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内港500艘渔船200艘游艇通航密度高 碰撞常有
发表于 2015-03-16 14:57
三亚港内内“拥挤”着不下500艘渔船、200艘游艇(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 摄)
三亚新闻网三亚3月11日消息(南海网、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近年来,三亚坚持“海洋强市”道路,大力发展游艇产业。但随着游艇产业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港口资源,当地渔船的生存空间也正在不断。在三亚“三港分离”政策迟迟未完成的情况下,渔船与游艇的“泊位争夺战”正愈演愈烈。
目前,三亚内港长期“拥挤”着不下500艘渔船、200艘游艇,通航密度高、安全水域不足,渔船间的碰撞屡有发生,这类事故损失小、基本都能协商解决。但随着豪华游艇的进驻,渔船与游艇碰撞的代价,则远超渔民的承受能力。
一次意外剐蹭赔偿可达数十万元
65岁的李叶挺,皮肤黝黑、脸色憔悴。见到记者上船采访,他急忙拿出一把椅子邀记者坐下,自己则席地坐在甲板上,嘴上一直抱歉地说“我普通话不好。”
谈起3月9日那场碰撞事故,李叶挺仍心有余悸。他讲述,当天下午4点左右,准备开船到冰厂加冰块出海捕鱼,在倒船过程中,发现与后方的几艘游艇距离很近,就想让船舶保持前进避免碰撞,怎料主机玻箱油门线断裂,船舶失去控制,“那一刻,我的大脑都懵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船舶在惯性和水流的作用下,与侧方的三艘游艇发生碰撞。”李叶挺说自己是个老渔民,从小在海上长大,13岁跟着大人捕鱼,50岁凑足全部家当与别人合伙造了现在这艘渔船,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用他的话说“两家人全指望这艘渔船过日子”。
谈话过程中,记者四周参观了李叶挺的全部家当:前甲板整齐堆放着的渔网似小山丘,鱼腥味引来成群的苍蝇四处飞舞;狭小的船舱间分布着数个“胶囊”式的床铺,光线灰暗、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味;船尾有一间简易厨房,锅碗瓢盆无处安放。“船上条件有限,渔民生活比较艰苦。”船长喃喃细语,掩饰着内心的尴尬。
“游艇很大,看起来很贵,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希望你帮我们说句话,让我们少赔点。”李叶挺言语中透露着自责,他一直在强调,事故是自己造成的,可真的赔不起,这几年三亚近海渔业资源缺乏,鱼越来越难打,甚至有时候出海一无所获,现在只能靠政府的补贴和少许的打渔收入维持生计。
李叶挺一家就靠这艘破败的渔船过活(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 摄)
三亚港超负荷 运作亟待解压
三亚港位于三亚河口,集货运、客运码头和渔港功能于一体。站在潮见桥上,向着河流入海口望去,东西岸高楼林立、河两边的游艇将河中央聚集的数百艘渔船紧紧包围。相较于游艇的高端奢华,渔船则显得“破旧不堪”,整幅画面对比感是如此的强烈,只要看上一眼,就难以忘记。
“以前内港都是渔船和货船,相互刮擦很平常,只要不是大问题,打个招呼也就过了。五、六年前游艇强势进驻,发展速度太快了,稍稍一碰就是动辄万元计算的大事。”跟李叶挺一样,长年在三亚捕鱼的邵正海也一直惊叹于游艇业壮大的速度。
南海网记者从三亚海事部门获悉,目前三亚登记注册的游艇相关企业已达50多家,备案游艇俱乐部3家、筹建1家,已建成游艇码头5座、泊位664个,在建游艇码头5座、泊位1750个。截止2015年3月,当前四大游艇俱乐部管理的游艇总数达279艘,其他停靠酒店、公共码头等水域的共15艘,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三亚港。
“三亚港超负荷运作,迫切需要解压。”今年春节,从香港开船自驾到三亚的马先生也是这次事故的受害方,他是在三亚港鸿洲游艇会租赁的泊位,因为碰撞甲板被轻微磨损,但这艘游艇价值几千万,维修这破损的费用也是6位数之上。他说,内港杂乱无章的秩序,与三亚的旅游环境极不相称,影响城市面貌,呼吁当地政府能有效管理。
同样的呼声来自于内港泊位管理的一家服务公司。该公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渔民在这作业、货物在这集散、游客在这进出,内港环境确实恶劣,我们提供不了最好的环境,也导致游艇产业发展滞后,这里原本是三亚游艇业的“老大”,如今很多业主都选择迁往其他游艇会。
三亚港内的渔船与背后林立的高楼对比鲜明(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 摄)
通航环境形势严峻 隐患重重
提及三亚内港的通航环境,三亚海事局一位资深执法人员坦言道:“压力很大。由于内港避风环境良好、生活便利,包括游艇、渔船、观光旅游船等各类船舶都挤在这里,水域就这么大,船只这么多,导致磕磕碰碰小事故频发,近几年通航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监管难度大。”
小事故不断的同时,大事故也偶尔发生。该执法人员透露,2013年海燕台风袭击三亚期间,一艘来三亚内港避风的澳门渔船与本地一艘旅游船碰撞,事故造成数百万损失,“安全隐患不仅是船舶间的碰撞,渔船因为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高,船舶本身就隐患重重。”
2014年9月8日,在三亚内港就曾发生过一起渔船起火事件,所幸事发后,三亚海上搜救分中心、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消防等部门及时扑救,渔船火势未造成人员伤亡。
“游艇是朝阳产业,代表着三亚的未来,必须牢牢把握;渔船则是三亚的过去,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不能丢弃。”三亚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道,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三亚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超负荷的压力。在“海洋强市”道路上,这座城市目光坚定、大步向前,三亚内港则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难题,而破解该题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统筹协调渔船和游艇的发展。
渔民上岸补给完物资坐摆渡船回船上(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 摄)
游艇一路向前,渔船开往何处?
对于内港建设,三亚市政府其实早有谋划:2006年,经过反复论证,“三港分离”构想应运而生。三亚市委、市政府最终决定,建设凤凰岛客运码头、南山货运码头和崖州中心渔港码头(原建六道湾中心渔港,后因种种原因改建),将用三个不同的港口,来替代现有的三亚港。这些年,三亚的这一构想究竟实施的如何?2009年5月,紧邻三亚湾路的凤凰岛国际客运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航运行后,通过了验收,随后,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和联检大楼也正式对外启用。南山货运码头距离市区约40公里,三亚南山港一期工程于2005年年底开工,2014年1月23日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进入试运营阶段,设计最大可靠泊万吨级货船,年吞吐能力约65万吨,码头长度为260米,为海南南部最大的货运港。
关于崖州中心渔港的推进情况,3月11日,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段副局长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心渔港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码头也达到了停靠船舶的程度。崖州码头距离市区远、配套不全,渔船过去如何保障生活?是否会“伤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李叶挺就有这样的担忧,他说,“中心渔港码头离三亚市区很远,***过去后,我们的生活补给品都很难解决,捕捞上来的鱼也无处交易。”对于渔民的担忧,段副局长表示,这段时间,该局也召集了部分渔民代表、配套公司代表讨论***工作,大家反映的诉求,我们会积极采纳。他们希望***时配套能完全跟上,这一点我相信是可以满足的,因为项目正在做保障房、制冰厂、冷库、交易大楼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预计今年5月1日将完工,之后逐步进入***阶段,***方案已经在调研制定中。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