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龙盛航运欲坐浙江“头把交椅”
发表于 2011-02-16 00:00
日前,宁波龙盛航运有限公司正式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将为龙盛公司建造2艘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至此,龙盛公司已有6艘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同时在建。这6艘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在明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龙盛公司船队的总运力将达到100万载重吨以上,可望成为浙江省运力最大的航运公司。
从二手小船到7万吨级巨轮,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造大船
宁波龙盛航运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最初的几年,龙盛公司只有几艘2万吨以下的二手小船,主要从事干散货的运输业务。
2004年上半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很多宁波的同行们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龙盛公司将一艘尚能够运营几年的两万吨级散货轮“北仑海2”号淘汰,7万吨级散货船“北仑海9”号正式投入营运。
龙盛公司的决策很明确:淘汰“老旧小”运力,发展“大特新”运力,是水运业的发展趋势。公司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7万吨级的“北仑海9”轮主机功率为8096千瓦,而两万吨级的“北仑海2”主机功率却有5647千瓦,两种船的能耗差距并不大,最低配员都是15人,船员工资方面的开支几乎相同,但两船的运输吨位却相差悬殊,以“小”换“大”,自然合算得很。
在此之后,宁波的水运企业相继淘汰了一批油耗大、运输成本高的船舶,引进了一批大吨位、性能优良的运输船舶,粗放型的经营格局日益改变。
2007年8月,为进一步调整运力结构,做大做强水运业,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龙盛公司从国外购进了2艘7万吨级巴拿马型大型散货船,交易总金额达到6.3亿元。在此之前,龙盛公司的运力规模已达到15万载重吨。这2艘船的加盟,使得龙盛公司船队的运力突破20万载重吨,处于宁波乃至全省同行的前列。
2009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造船企业普遍面临着“接船难”的尴尬局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主动与龙盛公司联系。当年11月12日,双方首次正式碰面,即签署了建造意向书,此后技术规格书的谈判也非常顺利。当年12月10日,2艘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正式签订。这2艘7.6万吨散货船是基于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原有7.45万吨散货船和7.5万吨散货船的设计和建造经验开发出来的新船型,满足了当时的各项造船新标准、新规范。沪东中华造船公司有关负责人感慨:“在金融危机时期,这种签约速度充分显示出船东对我公司建造实力和能力的信任。合同的签约,也开创了沪东为民营企业建造大型船舶的先河”。
龙盛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龙盛公司的总运力为67万吨,其中国内运力38万吨,境外运力29万吨。全部是6.5万吨到7.6万吨的大型船舶。继去年底一艘7万吨级巴拿马型大型散货船刚刚投入香港地区运力后,在建的一艘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也将在今年内加入国内的运力。
在浙江省政府日前公布的浙江省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中,龙盛航运是北仑新区唯一上榜的一家企业。
低成本购进6艘营运船舶,“草根”航企“驶”进国际市场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把沿海开发及海运物流业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为民营航运企业参与国际航线竞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两年前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倒逼龙盛公司这样的民营航运企业踏上转型升级之路,在巩固国内航运市场的同时,瞄准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开拓国际航线。
“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国内运价波动大,国际航线则相对平稳。”龙盛公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国内国际航线相互交替经营可规避风险。”
2009年,龙盛公司获得了交通运输部国际运输业务经营资质,择机开通了国际航线。龙盛公司还在香港开设了子公司。由于在金融危机中全球多家航运公司的船舶资产遭遇被抛售的命运,价格相当便宜,龙盛公司因此获得了扩充实力的良机。2010年,瞅准国际航运市场复苏的商机,龙盛公司先后在香港买下了6艘营运船舶,每艘均价在3500万至4000万美元,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
开辟国际航线给龙盛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国际航运市场的平均利润一般都高于国内航线,并且可以享受到国家对国际运输劳务免征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参照现行航运价格,龙盛公司国际航线平均利润要比国内航线高出30%。
龙盛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市场的开拓,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更加灵活、高效,国际航线高标准的管理、船舶等级、船员资质等要求,也加快了龙盛公司国际化的步伐,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使企业在航运市场上有了更大的议价权。
北仑区、开发区外经贸局、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陈灵明,对于龙盛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颇为赞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盛公司积极参与国际航线竞争,表明其正在抢占市场制高点,加快转型升级,这将促使其逐步向现代航运企业演进。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