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堵气 连云港一小伙登上外籍船险被当偷渡客
发表于 2017-03-03 16:56
在外轮上,边检办案人员在表明身份后对张某进行初步审查
3月1日,江苏连云港一个小伙子张某为了逃避家人,堵气离家出走,竟偷偷登上了即将前往韩国平泽的客货班轮——东方明珠8号,幸好被江苏公安边防总队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们及时发现并制止,才避免酿成大祸。
当日中午13时许,正在连云港港主体港区69泊位执勤的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监护四中队哨兵甘智颖突然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员,这个人将连衣帽子戴在头上,低着脑袋,在靠泊即将前往韩国平泽的客货班轮东方明珠8号前晃悠,看似无意却在船舶舷梯口没人时私自登上了客轮。
发现情况后,正在执勤的边检官兵甘智颖立即将情况上报站指挥中心,接到哨兵的报警,指挥中心值班副主任杨正在下达指令的同时,迅速通知执法处突分队前往现场。 3分钟后,这个站执勤业务二科科长刘玉淼和执法巡查队的办案人员牟善勋坐已经在赶赴现场的路上了。
同一时间,指挥中心让距离泊位最近的巡查人员也赶往现场对船舶严加管控、要求船方负责人按照体貌特征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梳理、调取可疑情况高清视频、上报站领导。10分钟之后,当执法处突分队赶到船边时,船方也传来好消息,可疑人员也被找到并被控制。
“我叫王瑞,从上海来的,我什么证件也没带,手机也是在网络里捡到的……”可疑男子对自己身份的解释和回答办案人员问题时的思索表情让办案人员疑虑重重。可疑人员没有任何证件,身上仅有一个钱包和一个手机,据自述东西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前一天在网吧上网时捡到的。由于不能确定其身份,执法处突分队将其带回机关的办案场所继续询问。
几经盘查,小伙子咬定是从上海过来的,但说不清乘坐的交通工具具体班次,说不清在上海的具体住址。案情一度限入了僵局。
为了核实情况,办案人员从唯一的线索手机开始排查。调出手机联系人,逐一开始拔打里面的电话,询问机主姓名和体貌特征,最终确认手机是机主就是可疑人员本人。按照多人询问结果,办案人员又利用公安网人员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核查,最终确认了可疑人员的身份为张某,今年21岁,是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乡张葛村村民,没有工作。
可是当办案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到张某父亲的联系电话并试图联系时,电话号码却无法接通。张某在得知自己身份被识破后,却一言不发,无论办案人员问其什么问题,他都闭口不语。办案人员只好再次从手机入手,他们从张某手机最近的通讯记录中检查时发现,有一个手机号没有登记名字,便用自己的手机拔通其号码。
“您好,我是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的李警官,请问你是张瑞的什么人啊?”电话接通后,连云港本地干部李明操着一口方言问了起来。
“我是张瑞父亲啊!”对方答到。
联系到了张某的家人,办案人员通知其父亲马上到单位认人。一个小时,张某的父亲赶到了单位。看到张某,父亲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一直不停地训斥着张某。
原来,家住灌云的张某一家,来到连云区做了一点小生意,每天起早带晚地在路边卖点小吃度日。张某早就不上学了,也不好好地找个工作,平时没事就上网,经常整夜待在网吧,饿了就买碗方便面顶一下。父亲平时看见他是又心疼又就来气,常常忍不住就对其又打又骂。当天上午,父母两人吵架,张某上前劝架,却被父亲打了两个耳光。张某一气之下决定离家出走,要离开连云港,远离父母。由于出门仓促,张某出发时没有携带身份证件,身上也只带了一百多元现金。
从小在连云区上学的他来到港口,和上班的工人一起混进了码头公司,在码头逛了一圈后,看到码头有个不错的船,心想先混上船,也不管去哪,只要离开家离开连云港就行。于是,他瞅着轮船舷梯没有人的时候就径自登了上去了。
孰不知,就当他在码头徘徊时,对外轮进行监管的边检哨兵早已经盯上了他,看他上轮后迅速将情况进行了汇报,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最终,边检执法官兵排除了小伙子的偷渡嫌疑,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处以警告行政处罚,并责令张某父亲将其带回去严加管教。
对此,边检官兵也提醒大家,任何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人员,都不得随意进入口岸管理限定区域,否则造成一定后果后,将依法承担法律后果。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