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沪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北外滩年底"扬帆"
发表于 2009-09-11 00:00
记者昨天从虹口区航运服务办公室获悉,到2010年,北外滩将初步建成特色鲜明、服务配套的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初步形成航运交易、口岸服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和邮轮经济等功能,沿江一线城市景观形象凸现。到今年年底,北外滩沿江一线将有总共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为各类航运企业和航运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办公条件,与此相关的配套商业设施、旅游休闲设施等也在加快建设中。
作为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航运业已在虹口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的航运业发展却面临瓶颈:航运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不高;随着浦江沿岸港区的逐步外迁,曾经热闹的沿线码头逐渐沉寂,沿江仓库、码头也随之冷落;区域内布满二级以下旧里,不少老房子面貌斑驳。
突破困境,需要创新的勇气和思路。迈入新世纪,随着黄浦江两岸开发,北外滩区域功能发展面临调整,虹口区果断决定全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书写国际航运中心的“软文章”。2006年4月,虹口区成立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办公室,并提出将原本以东大名路为核心的航运服务集聚带,扩大为3.03平方公里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这也是上海市政府确定的唯一的以航运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千锤百炼,如今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已出现航运企业成群、要素成市、产业成链的发展轮廓,航运服务业发展正向高端挺进。以国际客运中心商务楼为代表的沿江第一层面开发项目已基本建成,以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白玉兰广场为代表的第二层面开发项目全面启动。目前,已有约2400家航运业相关企业陆续“扎根”北外滩,其中包括美国罗宾逊、法国SDV、韩国高丽海运等企业。据统计,2003-2008年,虹口区航运企业年均增加300余户,区级税收年均增长达到40%,占区级税收总量的比重由6%提高到14.8%。
下一步,虹口区将进一步加大对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力促进各类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北外滩。如集聚船公司、物流公司、邮轮公司等航运业企业总部,海事仲裁、金融保险等航运相关的功能性机构总部,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加强对航运功能的配套服务力度。
展望未来,气势恢宏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蓝图已经清晰勾画。未来10年,虹口区提出北外滩发展的“三步走”的战略:2010年形成上海航运服务集聚区的框架;2015年基本建成上海航运服务集聚区;到2020年,北外滩将全面建成以航运高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成为面向国际的航运要素集聚中心,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现代商务集聚、商贸旅游繁荣、文化内涵丰富、综合环境优美的国际化中心商务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北外滩的“前世今生”
北外滩正在苏醒。
一个半世纪以前,这里建起了最早的外埠码头,成为了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这里也孵化着上海的弄堂文化,“72家房客”至今烙印在老上海的记忆中;这里还是上海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并至今保留的地区之一,摩西教堂记录着上海的善良和宽厚。
只是,百年的老码头终归是老去了,经不起“日长夜大”的轮船倚靠,也“抱不住”成千上万个集装箱。
但海风磨砺出来的胆魄终是没有失落。200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黄浦江综合开发战略,北外滩迅速找到了重拾骄傲的希望:走到航运业的上游,促进航运交易、船舶融资、航运保险、海事仲裁、信息咨询等产业的快速突破,全力打造“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短短6年,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南临黄浦江和苏州河,西抵吴淞路,北至海宁路和周家嘴路的3平方公里,成为虹口经济的主引擎。据预计,到2010年,北外滩三级税收年均增幅将在15%以上,占全区三级税收比重达20%;而到2020年,北外滩将全面建成以航运高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老地方・新天地
湛蓝“一滴水”悬浮浦江畔
江面波光潋滟、两岸满目青葱,站在陆家嘴东方明珠遥望,北外滩沿线的老码头、旧仓库早已不见踪影,13栋建筑组合而成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张开臂膀迎接一艘艘远道而来的邮轮。
居住在提篮桥地区的不少居民还记得,2003年12月10日,北外滩外虹桥码头响起六秒***声,上海港老的国际客运站转瞬成为历史。这一爆,也标志了北外滩开发实质性启动。经过几年的建设,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在此拔地而起。根据规划,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项目东起高阳路、西至虹口港、北沿东大名路、南到黄浦江。整个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左右,共有13个单体建筑。整个工程建设还包括改建850米国际客运码头的景观岸线,新建国际客运综合楼及与国际客运配套的商业、办公建筑群等服务设施,同时建设滨江绿化和开放空间8万平方米。
在国际客运中心的众多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被誉为“一滴水”的客运综合楼。客运综合楼离地13米,由3层钢结构框架体系及“水滴形”钢管网壳组成,外立面为低反射玻璃幕墙,远远望去好似一滴水悬浮在黄浦江畔。
客运综合楼的下方有个半地下的迎客大厅,这是旅客通往邮轮的必经之路。走进8万多平方米的迎客大厅,就像走进了一个色彩世界,彩色钢化玻璃的幕墙,大厅里的柱子、座椅、墙壁、地毯等也都用红黄蓝绿橙等不同颜色精心装扮。每当大型邮轮靠岸,“一滴水”还会向外伸出最长可达38米的全封闭航空登记廊桥,直接与游船相连,以免游客受风雨之苦。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建成,吸引了豪华邮轮纷至沓来。
今年3月25日8点半到26日上午8点半的24小时内,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迎来了巴摩洛号、海洋神话号、黎明公主号等四艘邮轮的相继靠泊,单日进出游客超过1万人次。至此,“国客中心”码头不仅创下开港以来单日停泊邮轮数量之最,也创造了启用以来的客流量新高。
据预测,今年计划停靠北外滩的国际邮轮共计60艘次,平均每星期有1至2艘豪华邮轮停靠。一座座“移动的五星级宾馆”的相继造访透露出一个讯息―――“邮轮经济”这一朝阳产业正为上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