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呼唤(代序) 杨青云
认识
自幼喝淮河水长大的我,总以自己是纵横八百里淮河的儿子而自豪。待我步入高中走进大学校园,接触、阅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52)、叶山嘉树的《生活在海上的人们》(1926)、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包括拜伦“我一直爱你,大海!在少年时期,我爱好的游戏就是投进你的怀抱……”渲染大海威严、有力、粗犷,说大海是“波浪滔天的地方”,是有着“剧烈的风暴”《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90-1917)这些海洋文学作品的时节,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鲁滨逊敢于冒险、开拓,挑战自我的精神,似乎定格为我注定要走出淮水,实现我人生目标的原动力。而《生活在海上的人们》的那些海员们,便成为我青年时期的一种偶像。
说真的,别说是船长,就说咱们的中国海员,更毋庸说是海洋文学作家,我从未谋面、打过交道过。一种好奇心、神秘感,让我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见到这一位船长作家。
不久,我们在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林荫道约见。这位汪船长之所以选择红树林,而没有依照深圳人的习惯选择茶座,在彼此邂逅见面畅谈过后我方才明白,一个海员对大海那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红树林离海很近、很近,你能从千鸟腾飞、渔舟星点的夕阳下,感受到大海的气息,那一种具有青春张扬与动感活力的自然的生命气息。
因由大海或说因由海员早已在我的脑海形成既定的形象,因而使得我与汪船长的见面大出所料。皮肤黝黑,不修边幅,络腮胡子,豪放粗犷,甚至说话也应该是大嗓门的……,可站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位和蔼可亲,身材中等,神态宁静得如同深圳湾水面般的匪夷所思,说话总是笑吟吟的洋溢着浓郁书香气的中年男子。
这样脱俗的外形,必有厚重的故事,职业的嗅觉让我对眼前的船长频添强烈的好奇。彼此换过名片,证实了
……
“不是看到了您的这部书稿,不是听了您这一番惊心动魄的个人传奇经历,我简直不相信您是拥有几十年的趟海亲历的船长。”习习海风中,我与船长临别。
“您回去好好看看《海嫂》就知道了,不是海员,写不出这种风格的《海嫂》的。”汪船长面朝大海,挺拔的身姿在海滨大道柔和的灯光下留下颀长的倒影。他继续笑吟吟。我忽然觉察他脸庞的那些皱纹,是那般的别具一格,用他的话说,那是海风雕刻的印记。
回到家中书房,遂打开长卷《海嫂》。说实话,经我编撰的书稿无数,而所有的书稿我却是重点浏览故事梗概而泛泛阅览后面的章节内容的。《海嫂》则不然,她吸引我的不是这个我从未听说过的“海嫂”的书名,而是小说洋溢着浓烈海洋气息的那种铺陈,那种令我惊讶,欲罢不能的另类叙事方式、故事情节,还有美不胜收散文诗般的文字。
久违了,海洋文学!
推开凌晨子夜的窗棂,我瞥见楼下花园一对仍然***沉浸热吻的情侣。是啊!此时此刻的印度洋或许又是怒海惊涛,海员们可没有资格享受这花前月下,海嫂们此刻或许在苦苦熬过这漫漫孤独的长夜哪!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圈开始潮润起来,我知道,我已经被《海嫂》深深的打动。
航海,注定了海员要常年远离陆地,远离女人。海嫂,注定了她要远离丈夫,守候港湾。纵然海嫂能驮载相夫教子、孝顺侍奉双方二老,包括传统道德伦理的重负;纵然海员能不辱使命,坚守浮动的国土,包括在异域忠诚于夫妻感情出污泥而不染。但,作为活生生、血气方刚的男人,作为青春焕发,新陈代谢旺盛的年轻女人,他(她)们的性的需求,性的渴望,性的压抑,性的苦闷,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人性的呼唤!人性的呐喊!这便是我通读《海嫂》后的第一感受,我想这也应该是作者要向读者传递的第一信息、心语。
三十三岁的杜鹃,当年峰州商院的校花,如今“海皇号”大副蓝涛的妻子,说她没有性需求那就是胡编乱造,说她不想夫妻之间的欢娱那便是欺骗读者。但是,读过《海嫂》的人都知道,杜鹃“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出身于军人家庭,文静内敛,凡事总爱思索,酷爱文学”的性格内向的女子。在“梦巴黎”都会,当被长城干红燃起***的同学筱毓红追问杜鹃“欲呢?欲又是什么,你对我实说,我要你的心里话!”的时候,杜鹃终于吐露心底的性压抑,坦言道,“欲,是一种发泄,一种***需求,一种至高境界,也有人说它是火山爆发……”但是,从靠背椅子上歪斜着站了起来,突然一反常态地冲好友同窗吼叫,“你别说了!你别问了!筱毓红——”的杜鹃,没有跟着筱毓红进一步旋进迪厅,也没有像破罐子破摔的筱毓红一样去与舞伴开房销魂,而是回家,陪伴无线短波《午夜星河》天籁一般的柔美音乐,将自己压抑的情感寄托于飞扬笔端的字里行间,在文字里寻找“依偎蓝涛宽阔的怀抱,然后听任爱人将她放到那张留下有限的美好回忆的席梦思床上,渴望丈夫蓝涛粗大的手指在自己雪色肌肤的寸寸缕缕摩挲,将积攒多过一年的生命甘霖重复多次地浇灌她那几近干涸的荒原……”的精彩描写。类似作品这样的对人性渴求方式的描述,无不彰显一个东方女性贤淑、温柔的传统美德。这美德,恰恰是作品的主流,也是人类社会都在急切呼唤的“大美德”。
跟杜鹃比起来,“不拘小节,性格张扬,敢爱敢恨,整天埋怨杜鹃都成石女”的中原新女性筱毓红,却是一个明显的个性解放,风格迥异,令人信服的性情女子。她跟峰州港务局文工团的刘子淦的伴舞,“歌词,******;旋律,撩人心魄,舞姿,热辣撩人。”她的“胸前是一对起伏的山峦。”在她笑得前合后仰的时候,“这山峦又变成两只蹦跶的小兔子。”在她弯腰的时候,“你能清晰地见到***奶罩的缤纷与***撩人的***。”当她伸懒腰打呵欠的时候,“那立裆甚短的牛仔裤腰上方,是一颗镶嵌在肚皮中央如同揿纽扣般圆圆好看的肚脐眼。”一旦当她下蹲的时候,“从这少妇后腰蹦出的三角***腰花边,又是一道勾起无数男人欲念遐想的风景。”
如果说筱毓红“这个独守空房的日子我是受够了!”的人性道白是一个铺垫的话,那么,“等船进了峰州船厂老公李跃进回到家的时候,已是当天半夜十二点时分。门无奈地打开了,惊慌失措的筱毓红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老公李跃进。因为这个时候,她的床上还有另外一个正琢磨着钻进地洞的瑟缩男人”的情景就不足为怪。当然,最终夫妻分道扬镳,“老公李跃进阔步离开法院大厅,将《***证》揉成纸团变成碎片飞舞,直接去了峰州火车站买了一张南下的***”,以及后来“筱毓红借助酒兴径直旋进梦巴黎的迪厅,随后与新邂逅的舞伴直接开了房。事后她告诉杜鹃,很刺激,心理找到了平衡,但巅峰过后,又如同失魂飘零的风筝,寂寥、孤独之极”。的交待,却是作者所要向我们传达的有关海嫂对人性需求的苦苦呐喊。而刘子淦与筱毓红***的场景虽无露骨的细节描写,一个孤独海嫂的性渴望却已昭然若揭。
相比之下,寂寥、忧虑、烦躁,被繁重的体力劳动与风浪颠簸折腾得心力交瘁的海员,他们虽有道德、亲情、爱情的约束,但当他们抵达异邦面对异域风月的诱惑时,个别的海员染指******场所,却属在所难免的人性范畴。而一味地把海员刻意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血男人,反显作品之虚伪而缺乏真实感。
对于此,作品花了不少的笔墨,深刻地刻画了水***刚与还剩一个航次就退休,声称自己“晚节不保”的大台服务员金德彪在芭堤雅染指风月的复杂心态,其中包括事发、事后作为当事人的负罪感。特别是“海皇号”船长皇甫力维在抵达泰国前,有关要求船员正确对待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一番耐人寻味的动员:“弟兄们哪,说大家没有生理需求,这是大白话。说我们海员不喜欢女人,那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们个顶个的都是七尺汉子、生龙活虎的男人呀,呃?我们现在虽说是憋着,特别是看到女人白花花的大腿,呃,包括那些个街面***秀,不把下面的那个裤裆顶得蹬蹬的,那不成太监了嘛!啊?我说呢,等咱将来回到了家,老婆的那一亩二分地不也是跟那个厄尔尼诺一样,干裂了大半年的等着我们抗旱呐。人家为我们生儿育女,侍奉老人,为我们等着,守着,留着门,容易吗?不容易!我们在外面寻花问柳,就冲‘道义’这两个字也说不过去,大家说是么?所以呢,依我之见,咱这叫君子动眼不动手,看看,过过眼瘾,可以。说几个荤段子不打紧。要真刀真枪的去干,首先我这儿就通不过。真要是弄出一个艾滋病来,我这老皇甫的脸也挂不住,对你们的家属更不好交待。我的意思是说,从感情上讲,也对不住家里整日整夜地为我们担心受怕的老婆孩子们!”这番入木三分的精彩描写,可谓画龙点睛,神来之笔,把海员男人的性期待刻画得淋漓尽致。
《海嫂》是一部全方位展示中国海员生存状态、勇敢无畏,牺牲奉献、情感寄托,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他们的另一半:中国海嫂在当下的生存方式的鸿篇。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阅读她,笔者都觉得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海洋文学题材的成功、优秀的作品。说她成功,是她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总经理卓越,党委书记林枫;老舰长杜文彬,老英雄刘海山;船长皇甫力维,大副蓝涛,水手刘新昌、雷刚;海嫂杜鹃、筱毓红、许秀芝;包括美国士兵雷恩……都那么鲜活、真实、可信;说她优秀,是作者流淌在通篇作品字里行间的创作激情;说她精彩,是她出自于一个远洋船长之笔,用汪满明船长的话说,历经风刻浪琢。历经风刻浪琢的文字焉能不精彩?
纵观中国文学宝库,其中不乏古典文学、民间文学、边塞文学、军事文学、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包括当下的反贪文学、纪实文学、网络(武侠、悬幻、悬疑、穿越、言情、灵异、惊悚等)文学等等,似乎更缺《海洋文学》,——我是说真正源自***生活,如同《海嫂》这样完全有别于《老人与海》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学。
“死了也要站着/决不肯趴下/我敬仰你就义的雄姿/宁折不弯/一身硬骨。”当你读到作者咏叹《断桅·沉船》(2008)这样的诗句时,我想我们便不该怀疑《海嫂》是当下中国海洋文学的一朵奇葩了!
青云
戊子年仲秋
于鹏城西丽湖畔
[1] 杨青云,安徽颍上人。高级教师、作家、书法家、资深图书策划人、资深编辑、企业文化研究专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版权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国际商会常务理事,语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主持创建了深圳专业版权交易平台——深圳版权交易中心,打造了深圳第一家版权交易网。著有《文化立企五个一工程》《敢问“墨道”路在何方》《深圳社区图书馆调查报告》等。策划运作了畅销书《金字塔》、《特区少妇》等。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