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70%,分为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小洋——北冰洋和南大洋(中国人习惯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此外,还有一些海区,如红海、黑海、地中海、死海等。海洋的最深处当属日本附近的一个海沟,约11千米深。
地球既然有如此广阔的水域,聪明的人类自然会利用它。除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外,人类从海洋得到的另一好处就是利用它来作为一种交通途径——即航海。“航海”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开船需要技艺和技巧,还要靠经验和细心的操作;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需要运用仪器仪表、方法、图表、天文历等学科知识。不过,人类开始用船做为运输工具,还只是在内陆水域里进行。真正把海作为交通途径才始于几千年前。可以说,航海发源于贸易。最初的航海人不敢远离海岸线,因为那时还没有航海仪器和设备,只能凭着经验和感觉,惟一能借助的是陆地上的标志。这种做法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几个世纪前,随着罗经的问世,航海人才开始有可能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
据史书记载,人类远离陆地的航行始于地中海,以欧洲人为先。但这些航行都还称不上远航。真正能影响世界、具有轰动效应、堪称壮举的是十五世纪开始的几次探险性的航行。
首先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他于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当时指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所率领的船队最多时拥有27,000人,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航行最远的船队。
继郑和之后,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Bartolomeu
Dias)于1486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三条船,沿非洲西岸,奉命寻找非洲最南端,因此有幸成为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洋的第一人。
1492年8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西班牙国王和皇后的资助下,率领三条小船,90个船员,开始了自东向西的航行,旨在寻找一条到达印度的航线。10月12日,他的船队到达加勒比海地区,首先发现了巴哈马群岛的其中一个岛屿。一连四次的横跨大西洋航行,哥伦布涉足了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许多地方。遗憾的是,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不知道他发现了美洲大陆,更没意料到这一发现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497年7月,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Vasco da
Gama),率船队开始了从西到东的横跨印度洋的航行,并于1498年5月安全抵达印度古里(Calicut)。可以说,15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16世纪初,又一个葡萄牙航海家做出了震撼世界的壮举。1519年9月,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5艘,船员270名,从欧洲出发向西挺进,经过南美的一条海峡(现称麦哲伦海峡),于1520年11月进入太平洋,然后继续向西航行,途中于1521年4月27日在菲律宾的宿务岛(Cebu)因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不幸身亡。1522年9月,经过近3年的艰难航行,麦哲伦的船队只剩一条船和18名船员回到了西班牙。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哲伦是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的人,因为在这之前,他曾率领船队从西向东到达过比宿务岛更远的水域。
在航海史上做过巨大贡献并堪称伟大航海家的还有一人值得一提,那就是英国探险家库克(James
Cook)。他于1768年8月率船随科学家到南太平洋,发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第二次航行时到过南极,整个探险行程相当于绕地球三周半;第三次航行到过白令海峡,发现了夏威夷群岛和库克群岛。库克的三次远航被誉为开创了现代航海的先河。他首先把科学方法应用于探险航行。他对月亮的观测和使用天文钟,使测定地球的经度更加准确;他对船上卫生饮食的改善使船员再也不受坏血病的侵扰;他所测定的太平洋海图虽不很完整但基本正确。
说起航海,不能不提及船。最早期的船是独木舟(即把一块大木头的中间挖空)和皮筏(用动物皮缝制),加上橹或桨。慢慢地,人们发现在木制桅杆上加上一张动物的皮做帆,船借助风力跑起来更快,但当时只懂得顺风走。渐渐地,人们又通过调整帆的角度,船也可以逆风行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进步,造船工艺也随之改进,船也就越造越大,先是有木头的,后来发展成有钢铁的、水泥的、玻璃钢的等等。海运业的发展,推动了港口和码头的建设。蒸汽机的发明,给航海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包括后来内燃机及核动力在船上的应用,使海船能够造得越来越大。海船也由过去靠人工或借助风力来推动,改为动力推动。
船有了动力,还得配上一个有效的推进器,才能使船动起来。最早的推进器是装在船两边的叶轮,这种船跑得很慢。后来才使用螺旋桨。关于螺旋桨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早在1752年,有个瑞士科学家就设想过螺丝一样的螺旋桨,但一直没能付诸试验。70年后,才有人按这种设想去设计船用螺旋桨,但航速最快也只能达到七节半(一节即一海里=1.85公里),可惜这条创记录的船在一次试航中机器发生爆炸,试验就此中断。到了1838年,一个名叫佩蒂特·史密斯(Francis
Pettit
Smith)的英国人,在试验他的一条船时,把船开到最高时速4节,突然,船底下传来一声巨响,史密斯赶紧关掉机器下去查看,原来是用来作为螺旋桨的那根长长的螺丝绞到了一个玻璃瓶,被弄断了一大截。史密斯想,无论如何,船还是得开回去。所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重新发动了机器,没想到船飞快地跑了起来,时航竟然达到了13节。史密斯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短的螺旋桨要比长长的螺丝状的螺旋桨更有效,更能产生推力。
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认准东西南北至关重要。以前***讲过一句话,叫作“大海航行靠舵手”。其实这是外行话,大海航行不是靠舵手,因为开大船不象开汽车,舵手是听命于驾驶员的舵令而操作的。如果真要说出靠什么的话,我认为是靠罗经。罗经可以说是大海航行中最重要的设备。罗经有两种,一种叫磁罗经,一种叫陀螺罗经或叫电罗经。磁罗经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一事实中国人最清楚。电罗经是德国人于1908年发明的。磁罗经利用地球磁极相吸和相斥的原理,而电罗经则是利用地球本身的引力场和旋转以及陀罗仪自身的特性而工作的。
船在大海上,有动力可以前进,有罗经可辨别方向,但这样还不够。当肉眼观测不到周围物体的情况下(如夜间或雾天),驾驶员又是怎样避开障碍物的呢?雷达的发明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据说发明雷达的灵感来自于蝙蝠的启示。雷达是利用无线电脉冲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距的设备。其测定的方法是将参考信号与所测目标的反射信号相比较,从而得出距离和方位。应该说,雷达也是航海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船上有了雷达比人有了眼睛更管用,可以全天候地时刻注视周围的一切。
一条船有了机器、螺旋桨、罗经和雷达,再配上船员,似乎可以出海了。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应该不会忘记SOS这一求救信号吧。为确保船与人命的安全,船上还需要配备通信工具。船与岸上的联系以及船与船之间联络靠的就是电报。电报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发明的。船上的电报主要采用莫尔斯信号(Morse
Code),即按约定的规则给每个字符赋予固定的编码,用长短无线电声号来发送。
地球既然有如此广阔的水域,聪明的人类自然会利用它。除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外,人类从海洋得到的另一好处就是利用它来作为一种交通途径——即航海。“航海”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开船需要技艺和技巧,还要靠经验和细心的操作;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需要运用仪器仪表、方法、图表、天文历等学科知识。不过,人类开始用船做为运输工具,还只是在内陆水域里进行。真正把海作为交通途径才始于几千年前。可以说,航海发源于贸易。最初的航海人不敢远离海岸线,因为那时还没有航海仪器和设备,只能凭着经验和感觉,惟一能借助的是陆地上的标志。这种做法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几个世纪前,随着罗经的问世,航海人才开始有可能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
据史书记载,人类远离陆地的航行始于地中海,以欧洲人为先。但这些航行都还称不上远航。真正能影响世界、具有轰动效应、堪称壮举的是十五世纪开始的几次探险性的航行。
首先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他于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当时指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所率领的船队最多时拥有27,000人,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航行最远的船队。
继郑和之后,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Bartolomeu
Dias)于1486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三条船,沿非洲西岸,奉命寻找非洲最南端,因此有幸成为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洋的第一人。
1492年8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西班牙国王和皇后的资助下,率领三条小船,90个船员,开始了自东向西的航行,旨在寻找一条到达印度的航线。10月12日,他的船队到达加勒比海地区,首先发现了巴哈马群岛的其中一个岛屿。一连四次的横跨大西洋航行,哥伦布涉足了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许多地方。遗憾的是,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不知道他发现了美洲大陆,更没意料到这一发现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497年7月,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Vasco da
Gama),率船队开始了从西到东的横跨印度洋的航行,并于1498年5月安全抵达印度古里(Calicut)。可以说,15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16世纪初,又一个葡萄牙航海家做出了震撼世界的壮举。1519年9月,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5艘,船员270名,从欧洲出发向西挺进,经过南美的一条海峡(现称麦哲伦海峡),于1520年11月进入太平洋,然后继续向西航行,途中于1521年4月27日在菲律宾的宿务岛(Cebu)因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不幸身亡。1522年9月,经过近3年的艰难航行,麦哲伦的船队只剩一条船和18名船员回到了西班牙。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哲伦是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的人,因为在这之前,他曾率领船队从西向东到达过比宿务岛更远的水域。
在航海史上做过巨大贡献并堪称伟大航海家的还有一人值得一提,那就是英国探险家库克(James
Cook)。他于1768年8月率船随科学家到南太平洋,发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第二次航行时到过南极,整个探险行程相当于绕地球三周半;第三次航行到过白令海峡,发现了夏威夷群岛和库克群岛。库克的三次远航被誉为开创了现代航海的先河。他首先把科学方法应用于探险航行。他对月亮的观测和使用天文钟,使测定地球的经度更加准确;他对船上卫生饮食的改善使船员再也不受坏血病的侵扰;他所测定的太平洋海图虽不很完整但基本正确。
说起航海,不能不提及船。最早期的船是独木舟(即把一块大木头的中间挖空)和皮筏(用动物皮缝制),加上橹或桨。慢慢地,人们发现在木制桅杆上加上一张动物的皮做帆,船借助风力跑起来更快,但当时只懂得顺风走。渐渐地,人们又通过调整帆的角度,船也可以逆风行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进步,造船工艺也随之改进,船也就越造越大,先是有木头的,后来发展成有钢铁的、水泥的、玻璃钢的等等。海运业的发展,推动了港口和码头的建设。蒸汽机的发明,给航海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包括后来内燃机及核动力在船上的应用,使海船能够造得越来越大。海船也由过去靠人工或借助风力来推动,改为动力推动。
船有了动力,还得配上一个有效的推进器,才能使船动起来。最早的推进器是装在船两边的叶轮,这种船跑得很慢。后来才使用螺旋桨。关于螺旋桨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早在1752年,有个瑞士科学家就设想过螺丝一样的螺旋桨,但一直没能付诸试验。70年后,才有人按这种设想去设计船用螺旋桨,但航速最快也只能达到七节半(一节即一海里=1.85公里),可惜这条创记录的船在一次试航中机器发生爆炸,试验就此中断。到了1838年,一个名叫佩蒂特·史密斯(Francis
Pettit
Smith)的英国人,在试验他的一条船时,把船开到最高时速4节,突然,船底下传来一声巨响,史密斯赶紧关掉机器下去查看,原来是用来作为螺旋桨的那根长长的螺丝绞到了一个玻璃瓶,被弄断了一大截。史密斯想,无论如何,船还是得开回去。所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重新发动了机器,没想到船飞快地跑了起来,时航竟然达到了13节。史密斯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短的螺旋桨要比长长的螺丝状的螺旋桨更有效,更能产生推力。
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认准东西南北至关重要。以前***讲过一句话,叫作“大海航行靠舵手”。其实这是外行话,大海航行不是靠舵手,因为开大船不象开汽车,舵手是听命于驾驶员的舵令而操作的。如果真要说出靠什么的话,我认为是靠罗经。罗经可以说是大海航行中最重要的设备。罗经有两种,一种叫磁罗经,一种叫陀螺罗经或叫电罗经。磁罗经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一事实中国人最清楚。电罗经是德国人于1908年发明的。磁罗经利用地球磁极相吸和相斥的原理,而电罗经则是利用地球本身的引力场和旋转以及陀罗仪自身的特性而工作的。
船在大海上,有动力可以前进,有罗经可辨别方向,但这样还不够。当肉眼观测不到周围物体的情况下(如夜间或雾天),驾驶员又是怎样避开障碍物的呢?雷达的发明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据说发明雷达的灵感来自于蝙蝠的启示。雷达是利用无线电脉冲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距的设备。其测定的方法是将参考信号与所测目标的反射信号相比较,从而得出距离和方位。应该说,雷达也是航海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船上有了雷达比人有了眼睛更管用,可以全天候地时刻注视周围的一切。
一条船有了机器、螺旋桨、罗经和雷达,再配上船员,似乎可以出海了。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应该不会忘记SOS这一求救信号吧。为确保船与人命的安全,船上还需要配备通信工具。船与岸上的联系以及船与船之间联络靠的就是电报。电报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发明的。船上的电报主要采用莫尔斯信号(Morse
Code),即按约定的规则给每个字符赋予固定的编码,用长短无线电声号来发送。
[本帖已被作者于2006年1月13日5时6分30秒编辑过]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