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与大航海时代
发表于 2015-11-20 13:36
来源:中国经营报
谭洪安
大明与后金的“抚清之战”爆发前30年,即1588年,在登州城内的家中,明朝一代名将戚继光,贫病交加,黯然辞世,时年不满60周岁。
戚家世居登州卫,祖辈皆为职业军人,戚继光之父官至都指挥,总管山东备倭军事。父亲去世后,年仅十六岁的戚继光世袭从军,后考中山东武举乡试。赴京应试期间,恰逢蒙古首领俺答汗围困北京城的“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发生,戚继光应召参加守城,表现极为出色,遂以“国士”知名。
三年后,戚继光升任当年父亲的都指挥职位,同样主管山东备倭军事。他“振饰行伍,整刷卫所”,军容极为严整,山东沿海防务稳固,“倭寇”莫敢来犯。
当然,那时候“倭寇”多侵扰江浙一带,不到山东,还有一个原因是“登州地旷人稀,鲜富户……又无渔船客船可拿用,故倭不走登州也”。
原来,宋金两代直至元朝,登州一带的山东沿海,无论官方海运还是民间的海上贸易,本都甚为活跃。但元末以来,山东沿海原始森林砍伐殆尽,造船业所需木材日渐短缺,本地工匠难以制造大型海船。所以,来往山东半岛的大海船多为南方制造,也由南方水手驾驶,造船水平下降,大大限制了山东海民远洋航行的范围和能力。
另一方面,明洪武末年实施严厉海禁,永乐皇帝又大力开发漕运,山东沿海诸港失去政府支持,发展停滞,海民们也不像东南浙闽粤一带那样民风彪悍,敢于犯难违禁,海上贸易日渐萧条。
“倭寇”侵扰沿海港口商埠,主要目标就是劫船越货,登州等地经历长期海禁,船、货稀少,经济已渐落后,他们自然也不感兴趣了。
于是,明廷调戚继光南下,跟随浙直总督胡宗宪围剿江南“倭寇”。他一手训练的戚家军,为当时装备最好、战法最现代化、战斗力最强的新军,经过近十年战斗,全面平定浙江、福建境内的“倭乱”。
从今人眼光来看,所谓“倭寇”,成分复杂,相当一部分是迫于明朝一刀切的海禁政策,不得已“下海”的徽州及闽粤海商。他们纵横海面,亦盗亦商,因受到明廷持续打击,只好以日本长崎等地为大本营,也与一些日本武士、浪人(名副其实的“倭”)为伍。此所谓“三分真倭,七分假倭”是也。
在当时情势下,戚继光及其戚家军,作为国家供养的军人,视屡屡犯境、烧杀抢掠之“倭”如寇仇,必歼之而后快,当然值得嘉奖。
但明廷长期实施不合理的海禁政策,封锁民间贸易,***,制造“倭寇”,乃逆大航海时代世界潮流而动之举。导致所谓“抗倭”,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耗,多少有一些时代悲剧的意味。
功成名就的戚继光,后来受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冤案牵连,被诬陷夺职,不得不回乡养老,落寞离世。不知他闲居家中的最后岁月里,有没有偶尔想过,后人对他一生引以自豪的功业,会有一些疑惑,乃至一声叹息呢?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谭洪安撰写,感谢山***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赛时研究员、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蔡玉臻秘书长、《今日蓬莱报》刘西存副总编辑的支持,广东碧桂园[-0.55%]集团蓬莱项目部也为采访提供了方便。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