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古沉船终于打捞装船出运,文物价值不菲
今天上午10时,“南海Ⅰ号”考古打捞沉井装船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沉井被500吨浮吊“南洋”号吊放于“重任201”驳,经过绑扎加固后,将由“穗救拖30”拖带,预计5月6日出发,5月8日运抵阳江海域“南海Ⅰ号”考古打捞现场。该沉井呈方形,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历时一个多月设计和制造的。
据广州打捞局的专家介绍,“南海Ⅰ号”考古打捞专用沉井属于非常规钢结构建筑,“南海Ⅰ号”考古打捞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沉井来展开的。其设计既要考虑沉井自身的强度,又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变形控制;既要考虑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沉船及其中的文物,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以便沉井沉放的速度恰到好处。沉井的四壁采用封闭式双壁空心钢结构烧焊而成,俯视象一个硕大的“回”字,双壁之间用角钢和槽钢连接,壁厚达1.2米;在沉放之前,四壁的中空夹层部分将被填满沙子,以增加沉井的自身重量,满足静压的重力需要。
沉井的设计除了考虑静压施工的力学问题,也考虑了穿底梁等施工方面的需要。据专家介绍,该沉井分上、下两段,下沉井高5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象刀刃一样,方便沉井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上沉井的底部预留了36对方孔,36根底梁将从中横穿而过,底梁之间的缝隙将使用专用保泥板来填塞,确保沉箱中的泥沙不会外泄;上沉井顶部除了有十六个吊点之外,其中间和两头还分别设置了若干横梁,是沉井沉放时用来放置静压水泥块的。目前上、下沉井连为一体,沉井静压到位后,真正罩住“南海Ⅰ号”的只有上沉井。在完成上沉井穿底梁、烧焊等施工作业之后,上、下沉井将在水底分离,装着古沉船的上沉井将被亚洲第一浮吊“华天龙”吊到事先准备好的全潜驳上,而下沉井将被留在海底。之所以将沉井设计为上、下两段,是因为沉井静压到位穿底梁时,必须将沉井两侧的淤泥挖空,这很可能引发沉井内的泥沙外泄,导致沉井内古沉船不稳;有了下沉井,就可以防止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南海Ⅰ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是首创。随着沉井运抵“南海Ⅰ号”考古打捞现场,紧张的考古打捞工作将全面展开。目前,“南海Ⅰ号”沉船上方及周边多达25吨的凝结物已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水较为完整的各类文物有73套,共计390件;“南海Ⅰ号”考古打捞沉井定位及定位桩的水下定位工作也已完成。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7月左右“南海I号”将重见天日。
“南海I号”为何现在整体打捞?
“南海I号”是1987年广州救捞局(广州打捞局的前身)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上下川岛外发现的。发现至今已近20年,虽然进行过多次水下调查、勘探,但始终未能实施打捞。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和技术不足。
据专业考古人士透露,水下考古的费用是陆上考古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它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探测仪器,还需要先进的打捞专业船只和设备。由于“南海I号”所采取的是特殊的整体打捞方式,届时古沉船将连同水、泥、船体和文物一起打捞出水,估计在水中的重量将达2800吨,水面重量将达4800吨,如果没有相应的起重设备,该工程根本无法开工。据了解,目前华南市场最大的起重船不过900吨,而4000吨“华天龙”的横空出世,为“南海I号”整体打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起重装备。即使由“华天龙”来负责起吊,也必须借重沉箱本身在水中的浮力,依靠全潜驳的承载才能顺利完成。
“南海I号”为何实行整体打捞?
“南海I号”是一艘沉落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木质船,历经岁月的消磨、海水的冲刷、腐蚀,船体已非常脆弱。由于受水深、水流、能见度的影响,如果采用传统水下考古“先取器物、后取船体”的打捞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对沉船文物造成 “二次破坏”。出于对珍贵水下文化资源保护的责任,广东省文化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广州打捞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打捞、异地保护、发掘”的方案。广州打捞局制定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物考古、打捞、海洋工程、水文环境等方面专家的多次科学论证获得通过。整体打捞古沉船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
“南海I号”如何整体打捞?
整体打捞方案根据“原地打捞、整体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将沉船、载物以及周围泥沙按原状固定在特制的集装箱(专业术语“沉井”)内,将分散、易碎的东西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能人为控制、保护较好的环境中进行科学的水下考古发掘。
具体步骤大致如下:
1.先用精密的水下定位仪器,勘测定位沉船位置,并打下12根定位桩;
2.定制一个巨型钢沉箱(即“沉井”),使用“静压法”将沉井缓缓压入淤泥,整体罩住沉船船体及其周围淤泥;
3.挖空沉井两侧区域内的泥沙;
4.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方形的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
5. 穿起吊钢丝,上、下沉井分离,并用4000吨起重船“华天龙”将上沉箱整体起吊,再放到全潜驳上;
6. 全潜驳起浮、拖航;
7.将沉箱拖移至预先做好的“水晶宫”内。
整体打捞模式有何优势?
经过有关专家的多次论证,证明整体打捞模式是对“南海Ⅰ号”的最佳保护方法。首先,整体打捞后把“南海Ⅰ号”移到“水晶宫”内,可以使今后的发掘研究工作在室内进行,避免了海上发掘能见度低,受海流、风浪、气候影响大的不利因素,同时完全避免了打捞完船载文物后船体散架的遗憾;其次,整体打捞后把“南海Ⅰ号”完整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中,既没有改变其原来存在的海水环境,又避免了目前“南海Ⅰ号”文物被盗、被拖网渔船损坏的潜在危险;最后,整体打捞后把“南海Ⅰ号”移至“水晶宫”内,可以不必一次性发掘完毕,而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保护技术的不断完善持续地发掘研究,为研究、保护工作保留了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工作平台。
整体打捞安全可靠吗?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将担负“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这项打捞重任。为打有备之战,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已做足功课。由于这次打捞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钢沉井的沉放和底托梁的穿引、钢沉箱起吊这几个关键步骤,为了确保整体打捞工作安全可靠,广州打捞局和华南理工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合作,经过对现场底质的土质进行了力学分析、并进行定位桩承载力计算、沉井总体结构的应力计算、沉井沉放静压力的计算、沉井底托梁拖拉力计算、起吊钢沉箱的结构受力计算等工作。经过精密的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结合广州打捞局多年来的打捞和海洋工程及水工工程经验,确认使用4000t浮吊“华天龙”整体打捞“南海Ⅰ号”在技术和工艺上是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
相关链接:
一.“南海I号”文物价值连城
“南海I号”为宋代时期的远洋货船,初步估计整船装载文物约有6万至8万件,价值无法估量。2002年3—5月,“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救捞局的协助下,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初步发掘,除发现沉船的船体、干舷、船舱外,还打捞出精美的文物6000余件。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此外,还有漆器、石制品、铁器、铜器、银锭及大量的铜钱。
“南海I号”除了船上的物品,该船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沉船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一米厚的淤泥所覆盖。整艘商船长约30米、宽约10米,型深约3米。 “南海I号”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一大奇迹,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的标本。
“南海I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据史料记载,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一起,共同成为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桥梁,但现代历史界和考古界都难以寻找到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关键性实物证据。因“南海I号”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所包含的文物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珍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标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考古专家在试挖掘出水的文物中,看到了一些“洋味”十足的产品,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都是专门为国外客户制作的。考古学家据此估计,该船上的部分商品是当时国内厂家根据国外市场要求,特别加工制作的。“南海I号”考古可以初步证明,早在千年之前,“来样加工”这一国际商业合作及贸易形式就在中国出现了。
二、“南海Ⅰ号”的发现和发掘情况
1、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上下川岛外海域进行沉船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艘木质古代沉船。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调查、发掘该船的意向书,组成了 “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该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
2、1989年11月15日—20日,“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南海Ⅰ号”进行了首次水下调查。由于调查期间海面涌浪较大,能见度很低,虽然经过多次的潜水探摸,终无功而返。
3、2001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南海Ⅰ号”沉船调查队,在香港“中国水下考古探索协会”的资助和参与下,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主要收获是找到了 “南海Ⅰ号”的准确位置。同年10月,对“南海Ⅰ号”再做探摸,基本确认了沉船的埋藏状况。
4、2002年3—5月,“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救捞局的协助下,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初步发掘,除发现沉船的船体、干舷、船舱外,还打捞出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陶瓷器约6000多件,完整者4000余件。此外,还有漆器、石制品、铁器、铜器、银锭及大量的铜钱。是年8月,再度对“南海Ⅰ号”做了小规模的探摸;2003年1月和2004年5-6月,水下考古队又分别对“南海I号”沉船进行了以物探为主的调查工作。
5、2004年9月,广东省文化厅委托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进行物探调查,对“南海Ⅰ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仅了解到“南海Ⅰ号”长、宽等数据,还采集到海床30米以下的地质资料,为打捞与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