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5月23日,一艘集装箱货船停靠在上海港。
自4月中旬以来,上海港持续拥堵近一个月,眼下情况似乎有所缓解。“不塞港了,但拥堵继续”,5月中旬,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4月10日左右,上海港成为全球最繁忙挂靠港口之一,随后这个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以“塞港”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引发全球关注。
针对港口拥堵,上海港的应对还算积极。4月13日,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连发两条公告,解释了塞港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方法。不过,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围绕上海港的塞港风波引发了不少争议。
>> 上海港为何“塞港”?
4月10日左右,由于上海港出现拥堵,码头无法按计划时间开港,一大波船舶出现延期。达飞轮船、APL、OOCL、以星航运等众多船公司发布了调整靠泊码头、船期延误的通知。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对此回应说:“拥堵说明经济繁荣。”
船期延误直接导致集装箱“落箱费”上涨。某货代公司代表告诉记者,由于开港时间的不明朗,以往都是4~5天提前通知车队司机提货,而一旦出现堵港,“谁都不知道几时可以提箱,货运司机都把时间耗在路上了。”
业内人士认为,世界航运“大格局”的改变或许是此次上海港“堵港”的导火线。自4月1日开始,世界集装箱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0家航运公司重组为三大联盟:马士基、地中海组成2M 联盟,达飞轮船、中远海运、长荣和东方海外组成OA 联盟,阳明、赫伯罗特、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组成THE Alliance联盟。
上海市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公报副主编刘俊分析称,4月1日开始的航线更换过程,上海港受到的冲击最大。“一方面,随着上海港卸货量的持续增长,堆场空间不足问题凸显,加之洋山港区疏港道路单一,通行效率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三大联盟集中进行大规模航线调整,一些货物需要在码头前沿倒箱重装,货代企业为保证货物顺利装船也催促货主尽快订舱,人为促成了集港的小高峰。”
4月13日,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连发两条公告披露相关情况,然而这两条公告引起广泛争论。公告是这么说的:“近期上海港船舶集中抵港、船舶艘次增加、单艘次船舶进出口重箱箱量增长超出预期及船公司联盟航线变化等因素给码头生产作业带来阶段性压力,特别是洋山港区压力较大。”
对此,上海海事大学国航汇智研究团队质疑称:“姑且不论这样的表述能否得到其他各方的认同,上述这些情况码头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如果不可以,是否显示了现行的集运业务信息交互体系尚待完善?如果可以,那么码头方面有没有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此外,公告称“要统筹全港作业资源,全力以赴确保港口作业有序开展”,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表态值得肯定,但是,上海港此前难道不是统筹全港资源进行港口作业?还是此前确在统筹但统筹机制缺乏弹性?
携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港堵港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新航运联盟对于航线的调整,比如天气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我们有一流的港口硬件却没有一流的管理,缺乏科学化的调配,缺乏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单据流转的效率低等。”
还有货代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反映,此次上海港堵港,“说白了就是上海港对航运格局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管理系统没有预案,或没来得及调整系统及相关配套。”
>> 自动化码头能破解塞港之虞?
上海港塞港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但在探寻解决之道时,市场人士均对自动化码头寄予了很大期望。恰巧,在5月11日,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前湾港区投入运行。现场“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行云流水”,这种码头的优势在于效率的提升。青岛港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自动化的两个泊位作业中,操作人员减少约85%,提升作业效率约30%。全自动化码头是否能够破解塞港之虞,避免港口拥堵?
一位人工智能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动化码头固然是未来的方向,可目前国内的全自动化码头,均为新建码头,投入成本巨大。比如,自动化码头中的AGV小车,每辆售价500万元左右。按照经验,一个码头至少需要80~100辆AGV小车,仅此一项成本就达4亿~5亿元。要使用AGV 还必须铺设磁钉轨道,不仅需要再投入资金,码头还得停工,对港口运营造成影响。因此,国内的自动化码头均为新建码头而非原有码头改造升级。
该人士还表示,整个港口是由多个码头甚至是码头区域组成,单个的新建全自动化码头并不能给整个港口带来实际效率提升。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智慧码头,必须寻找一条对现有码头的改造升级之路。
上海海事大学国航汇智研究团队认为,如果说20多年前在上海口岸开始的那场“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集运事业的发展,那么2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需要一场彻底细致的工业性试验来迎接集运市场的未来发展,这其中需要来自港口、船公司、代理各方的深度参与。
事实上, 关于上海港未来的规划已经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提出,至204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在4500万标准集装箱左右,上海今后将优化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具体而言,上海港形成以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为核心,杭州湾、崇明三岛等港区为补充的格局,其中洋山深水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国际远洋集装箱班轮的主靠港。突出江海联运,加快高等级航道和配套港区建设发展,至2040年水水中转比例达到60%以上。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