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物流
[图文]振华重工阵痛中谋转身
发表于 2011-02-24 00:00
全球港机巨人正面临严峻挑战:处于高速增长后的回落期,传统“桥吊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合同量大减,但上海振华重工扎扎实实谋转型,大步向海洋工程
全球港机巨人正面临严峻挑战:处于高速增长后的回落期,传统“桥吊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合同量大减,但上海振华重工扎扎实实谋转型,大步向海洋工程、大型钢结构等领域挺进。据振华重工日前透露,2011年新签合同金额可望达40亿美元,有望完成2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实现从低谷中回升。
尽管以超过76%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全球港机市场头把交椅,然而,上海振华重工正遭遇创业18年来的艰难时刻。公司日前公告显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滞后传导”,2009年振华新签合同额只有17亿美元,同比下滑50%,直接导致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40%,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2010年公司预计亏损6.5亿—7.5亿元人民币。
以前,振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桥吊等港口机械;如今,全球港口布局和投资基本稳定,金融危机后以集装箱岸桥为主的传统业务难以再有明显增量。上海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表示,为摆脱产品结构单一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现状,振华重工正在加快转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出在海洋工程领域,通过资本运作,短时间拥有一流研发能力。去年下半年,振华重工的大股东中交股份成功收购世界著名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公司(F&G)100%的股权,为振华重工做大海工市场筑基铺路。据悉,美国F&G公司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占据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利用其设计能力及技术资源,振华重工将在海洋重工领域大力开拓,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模式。目前,振华重工已推出海洋石油铺管船、铺管设备加工线、动力定位系统和重型锚机等,今年还将开建300尺钻井平台,为2012年起全球海工市场的全面复苏提前铺底。
第二张“牌”是在大型钢构市场有突破,利用品牌影响力,向国内外知名工程提供“钢筋铁骨”。今年1月,由振华重工负责制造的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钢箱梁结构首船启运,这是中国制造业首次进军世界大型钢结构市场。据记者了解,目前钢箱梁制造进度比预期更快,可提前3至5个月于今夏完成最后一批交货。而两个月前,振华重工已获得“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6万吨钢结构建造及专用特殊船舶的建造订单。
第三张“牌”是对内加快整合,凸显管理优势。去年一年,振华重工制订了300多条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提出十大项效益指标,如通过集中采购,使物资购置费比前年节省了5.4亿元;通过适当调整,使劳务费用减少支出3.12亿元;还减少了非生产性开支约9000万元等,有效地遏制了原本预期更大的亏损势头。康学增说,从生产优势转向管理优势,这也是振华重工未来一种重要的转型。
振华重工附加值较高的自动化码头系统已吸引中东和美国的客户,散货机械市场势头也不错,眼下正在与一些境内外的煤矿和铁矿主接洽。振华重工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的传统港口机械与海工产品,以及国内和国外市场比例均达到1:1。
尽管以超过76%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全球港机市场头把交椅,然而,上海振华重工正遭遇创业18年来的艰难时刻。公司日前公告显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滞后传导”,2009年振华新签合同额只有17亿美元,同比下滑50%,直接导致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40%,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2010年公司预计亏损6.5亿—7.5亿元人民币。
以前,振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桥吊等港口机械;如今,全球港口布局和投资基本稳定,金融危机后以集装箱岸桥为主的传统业务难以再有明显增量。上海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表示,为摆脱产品结构单一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现状,振华重工正在加快转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出在海洋工程领域,通过资本运作,短时间拥有一流研发能力。去年下半年,振华重工的大股东中交股份成功收购世界著名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公司(F&G)100%的股权,为振华重工做大海工市场筑基铺路。据悉,美国F&G公司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占据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利用其设计能力及技术资源,振华重工将在海洋重工领域大力开拓,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模式。目前,振华重工已推出海洋石油铺管船、铺管设备加工线、动力定位系统和重型锚机等,今年还将开建300尺钻井平台,为2012年起全球海工市场的全面复苏提前铺底。
第二张“牌”是在大型钢构市场有突破,利用品牌影响力,向国内外知名工程提供“钢筋铁骨”。今年1月,由振华重工负责制造的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钢箱梁结构首船启运,这是中国制造业首次进军世界大型钢结构市场。据记者了解,目前钢箱梁制造进度比预期更快,可提前3至5个月于今夏完成最后一批交货。而两个月前,振华重工已获得“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6万吨钢结构建造及专用特殊船舶的建造订单。
第三张“牌”是对内加快整合,凸显管理优势。去年一年,振华重工制订了300多条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提出十大项效益指标,如通过集中采购,使物资购置费比前年节省了5.4亿元;通过适当调整,使劳务费用减少支出3.12亿元;还减少了非生产性开支约9000万元等,有效地遏制了原本预期更大的亏损势头。康学增说,从生产优势转向管理优势,这也是振华重工未来一种重要的转型。
振华重工附加值较高的自动化码头系统已吸引中东和美国的客户,散货机械市场势头也不错,眼下正在与一些境内外的煤矿和铁矿主接洽。振华重工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的传统港口机械与海工产品,以及国内和国外市场比例均达到1:1。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