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船长和科考专家讲述神秘南极
发表于 2015-11-20 11:43
来源: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武永明)“极地科考 安利相随”专家巡讲兰州站活动9月12日晚在省政府礼堂举行,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现任船长王建忠、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办公室高极工程师汤妙昌结合各自专业向200多名听讲者介绍了神秘的南极大陆,在聚焦极地现状与未来的同时,引领公众对地球两极资源、极地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作深入关注和思考。
古稀之年的汤妙昌退休前曾担任南极科考站站长,先后4次登上南极大陆,他以风趣的语言、翔实的资料介绍了南极的气候环境及科考工作生活状况。并通过形象的科考小故事说明南极地区极寒、暴风雪频繁、干旱、危险等自然环境,如科考队在煮咖啡时必须一直等在铁炉旁边,并不时用喷火器炙烤铁炉,否则,刚刚煮沸的咖啡一揭锅就会被冻成冰块。汤妙昌先生还简述了中国南极科考的历史足迹,从南极长城站建站到现在的南极泰山站,从南极浮冰到抢先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昆仑站,无不体现中国科考队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已随雪龙号18次往返南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王建忠是个名副其实的“极地人”,他说,每一次极地考察,都是一次人生考验,也是一次人生的感悟。中国极地考察队员每次出发都要签下“生死协议”,因为,每一次考察历程都是一次历险过程。经过这样一次特殊的历程,“80后”、“90后”队员回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说,虽然中国的极地科考起步很晚,今年才30年,但经过30年的摸索探索,我国的极地科考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新兴国家60年、甚至100多年的极地科考历史,因为,我们干着别人没有干过的事,去过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
当日下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两位极地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据悉,今年11月,雪龙号将开启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届时,王建忠将再次踏上他的极地航海之旅。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雪龙号”现任船长王建忠
“救援俄罗斯科考船是我人生最大的挑战”
从事海洋工作24年,参加过21次极地科学考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现任船长王建忠9月12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讲述了他们在南极的“生死考验”,并坦承:“结束科考任务返回途中救助俄罗斯科考船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大、最困难的挑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救援俄罗斯科考船的情况?
王建忠:我们接到求救是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5日早晨5时02分,当时我还在睡觉。听说是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雷蒙湾被浮冰围困,已经失去了机动能力,并且还有两块几千万吨的冰山向船逼近,船上所有人员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这种非常危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展开营救。尽管雪龙号不是专业救援船,也不是专业破冰船,但大家都没有顾虑。
后来经过搜救中心距离确认,当时只有雪龙号距这艘船最近,但由于当时的气候条件再加之冰山等影响,接近那艘船最快也要4天左右;而且我们也从未去过那片海域。所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地靠近他们,把船和人都救出来最好;如果船救不出来,那也要尽最大努力把人先救出来。
我们到达时是12月29日,当天天气非常恶劣,雪龙号开到距离遇险船6.1海里的地方时就再也开不进去了。到12月31日,天气预报说当天有1个小时的好天气,但这点时间根本不够。我坐直升飞机去察看,跟遇险船只上的人员进行了对话,并制定了一个营救方案。
2014年1月2日,我们抓住很短的时间窗口,出动直升机飞了9趟,在浮冰上搭设了一个临时停机坪,用了近9个小时将52名遇险船员成功转运到一同赶来救援的澳大利亚“极光”号上。可救出遇险人员后,天气变得异常恶劣,浮冰将雪龙号推到一个很危险的境地,前面进不去,后面也没退路。几千吨的冰山离我们最近的距离只有500米,我们几乎被困住了。好在,最后在西南风的帮助下,浮冰渐渐散开,我们抓住时机掉转船头,成功突围。
记者:这个过程您害怕过吗?
王建忠:没有害怕过。因为,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我心里有数,虽然我们的船被暂时困住了,但船是没有危险的,因为,我们的船仍处于机动状态,船的前进、后退和转向都没有问题,我们这么做也不是蛮干。
记者:谁也没想到,此行的意外救助使命还不止营救俄罗斯科考船这一项,紧接着是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搜寻,雪龙号在这次搜寻中起了什么作用?
王建忠:2014年3月21日,“雪龙号”刚从南极科考后停靠在澳大利亚的珀斯港进行补给,原本要在这里停留休整5天,可刚靠港就接到协助搜寻马航失联客机的指令,我们即刻奔赴发现疑似马航失联客机碎片的海域执行搜寻任务,这完全是突如其来的任务。原本需要5天的休整补给时间,最后在8个小时内完成了118吨油料、280吨淡水和十几吨蔬菜的补给,还紧急购置了一批用于搜寻工作的望远镜。补给后,雪龙号于当地时间3月21日晚6时30分驶离澳大利亚珀斯弗里曼特港口,而发现疑似马航失联客机碎片的海域位于南大洋西风带,恶劣的天气成为搜寻工作最大的障碍。经过3天多的急速航行,我们终于到达搜索区域,海面风浪很大,正是西风带的边缘,号称“海上沙漠”,除了科考船,再没有其他船。后来,参与搜寻的船只从一只增加到11只,我们的雪龙号担任中方搜救指挥船。
在南大洋,船上80多人24小时不间断地分成12人一班循环在洋面上搜寻。一名队员通过望远镜发现远处有一个发亮的光点,可雪龙号靠近后才发现,原来亮点只是一只漂浮在洋面上没有任何标识的饮料瓶。虽然搜寻没有结果,但大家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有万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
8天搜寻期间,雪龙号共航行2600多海里,搜寻面积1.17万平方海里。
记者:雪龙号花2.5亿元“换心脏”,仅仅是为了环保吗?
王建忠:南极是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当年参与南极科考的国家共同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中对于如何防止海洋污染和处理废弃物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中国是加盟国之一,对于南极的环保,雪龙号执行的是最高要求,洗涤剂都要选用无磷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的。而每年雪龙号返程的时候,船舱里堆得最多的就是垃圾,把所有垃圾都运回国再处理,这一切都是为了环保。为保护南极的“纯净”,雪龙号在2013年花2.5亿元进行了“心脏手术”——更换了主机。原来雪龙号烧的是重油,现在改成了轻油,这样,雪龙号就符合南极最新的大气污染要求。
记者:雪龙号上有兰州“元素”吗?
王建忠:说实话,雪龙号、南极大陆上的兰州“元素”还真不少,可以说,兰州人与极地科考有缘,不论是从兰州走出去的,还是目前仍在兰州工作的,去过南极的兰州人就不下20人,大家熟悉的秦大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国横穿南极第一人,是我最敬重的科学家之一。除秦大河外,我还知道效存德、李传金等等,李传金的歌唱得不错,在雪龙号上还拿过卡拉OK比赛第一名呢。
记者:雪龙号上有保卫力量吗?雪龙号除科考外还有其他用途吗?
王建忠:雪龙号除科考外,还承担物资、油料人员的运输任务,是名符其实的三船合一。面对日益繁重的科考任务,我国必须要有专门的运输船、科考船,我国正在建造的破冰船将来就是以科考为主的船只。尽管我们去南极的海区相对安全,但为了防止海盗、小偷小摸,雪龙号上也是配备了保安力量,并配有一部分武器弹药,雪龙号上一半人员持有公安部颁发的持枪证。配备武器弹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雪龙号及船上的科研器材不受损失。我们在经过菲律宾海域时偶尔会遇到数量较少的海盗,会上船***财物,必要的安全保卫手段可以抵御这部分海盗。同时,极地科考人员总会和一些野生动物不期而遇,为了保证科考人员的安全,遇见攻击性较强的野生动物,我们会用这些武器发出具有震撼力的声音,将其吓走。
记者:老百姓想去南极旅游,目前能成行吗?
王建忠:现在有很多人想去南极旅游,但大量的游人涌入南极,人类的活动势必会对南极的环境造成影响。我们的队员、船员以及随船物资都是经过严格挑选;而且,队员、船员都要经过严格的野外生存技能培训才能到南极。目前,我国还没有开放南极旅游,普通老百姓暂时还不能随雪龙号赴南极。不过,相信大家将来会有机会的。
记者:雪龙号船员的选拔具备什么条件?
王建忠:三条就够了:1.必须有一技之长,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能力胜任某一项任务;2.南极的气温极低,环境十分恶劣,在那里工作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不能有慢性疾病;3.必须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加入我们的队伍。
记者:曾参加南极科考的队员说,雪龙号上有21条“船规”,比如垃圾分类、居住舱外不准穿拖鞋等,请您介绍一下制定这些“船规”的初衷。
王建忠:我们这个团队离家到一个非常危险、非常困难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安全就是头等大事,每个人必须无条件执行。我们船上有人人必须能遵循的21条,大家都说我是不平等条约的制定者,这也是为了保证船的安全,大家的安全,保证任务的完成。比如,穿拖鞋不仅影响形象,也会不安全;不准带相机是为了信息安全;不准剧烈运动则是考虑船体颠簸对船员可能造成伤害。不论是在南极还是在船上,生命第一,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本报记者 武永明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