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点燃了学生们的“航海梦”
发表于 2014-09-07 00:00
从一名***生,到一家技师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头上顶着技能状元称号的李良修,用8年的时间,完成从船舶驾驶员到二副和名师的转变。记者前天在青岛海洋技师学院看到正在上课的李良修,手把手在实训教室里教学生们如何开船、避开障碍物等。而令人吃惊的是,毕业后的8年里,他有3年多时间是在海上工作,驾驶的轮船都在万吨级以上,这让他积累下丰富的航海经验,这些收获几乎全用在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中。
【技能状元】
给学生上课讲“开船”
“右转舵,稳住,速度不要太快”在青岛海洋技师学院的航海课上,航海技术专业带头人李良修老师指挥学生操纵巨轮,安全避让开正前方的货船,当货船以毫厘之差与巨轮擦肩而过时,房间里的人都松了口气。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堂课并非在大船里进行,而是在航海实训教室中,操作台上的各种仪器不断闪光、变化数字,环境与真实大船上的设备、操作方法、海面状况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不慎撞船,也会有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开船是李良修的拿手绝活,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实训教室中,“这个实训教室太逼真了,七八台主机做服务器支撑操作系统,船舵的敏感性也和真的一样,如果操作时撞船了,那么在实际情况中,也就相当于撞船了。”如此高大上的教室,也让李良修感觉上课效率大幅度提高,而更早的时候,教学生开船只能靠简单的器械模拟,或者利用小船替代。只有学生到大公司实习,才有机会接触大船的操作。“我也打过电子游戏,但电脑上的感觉远远不如实训教室逼真,而且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到海上开船,所以各种数据、指标和知识的掌握,都十分重要。”
技能状元成学科带头人
今年31岁的李良修,是青岛海洋技师学院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而他当之无愧,因为他还是我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船舶驾驶员项目的技能状元,工作8年以来,有3年多是漂在海上当三副、二副,积累了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
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开始干起,李良修最初也吃苦不少,风里来雨里去更是家常便饭,“2006年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毕业,当时还是专科,通过劳务公司找到了一份船舶驾驶的工作,是一家国际知名的远洋公司。”李良修告诉记者,在这家公司他工作了一年,感觉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并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提高,可当时他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当老师。当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他听说青岛海洋技师学院招聘老师,便来应聘,本以为自己的专科学历会成为拦路虎,没想到他以丰富的海上经验而被录取,“当时感觉很意外,所以特别珍惜这个教学的机会,进修和出海也一直坚持着。”李良修早已经完成本科学习,而且根据学校安排,已经累计出海3年多,获得了国际航海行业中的最新信息。
【坚守岗位】
不迷恋高薪坚执教鞭
因为学校安排李良修多次出海,他结识了不少渔业公司、远洋公司的人,也从最初的船舶驾驶员升到3万吨级轮船的二副,目前正在冲刺大副的级别。看到如此年轻而且优秀的人才,不少公司都试图挖他,但都被李良修拒绝。“出海是很特殊的工作,有时候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但待遇很高,生活也很精彩。”李良修说,虽然不能回家,但在国外靠岸的机会很多,他出海的月薪也从刚毕业时首份工作的近6000元,提升到目前的近2万元,相比于在学校教学的4000多元工资,高出来一大截。但李良修并没有被高薪所迷住,而是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从私心上讲,出海时间久顾不上家里,从工作上来说,我的职业是教师,出海是我的进修课程,我怎么能因为进修课程而丢掉自己的事业!”李良修感觉教书才令他最快乐,看到自己的学生考出各种证书而上船出海,他心中的愉悦并不亚于自己的学生,而出海在他看来,也只是为了教好学生所必须做的积累。
出海得宝
开设新课“电子海图”
作为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师,每隔几年都要出海航行工作一段时间,是一项基本任务,李良修认为,这是让一个老师不脱离专业的重要方法,有的学校专业教学和岗位需求脱节,就是因为老师距离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太远,而航海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一旦学校与社会脱节,人才就无法在海上发挥职能,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我觉得出海是对自己技术和眼界的提高,每次出海都有收获。”李良修告诉记者,2012年的出海远航让他记忆最深刻,航程是从韩国的港口出发,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最终到达印度。这次出海当二副,李良修的最大收获是“电子海图”,一种远洋船舶上新加载的信息系统,能保障航行安全和提高操纵船舶工作效率,在技术上,电子海图能实时计算本船与陆地、标志物、目的地或者在危险物相对位置,在计算机上显示电子海图,为驾驶整合了各种相关航行信息的实时监控与显示。
当时青岛海洋技师学院未开设这门课程,“我当时想,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我们的学生不会用电子海图,岂不是落后了,所以我觉得应该设置这门课。”第一个航程结束后,李良修就和学校商量增设“电子海图”课程,可既没有教材也没有教学系统,白手起家成了李良修所面临的状况。李良修利用航行中自己的休息时间,与熟悉系统的外国大副交流,完整地学习到这套系统的使用技术,而当他归国时,学校也已经着手购买教学系统,并让李良修带领团队编写专用教材。到2013年5月,经过一年多筹备,李良修等人编写的《电子海图操作与应用》正式投入使用,配合新购置的系统,一门崭新的电子海图课程成为航海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这在全国走在前列。
不去远航难教出细节
“老司机教新人的时候,有很多秘诀,都是从驾驶中得出来的,我们教航海的如果总是在岸上,拿什么教学?”李良修每次跟随大货轮出海,都会记录大量的日记,包括国外的风土人情、海上见闻、工作笔记等。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远洋船只都很大,危险大幅度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到了船上就没有风险,因为安全要建立在各个环节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大到辨识航线、驾驶巨轮,小到缆绳怎么打结、工作如何遵守程序,到了船上都要讲究。”李良修告诉记者,以最简单的走路来说,有些缆绳是不能随便跨越的,万一缆绳突然收紧,跨越者轻伤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被扯到海里,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险。
李良修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老师,都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李良修作为一名船上的驾驶员,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他都拿着出海时积累的案例教学生,再加上他的一些有趣见闻,他的文化课也十分受学生欢迎。“课堂有生动的案例,并不意味着课本会被甩开,恰恰相反,我们对课本知识的重视程度,超乎外界的想象。”李良修说,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必须用“严酷”来形容,学校的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晚自习不能闲着,海量的作业让学生们没时间出去玩耍。
“没有海量的知识做基础,出海遇到危险怎么办?可以说出海后很多性命都是靠知识救回来的,毫不夸张。”李良修说,海洋是复杂而无情的,一旦操作失误带来船体损伤,即便没有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难以承受。此外,学生毕业后想上船工作,需要考9个证书,包括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值班水手适任证书、船舶驾驶员适任证书等,而且考试十分严格,对知识的专业程度和数量要求都很高。“这里的学生多数底子不好,不严格要求绝对不行,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唱黑脸,等他们工作了就知道该感谢我们这些老师了。”李良修说,时常会有毕业的学生带着各国的土特产来拜访老师,这些学生都是被锤炼成才的。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