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海事博物馆:从120多岁的老仓库到博物馆
发表于 2013-06-27 00:00
B号仓库和港口城原貌。
彼得·塔姆
整修后的“B号仓库” 。
40000万件藏品,12000平方米展厅,3000年世界海运历史,10层楼不同主题……
这就是位于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易北河边的世界最大规模“国际海事博物馆”,对很多参观者来说,第一眼看见这座哥特式建筑时,一定不会把它与海港常见的“灰头土脸”大仓库联系在一起。
母亲送的船模引发彼得·塔姆的收藏爱好
展品中的精彩内容举不胜举,比如石刻雕像上对航海的记载,从波罗的海发现的8000年前古木船,各国海军的制服,成套、成系列密密麻麻、精致小巧的船模,用一棵棵树演示的木船龙骨选材和结构等,即便走马观花都要花上半天时间。展品的分布自下而上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密集,而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展品的收***叫彼得·塔姆(Peter Tamm)。
彼得·塔姆1928年出生于汉堡,从孩童时期,航海就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塔姆常常跟随父母在汉堡港远眺进出的航船,对目光尽头的海洋充满了遐想。但他没有从事过与航海直接相关的工作,或者获得过相关的资质,但塔姆用一生的时间,以另外的方式与航海紧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收藏。据说他的这个爱好最早始于1934年六岁时母亲送的一只船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48年,学金融的塔姆开始工作,在一家杂志做海事报道的编辑,这让他在一踏入社会时就接触到很多与海事有关的选题,对这个领域逐渐有了深入了解,他不仅在媒体界干得不错,1968-1991年间担任了欧洲最大的报纸出版企业Axel Springer AG 的主席,而且也把自己对于海洋的热情转化为海量的收藏,并且拓展到与此相关的各个领域,以至于把自己的家都变成了这些珍宝的临时存放地,作为一个非正式博物馆向有兴趣的参观者开放。同时部分精品也会参加在各地举办的展览,但日渐增多的收藏存放和展出的问题逐渐凸显,塔姆开始考虑建一座博物馆永久保存和开放这些私人收藏。
此时,他碰到了一个机会。
彼得·塔姆一“仓库”的藏品装进了博物馆
在汉堡的老码头有一座历史最悠久、外观令人叹为观止的大仓库,它的“岁数”比汉堡港还要长,人称“B号仓库”。
汉堡地理位置独特且优越,位于易北河与比勒河的入海口处,距离北海有110多公里,天然的港口延伸到整个宽阔的易北河。市徽图案是一座城堡的大门,寓意为“通往世界的大门”。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国,这给汉堡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1878-1879年间,港口建起了一座以红砖为主要材料的哥特式外观大型仓库,阶梯形山墙、塔楼、凸窗、四心拱使其在传统哥特式建筑形式中有所变化,造型华丽,结构变化多,用于仓储实在有些“奢侈”。
“B号仓库”因为两面邻水,可以从水路和陆路装卸物资。这么好的仓库自然要储藏重要的物资,比如咖啡、茶叶、坚果、香料,以及来自东方的地毯等。吊装设备能把货物通过窗口放置到任何楼层,甚至火车也可以驶入建筑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在恶劣天气中货物受损。
1881年5月26日,汉堡市的代表与帝国签署“海关合并协议”,建立自由港区,货物可自由进出,不受海关管辖,这让汉堡港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座哥特式建筑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积仓储、居住、运输等为一体的海港区,大量用红砖修建的仓储空间不断涌现,加上水道和桥梁纵横交错,一片繁忙景象,为汉堡成为德国第二大城市起到了很大作用。
新千年后,使用120多年的“B号仓库”被作为历史文化建筑加以保护和更改用途,内外都进行了认真的修缮和改造,其中五万多块红砖被取出,经过处理后又原位放回,以保证建筑的原始特点,为了协调统一,相邻的一幢建筑在外立面上也进行了处理。而改造后的建筑作为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这与彼得·塔姆海量的收藏需要妥善保管和展示的空间一拍即合。
2008年6月25日,“国际海事博物馆”开馆,塔姆的收藏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归宿,当时的联邦总统称赞其所收藏的“航海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缩影”。汉堡市长则感谢塔姆的母亲当年送的那只船模,一笔小小的投入,却收获了满满一“仓库”的收藏。
中国早期航海史在博物馆有一席之地
博物馆内部保留了原来仓库的空间结构和原来的实木支撑,经过整修的木地板即便轻轻走动,都能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这样的声音已经伴随“B号仓库”一百多年,只不过以前是码头工人吊装和码放货物,现在是后人探索海量的珍贵藏品的脚步。
十层楼按照海事主题进行了细分,展示了与航海相关的方方面面,他们把每一层都称为“甲板”。
博物馆的阶梯设计很有意思,单数层展厅之间的长斜梯中间有一个通往双数层展厅的入口,这种设计给笔者的体验是当攀行在长长的楼梯上时,突然有个可以中途停顿,并且停留参观的空间出现,其中因为原来内部空间的布局,还有错层,这种丰富的展厅结构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连续上楼的疲惫感,加上琳琅满目的展品所带来的惊喜,这样边走边看,在不知不觉中就登上了10层的博物馆大楼,也就是说登楼“艰巨任务”被一个个参观空间给化解了。几十个中学生参观之余,甚至在各楼层间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经过一楼大厅,刚步入二楼展厅,一面黄灿灿的锦旗十分刺眼,作为展览开始的第二件展品,十余平方米的旗帜上绣有中国参观者非常熟悉的龙形图案,四个大字“救人溺海”令人联想起的是波涛汹涌海洋和被肆虐拍打的小舟。这面锦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旁边一行字告诉了我们答案: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初二日余之开典帆船在厦门洋面适遭暴风,人船倾覆海中,幸遇依礼沙轮船主名呐时目见大发慈悲,即打回轮救起船伙十余人,载回上海保全性命,特此制旗铭谢。船东王增禄拜颂”。寥寥数语无法还原海上救援惊心动魄的场景,但知恩图报中国渔民的“感谢信”却可能颠覆我们在教科书里深深烙下的“帝国主义列强”的形象。
作为最早进行海洋探索的民族,“中国早期的航海”主题在博物馆里一席之地,三宝太监郑和的铜像与其他六位世界知名航海家一字排开。在这里,中国对航海的贡献,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各种精致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等都已经融入了世界航海历史。而航海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怎么说都不过分,如果没有远航,居住在不同大陆、岛屿上的人们便无法交流沟通,而如果没有船,人类历史或许会是完全不同的模样。对海洋和位置地区的探索还带动了天文、地理、观测、水文、制造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在“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里通过一件件展品娓娓道来。
参观中,我碰到一群打扮成海盗和船员模样的小朋友,年龄在5、6岁,他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打破了此前博物馆的宁静。一位博物馆女管理员正带着他们参观展厅,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所以她挑选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展品,并且不时展开互动游戏。孩子们从一楼一直爬到了十楼,虽然已是满头大汗,但兴致不减。与一旁两位也同样装扮成船员的女士交谈后得知,她们是孩子的家长,其中一人的儿子今天过生日,于是她组织孩子的小朋友们到博物馆参观。
“之后会不会请小朋友们吃饭,一起庆祝?”我按照中国城市里的孩子通常过生日的方式问孩子母亲。
她马上摆手,“一会儿家长们就到博物馆外的停车场接他们各自回家,这就是庆祝生日了。”
当年母亲的一个小礼物,引发了彼得·塔姆的终生收藏,最终呈现为我置身其中的宏大博物馆,说不定在今天一起庆祝生日的孩子里,未来就有因为这个特殊的生日“礼物”而改变人生的。周康梁 文/图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