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船员眼中的“一体化”
发表于 2011-02-18 00:00
|
□ 陶李云 应宏 文/图
大杭州航区“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自2010年9月1日试运行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体化”试运行前期,萧山港航管理处就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同时充分注重搜集船员对“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反馈信息,并特意邀请了一位资深船员接受采访,以求获得群众对“一体化”最真实的感受。
这位船员叫丁汉新,男,61岁,萧山区义桥镇罗幕村人。
早年当过兵的丁汉新,自1983年起开始从事内河船舶货物运输。当时的货源单一,航线固定,***一直承接着萧山许贤石料厂至杭州南星桥码头的石材运输。根据厂方的安排,一个月需跑五六个航次,单趟需用两个多小时。在报酬待遇方面,除了单航次约200元的包船费用外,还有适当的工资补贴,这在当时“可以算是相当高收入的工作了,当然家里就很难照顾了”,在采访时***回忆说。当时港航部门仍旧沿袭着属地细分管理的模式,“处界”、“所界”等意识根深蒂固,“我跑这样的路线算是比较省事的了。”***感叹地说,“要是从外江装货到内河去,一路上停停靠靠,候闸受检,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浪费极大。”在***看来,当时的安全监管和通航环境也比较落后,令他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一是上世纪80年代,钱塘江由于受航道条件限制,枯水期时, 30吨级的船舶在航行时稍有不慎就会在航道上搁浅;另一件是在跑船七八年后,船上来了个实习生,由于当时潮水洪水等安全信息不畅,基本凭经验行船,而实习生又不熟水性,不知潮水的威力,结果在一次涨潮时不慎落水身亡了。“当时事发突然,我一下子也懵了,而且根本不知道应该打哪一个电话求救。”***说起这件事,语气中还带着深深的无奈与自责,“不过后来就有所好转了,船舶由木质转变为钢木结构再到后来的钢制,吨位也逐渐增大。同时港航部门也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船上配了通信设备,尤其是信号台,每天都发送天气预报和潮水信息,给我们跑船带来很大的方便。”
说到“一体化”管理,***坦言并不十分清楚,因为自2004年起,他已经开始固定往返于萧山浦阳江水泥厂和桐庐/富阳之间,现在驾驶着“浙杭州货00388”装载熟料,业务稳定,旱涝保收。萧山港航人员解释道:“现在‘一体化’刚开始试行,可能你还没有太明显的感受,不过单从减少停靠次数上就可以获得实惠,省的不仅仅是油钱,更能提高周转率,跑出更多的航次。‘一体化’几乎减少了所有行经杭州航区船舶的停靠次数,大大降低了空气和噪声污染,对整个社会都大有好处。”听到这里,***显得有些兴奋,流露出美好的憧憬,盼望着早日享受到“一体化”所带来的便利。
2010年12月8日“一体化”管理工作转入正式施行阶段。春节前萧山港航管理处再次采访了这位船员。采访中***激动地说:“现在我总算明白‘一体化’的好处了。”***笑着说道:“这个‘一体化’所带来的实惠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不仅是经济上,安全上也更有保障了,GPS服务信息几乎什么内容都有,非常好用。”在“一体化”管理工作正式施行后,***除了继续享受“一体化”试运行期间的优惠和便利之外,还由于符合“四定船舶”(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定码头)的条件,他已经向海事主管部门咨询并申请办理定期签证,一旦政策和技术条件成熟,此类船舶的定期签证模式将正式实行,这无论是对船户还是对海事主管部门,都是一种巨大的便利,从而真正实现“在严密监管和优质服务下船舶自由航行”的模式。
大杭州航区“一体化”,是港航人多年的智慧结晶与理念升华,也是一代又一代从业者的期待与憧憬。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