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船抵达地球最南端海域
发表于 2017-02-06 17:00
中国南极考察再传捷报。当地时间1月31日9时39分(北京时间2月1日4时39分),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船抵达西经163°41′、南纬78°41′的罗斯海东部罗斯福岛附近的鲸湾。由此,“雪龙”船成为我国航海史上,同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到达地球最南纬度海域的科考船。
资料显示,罗斯海保留着地球上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是揭示南极生命史、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全球影响的天然理想实验室。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罗斯冰架东部区域出现明显的崩解和后撤现象,形成了这片更高纬度的新的开阔水域。我国率先在该海域开展系统性、多学科综合考察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和战略意义。
此次“雪龙”船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首次抵达南纬78°41′,刷新了全球科考船舶向南航行纬度最高纪录,获取了大量航海数据和资料,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我国在地球最南纬度海域开展系统性多学科综合考察,是人类首次在该海域开展科学调查活动,对进一步拓展南极考察活动范围、深化南极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雪龙”船船长朱兵对《中国海洋报》记者说:“在‘雪龙’船到达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未知的海域,科考队缺乏水深等最基本的航行资料。凭借多年极区航行积累的经验,队员们综合分析卫星遥感、气象信息、环流特征、海冰变化等信息,顺利抵达。通过此次航行,科考队获取了翔实的航海数据,不仅为我国在该海域开展极地海洋考察活动积累了航行经验,也为世界各国开展罗斯海考察活动提供了借鉴。”
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孙波表示,依托中国南极考察队多学科考察能力和‘雪龙’船现代化调查平台,考察队在最南纬度海域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调查。据介绍,通过对海洋现代过程和海底沉积物调查分析,可以加深对罗斯海底层流与沉积搬运机制的认识,验证海盆演化历史。通过海洋地球物理断面调查海底洋壳重力和地磁异常,可以研究海洋地质构造、重新认识海底扩张史。通过水文、化学观测与微生物分析,有助于了解冰架水、底层水形成与变化,罗斯海深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演变和研究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考察队搭乘‘雪龙’船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到达地球上最南端海域,是我国在南极大量科技投入和长期积累的结果,展现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勇气和担当,必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南极考察发展格局。”孙波说。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