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金融危机下的鹿特丹港 是经济的“晴雨表”
发表于 2009-05-30 00:00
2009-5-30 9:33:25
简要内容:往日繁忙的航道如今船只明显减少,紧张装卸货物的码头现在变得十分平静。范海曾还对记者说:“荷兰经济严重依赖外贸,鹿特丹港的兴衰更是与世界贸易的涨落紧密相连。 |
往日繁忙的航道如今船只明显减少,紧张装卸货物的码头现在变得十分平静。金属、化工原料、集装箱等堆满了港区仓库。记者日前造访荷兰的鹿特丹港,看到了这样一幅多年少见的萧条景象。
鹿特丹港素有“欧洲门户”之称。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港口,欧洲大陆所需原料以及出口货品很多由此进出,其货运情况也是欧洲经济的一个“晴雨表”。
行走在鹿特丹港区,随处可以感受到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码头上铁矿石堆积如山,反映出钢材需求锐减之下欧洲钢铁厂减产的无奈。铝材批发公司的库存大大高于平常,印证了飞机、汽车制造等重要产业陷于停滞的现状。由于货运减少,往日生意红火的拖车租赁公司现在积累了大量待租的拖车。
在主要码头“欧洲港”,鹿特丹港务局新闻官明科·范海曾指着空无一船的卸煤码头说,他在此工作了13年,从未见过这里如此安静。这个码头的许多工人已经失业或半失业。
在港务局总部大楼19层的控制中心,范海曾指着巨型电子屏幕上代表船只的移动小点说,自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由于外贸骤减,港区内活动船只的数量显著减少;与此同时,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很多商人持货待售,港区外满载货物待命的船只数量反而增加了近一倍。
鹿特丹港的吞吐量数字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在经历了连续5年吞吐量增幅超过5%的快速发展后,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鹿特丹港口吞吐量同比连续大幅下降,其中今年首季吞吐量降幅达到11%,为多年罕见。鹿特丹港务局还预测,由于全球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其吞吐量可能下跌10%。范海曾说:“如此大的降幅是鹿特丹港近30年来从未有过的。”
据范海曾估计,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鹿特丹港各家公司已总共裁员1500人。许多公司在苦苦支撑,希望危机尽快过去,否则继续裁员在所难免。记者在港区遇见一名荷兰海员,他说现在找活儿非常难,即使找到了,签的也是半年以内的短期合同。他说,他有不少朋友失业了,生活面临困难。
对于危机何时结束,人们并不乐观。范海曾表示,如果全球经济在今年年内见底,鹿特丹港业务可望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止跌,但要恢复到一年前的兴旺景象,“可能要5年”。
范海曾还对记者说:“荷兰经济严重依赖外贸,鹿特丹港的兴衰更是与世界贸易的涨落紧密相连。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只有坚持自由贸易,促使国际贸易尽快复苏,我们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据范海曾介绍,除了等待国际贸易回暖,鹿特丹港自身也在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危机的影响。例如,鹿特丹港务局与一些主要航运公司协商,希望它们增加往来鹿特丹港的货运;作为回报,港务局将给予其优惠。同时,为加强港口实力,为危机后的更快发展做准备,鹿特丹港将继续投资进行大规模扩建,并对现有港区的设施进行改造。
今年4月底,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亲自为鹿特丹港最新围海造地工程项目揭幕。女王以她3个孙女的名字为未来港区的3个码头命名,充分体现出女王对这一项目的重视和期待。根据计划,港区将通过围海造地向西扩大2000公顷,相当于将目前港区面积增加五分之一。该项目去年9月份破土动工,计划于2030年全部完工,2013年首个建成码头将投入使用。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耗资巨大,头5年预算资金约为30亿欧元。
范海曾说,这一项目已酝酿多年,对提升港口吞吐能力、特别是增加集装箱处理能力至关重要。该计划第一阶段所需资金已于去年年初筹措到位,虽然此后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但港口仍坚持如期动工。
对于危机时期仍坚持投资的战略,范海曾表示,鹿特丹港不会因为一时困难而改变长远规划。“危机总会过去,只有不断提高货物处理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我们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建设新港区将能更好地满足包括大型中国集装箱船在内的客户的需要,为危机后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方翔)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