑板“刹车”,船舶便滑入水中。在下水前,师傅们还要对照潮汐表和风速等天气数据,确保满足作业需求。
随着船体越造越大,一艘大船可重达上万吨,要在无需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让这样的庞然大物“坐滑梯”顺利入水,不断挑战着人类智慧。
“一个船厂船台下水的技术过不过硬,就看船台上滑道的光滑程度,就看淋油均不均匀、平不平整。”74岁高龄的广船国际前副总经理陈妙根透露了船台下水的诀窍。“十几年的老师傅往往一个来回就可以淋出光滑均匀的滑道,手上功夫了得。”
据介绍,滑油中最主要的承重成分是蜡,工人们将油蜡烧热融化成液体,利用水瓢及水壶将滑油均匀浇淋在滑道上,整个滑道上蜡层的厚度都必须均匀统一,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承重能力,否则阻力增加,下水将出现困难。
老厂待新生
十余处老建筑或可保留
因为是最后一次船台下水,活动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前来助阵。“这是广船荔湾厂区船台下水的最后一艘船,***以后就见不到了,当然要留下这个宝贵的画面。”广东省大画幅摄影协会的摄影师甚至还搬来了一台上世纪50年代款式的老式相机。
在仪式结束后,摄影师们又走进了老厂房。据广船的导览员介绍,荔湾厂区目前还有十多处厂房和办公楼都是于1958年建成。因为当年由十多名苏联专家前来协助设计与建造,所以这些红砖建筑都是具有浓郁苏式风格的建筑。
据介绍,老厂房过去用于造船过程中的钢板加工成型、甲板装配等关键内业工序。如今,随着厂区业务逐步***,老厂房成了摆放货物的仓库,从狭窄的铁梯走上二楼,工作室内再找不到当年繁忙的身影。
“过去都是瓦房,我们最早一批厂房还是茅草房。而这批1958年建的厂房屋顶由水泥砖制成,这在当年可是最高大上的建筑了。”于是,红砖建筑伴随着广船人记忆中的这一份自豪感,保留至今。即使之后几经扩建,这些厂房也始终保持着红砖外墙,没有再进行粉刷翻新。
人们不禁要问:老厂***之后,这些老厂房、老船台拆不拆?记者了解到,或许厂区的一部分老建筑将被保留。
根据今年7月公示的《广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征询意见公示》,广船地块的总体定位为“西部湾区文化艺术客厅和珠西生产***业集聚区”,主导功能为海洋船舶产业集聚区和珠江西岸创新生态城区。
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就已明确表示,老厂区或将保留一批船台,用于建造海洋主题的博物馆,成为海洋船舶产业集聚区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
广船荔湾厂区***
预计2018年内完成
广船地块在位置上与广钢相接,与广纸隔江相望,位于芳村大道南40号,北至鹤洞大桥,南至医药港,西至芳村大道,东临珠江(含车歪岛在内)。站在船厂内,目光穿过眼前的钢筋网和吊机,就望见江对面高耸的楼宇工程已接近封顶。
从今年起,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将逐步停止造船生产,将造船产能转移至南沙区中船龙穴造船基地。记者了解到,整个荔湾厂区预计在2018年前完成***,目前仅剩船坞中的一艘船只在造,预计今年10月下水。
对比广钢、广纸两个片区的定位,广船“差异化”发展,走“产城融合”路线。在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正式挂牌。该创新区将以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新隆沙地块作为起步区,沿线荔湾区域范围内的珠江后航道向东南延伸至广船地块。按照规划,该创新区将通过5年的时间,重点打造新产业与新金融融合发展的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与广州国际金融城形成错位发展,逐步建设成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区和服务区。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