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当西方列强的铁甲船舰窜入我国海域,中国的木帆船显得相形见绌的时候,有人曾因此而断言,说中国人是不善于航海的民族。这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和偏见。历史事实向人们展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造船和航海的历史,而且在造船和航海的许多方面,一直长期居于古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创造了绚丽的海上文明。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早期,我国已开始制造木板船。最早出现的船只可能是三板船,大概是由一块船底板和两块舷板组合而成,现在仍在使用的舢板船,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三板船尽管非常简陋,但却开创了造船史上的新***,标志着人类的加上活动已不再受自然界所提供的原始材料的限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再创造。
由三板船发展起来的早期船只很小,载重量有限,遇到风浪时航行既不平稳又不安全。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于是人们发明了“并舟为舫”。即把两只或多只小船并联在一起,称为舫。舫的宽度是单只船体的一倍以上,船宽就稳,载重量也大,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周代,天子乘坐的“造舟”,由四只以上的船体构成,诸侯乘坐的“维舟”,由四只船体构成;高级官员乘坐的“方舟”,由两只船体构成。当然,并联的船体多了,行驶不便,只能是供天子、诸侯以及达官贵人在开阔的水面上游乐之用,实用价值不大。一般使用的舫都是双体船,在战国和秦汉时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战国肘秦国国相张仪在劝说楚怀王与秦国亲善时,曾说:虽然秦国和楚国相距3000多里,但是泰国占有四川,用舫船运载士卒,一舫可以载50人和三个月的食粮,顺流而下,一天可以航行300多坐,不出十天,不费牛马之力,就可以抵达楚境,攻打楚国。汉初郦食其在劝说齐王田广归顺汉时,也曾说,在汉王的号召下,诸侯的军队四面而来,四川、湖北的粮食可用舫船装载着顺流而下。反映了当时舫船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因为舫是由两只船并联而成的,所以在必要时也可以分开,成为各自独立的单体船。西晋末年,顾荣被朝廷拜为侍中之职,从苏州乘车起程赴任,到徐州时遇到战乱,无法继续前往,于是他弃车乘舫回归。舫船行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因战事紧迫,舫行太慢,便把舫拆开,使用单船,日夜航行五六百里,逃开了战乱,安全返回家乡。
随着大中型船舶的发展,舫在晋代以后逐渐被淘汰,舫的含义也起了变化,成为对彩画装饰的游船之类的称呼。但在现代,人们又重新发现了并船的好处,使双体船又得到了新生。现代的 双体船的上层建筑建在两个船身之上,甲板面积大,又有两个船舱,载重量比单体船增加一倍以上;船体宽,稳定性好,航行更加安全,有两个起推进作用的螺旋桨,一个开正车,一个开倒车,就能起舵的作用,操纵容易;同时,就其组成的单体船船身来说,都比较瘦长,相应地减少了航行阻力,可以提高航行速度。因此,现在双体船已被用于客货运输和海洋勘探;而究其起源。则中国的舫正是它的始祖。
在造船史上,总的说来,舫只是船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支流。而主流则是船舶运载能力的不断增加和适航性能的不断提高。
关于秦以前的船舶情况,由于缺乏资料,现在人们所知甚少,只能从一些有关的记载中,尤其是军事行动中了解一些片断。
有关船的最早记载是殷商时期甲骨文中“舟”字的写法;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舟”字的写法,形态逼真,反映了当时船只的情况。它们一般是平底,方头,方尾,首尾上翘且有出角,而且首、尾加了横梁,既提高了船体结构的整体性,使其更加坚固,又可作乘坐用。从“舟”字的多次出现和多种写法中,还可以看到,船只已成为较普遍的水上活动工具,而且有多种形制。
最早关于军队用船渡河的记载,是《史记》中记述的3000多年前周武王与800诸侯会盟,率军渡过孟津,讨伐殷纣王的军事行动。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是黄河的一个渡口,是直捣殷商王朝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的必经之处。这里水势凶猛,渡河要冒很大的风险。为此,周军调借了大批民船,先进行了一次渡河演习。
两年以后,周武王就率领战车300辆、虎贲(近卫军)3000人、甲士45000人,会集各路诸侯带领的军队,在孟津
渡河消灭殷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史记》中没有留下关于当时船只具体情况的只言片语,所以人们只能从这次大规模的渡河中;看到,船只已是黄河一带普遍应用的交通工具,而且数量很多,并具有相当的载运能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相继建立了***,并设有专门建造作战用船只的工场,能够制造许多种类型的战船。其中,英国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有“胨蝗”、“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各种舰艇。“腙艟”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三翼”分大、中、小三种,大翼长10丈,阔15尺,可以载士卒90多人,其中有划桨手50人,管理停泊和航向的3人,管理武器的4人;中翼长7丈,阔13尺;小翼长56尺,阔12尺。三翼体型瘦长,桨手众多,航速很快,是主要作战用舰。“突冒”为船首坚固,可以冲击敌舰的战船。“楼船”是甲板上建有重楼的战船。“桥舡”为较小型的快艇。
秦以后,楼船成为主力战舰,发展很快。秦始皇曾派遣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越国。汉武帝为征伐广东、福建的越人,建造了高达十多丈的楼船,船上插满旗帜,显得非常威武雄壮。汉时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非常强大,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20万人。晋朝在灭吴的战斗中,派王浚在四川建造楼船,大的方120步(一步相当于6尺),可以载两千多人,舱面上建有燎望台,船上可以驶马,被称为“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楼船大小不等,层数有二、三、四层之分。汉代还曾建造过十层的楼船,供皇帝游乐之用。作战用的楼船一般是三层,每层都设有“女墙”(即短墙),以防御敌方射来的***箭矢石,墙上开有供******发射用的窗孔。为了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还蒙有皮革。
随着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船上设备也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在汉代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以橹和舵的发明及应用最为突出。
橹是我国造船和航行技术中的一大发明。在长沙出土的西汉船模中,已有一支橹,说明至迟在公元前1世纪时,橹已经发明和应用。橹的外形有点象桨,但是比较大,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担上,入水的一端剖面呈***形,另一端系于船上。用手摇动橹担绳,就可以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板与水接触的前后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象鱼儿摆尾前进一样。用桨划水,只在桨板划水的时候才做有用功,而在桨板离开水面之后的整个过程都做的是无用功,浪费了很多人力。橹从桨的间歇划水变为连续划水,提高了功效,因而有“一橹三桨”的说法,意思是橹的功效可以达到桨的3倍。而且橹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人只要来回摇动橹担绳就可以推动船只前进,大大地减轻了用桨划水的笨重劳动。这种结构简单而又轻巧高效的船舶推进装置,有人称之为“可能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大约在18世纪中叶,橹被英国海军所引用。后来,在橹的性能启发下,发明了螺旋推进器。
舵是我国在造船和航行技术方面的另一重大发明。至迟在公元l一2世纪的东汉时期,舵已经出现和使用。东汉刘熙的《释名》一书中说,船尾的装置称为舵,舵是拖的意思,在船后可以看到它拖在船尾,用来帮助船只顺着航向行驶而不偏转。1955年,在广州近郊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有一只陶制船模型,船尾有一支舵,舵杆用十字状结构固定,从船尾斜伸出船的后方,表明这已是一种轴转舵的装置。舵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制导工具。它的作用原理与桨不同,桨是通过划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船只前进的,舵不划水,但是当船舶航行时,船尾所产生的水流会在舵面上形成水压--舵压,由于舵压的作用,船舶就会改变航行的方向。舵在应用过程中,形状和性能都不断得到改进。唐代出现了垂直伸进水中的垂直舵。宋代出现的平衡舵,把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前方,可以减少转舵力矩,操作更加轻便。我国的这一重大发明,大约在10世纪时传人阿拉伯一带,12世纪时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至今,舵仍然是船舶航行中普遍应用的制导装置。
我国不但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我国东临太平洋,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与海洋打交道,先是在海上打鱼,后来便逐渐开展了海上交通。春秋战国时,近海航行已相当频繁。秦始皇为了求取长生不老药,曾派方士徐福带着童男童女数千人,率领船队航海去寻找三神山。据传,这支船队到达了日本,并在日本定居下来。最近日本和台湾的学者还提出了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 日本昭和***之弟三笠宫更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徐福船队的下海,反映了秦代我国远洋航行已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
汉代是我国海上交通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通往东南亚诸国和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已经开辟,而且交往频繁。在印度尼西亚曾发现有不少汉代文物,说明当时两国间已有经济、文化的交流。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曾派使臣、贸易官员以及招募商民,从广东的徐闻、合浦等地出发,行船约五个月到苏门答腊,又行船四个月到缅甸,又行船两个多月到印度东海岸,又由此往南到斯里兰卡;回程自印度东海岸航行约八个月到马来半岛,再航行八个多月回国。这是我国船舶经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最早记录,标志着我国海上交通事业已进入了远洋航行的阶段。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之中进行长时间远距离航行,没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保证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有较优良的船舶结构以及橹、舵的应用外,当时的航海者还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
单靠人力划桨、摇橹推动船舶前进来进行远洋航行是难于实现的,古代一般都是依靠风力来进行。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帆字出现,说明当时已发明了帆,利用风力来推动船只前进。到了汉代,帆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改进。这时已经有了布帆,而且大概已经有了升降帆幕和改变帆的张挂方向的装置。刘熙的《释名》中说,随风张挂帐幕叫做帆,帆能够使船只快速前进,反映了帆已是航行中重要的推进工具。
要利用风力,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风向。汉代,人们已对风向 有较系统的认识,并有了观测风向的仪器相风铜乌。汉初到印度洋的远航应该是利用风力进行的,但从其来回航程达一年或一年以上来看,当时还没有掌握季风的变化规律,没有对季风加以有意识地利用。后来,随着航海活动的不断开展,人们逐步地发现了季风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到唐代时,季风的利用已成为远洋航行中不可缺的动力。
海洋之中,水天一色,四望无际,在其中航行,不懂得辨明方向,以正确无误地掌握航向,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
在指南针发明和应用之前,人们主要地是依靠天文导航,即通过辨认星斗的位置来判断方向。我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就已经利用天文知识来进行导航。当时成书的《淮南子》中说,如果乘船的人分辨不清方向,只要观测北斗星和北极星就可以明白了。汉代还出现了《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海中二十八宿臣分》、《海中日月彗虹杂占》等书,说明航海天文学已有相当的水平。可惜的是,这些著作早巳散佚无存,无法详知当时航海天文学的具体情况了。
东南亚和印度洋航线的开辟,正是通过利用风力和天文导航来完成的。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三国时我国的舰海者已经发明了测量航速和航程的方法。据《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吴国航海者的测量方法,是由一个人从船头把一块木片投入海中,同时从船头向船尾快跑,看人与木片是否同时到达船尾,从而测得航速,然后根据航行的时间来计算航程。航程的测定配合对星斗高低的测量,就可以判断船舶在海中的大致位置,对于掌握航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早期,我国已开始制造木板船。最早出现的船只可能是三板船,大概是由一块船底板和两块舷板组合而成,现在仍在使用的舢板船,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三板船尽管非常简陋,但却开创了造船史上的新***,标志着人类的加上活动已不再受自然界所提供的原始材料的限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再创造。
由三板船发展起来的早期船只很小,载重量有限,遇到风浪时航行既不平稳又不安全。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于是人们发明了“并舟为舫”。即把两只或多只小船并联在一起,称为舫。舫的宽度是单只船体的一倍以上,船宽就稳,载重量也大,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周代,天子乘坐的“造舟”,由四只以上的船体构成,诸侯乘坐的“维舟”,由四只船体构成;高级官员乘坐的“方舟”,由两只船体构成。当然,并联的船体多了,行驶不便,只能是供天子、诸侯以及达官贵人在开阔的水面上游乐之用,实用价值不大。一般使用的舫都是双体船,在战国和秦汉时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战国肘秦国国相张仪在劝说楚怀王与秦国亲善时,曾说:虽然秦国和楚国相距3000多里,但是泰国占有四川,用舫船运载士卒,一舫可以载50人和三个月的食粮,顺流而下,一天可以航行300多坐,不出十天,不费牛马之力,就可以抵达楚境,攻打楚国。汉初郦食其在劝说齐王田广归顺汉时,也曾说,在汉王的号召下,诸侯的军队四面而来,四川、湖北的粮食可用舫船装载着顺流而下。反映了当时舫船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因为舫是由两只船并联而成的,所以在必要时也可以分开,成为各自独立的单体船。西晋末年,顾荣被朝廷拜为侍中之职,从苏州乘车起程赴任,到徐州时遇到战乱,无法继续前往,于是他弃车乘舫回归。舫船行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因战事紧迫,舫行太慢,便把舫拆开,使用单船,日夜航行五六百里,逃开了战乱,安全返回家乡。
随着大中型船舶的发展,舫在晋代以后逐渐被淘汰,舫的含义也起了变化,成为对彩画装饰的游船之类的称呼。但在现代,人们又重新发现了并船的好处,使双体船又得到了新生。现代的 双体船的上层建筑建在两个船身之上,甲板面积大,又有两个船舱,载重量比单体船增加一倍以上;船体宽,稳定性好,航行更加安全,有两个起推进作用的螺旋桨,一个开正车,一个开倒车,就能起舵的作用,操纵容易;同时,就其组成的单体船船身来说,都比较瘦长,相应地减少了航行阻力,可以提高航行速度。因此,现在双体船已被用于客货运输和海洋勘探;而究其起源。则中国的舫正是它的始祖。
在造船史上,总的说来,舫只是船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支流。而主流则是船舶运载能力的不断增加和适航性能的不断提高。
关于秦以前的船舶情况,由于缺乏资料,现在人们所知甚少,只能从一些有关的记载中,尤其是军事行动中了解一些片断。
有关船的最早记载是殷商时期甲骨文中“舟”字的写法;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舟”字的写法,形态逼真,反映了当时船只的情况。它们一般是平底,方头,方尾,首尾上翘且有出角,而且首、尾加了横梁,既提高了船体结构的整体性,使其更加坚固,又可作乘坐用。从“舟”字的多次出现和多种写法中,还可以看到,船只已成为较普遍的水上活动工具,而且有多种形制。
最早关于军队用船渡河的记载,是《史记》中记述的3000多年前周武王与800诸侯会盟,率军渡过孟津,讨伐殷纣王的军事行动。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是黄河的一个渡口,是直捣殷商王朝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的必经之处。这里水势凶猛,渡河要冒很大的风险。为此,周军调借了大批民船,先进行了一次渡河演习。
两年以后,周武王就率领战车300辆、虎贲(近卫军)3000人、甲士45000人,会集各路诸侯带领的军队,在孟津
渡河消灭殷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史记》中没有留下关于当时船只具体情况的只言片语,所以人们只能从这次大规模的渡河中;看到,船只已是黄河一带普遍应用的交通工具,而且数量很多,并具有相当的载运能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相继建立了***,并设有专门建造作战用船只的工场,能够制造许多种类型的战船。其中,英国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有“胨蝗”、“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各种舰艇。“腙艟”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三翼”分大、中、小三种,大翼长10丈,阔15尺,可以载士卒90多人,其中有划桨手50人,管理停泊和航向的3人,管理武器的4人;中翼长7丈,阔13尺;小翼长56尺,阔12尺。三翼体型瘦长,桨手众多,航速很快,是主要作战用舰。“突冒”为船首坚固,可以冲击敌舰的战船。“楼船”是甲板上建有重楼的战船。“桥舡”为较小型的快艇。
秦以后,楼船成为主力战舰,发展很快。秦始皇曾派遣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越国。汉武帝为征伐广东、福建的越人,建造了高达十多丈的楼船,船上插满旗帜,显得非常威武雄壮。汉时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非常强大,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20万人。晋朝在灭吴的战斗中,派王浚在四川建造楼船,大的方120步(一步相当于6尺),可以载两千多人,舱面上建有燎望台,船上可以驶马,被称为“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楼船大小不等,层数有二、三、四层之分。汉代还曾建造过十层的楼船,供皇帝游乐之用。作战用的楼船一般是三层,每层都设有“女墙”(即短墙),以防御敌方射来的***箭矢石,墙上开有供******发射用的窗孔。为了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还蒙有皮革。
随着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船上设备也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在汉代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以橹和舵的发明及应用最为突出。
橹是我国造船和航行技术中的一大发明。在长沙出土的西汉船模中,已有一支橹,说明至迟在公元前1世纪时,橹已经发明和应用。橹的外形有点象桨,但是比较大,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担上,入水的一端剖面呈***形,另一端系于船上。用手摇动橹担绳,就可以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板与水接触的前后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象鱼儿摆尾前进一样。用桨划水,只在桨板划水的时候才做有用功,而在桨板离开水面之后的整个过程都做的是无用功,浪费了很多人力。橹从桨的间歇划水变为连续划水,提高了功效,因而有“一橹三桨”的说法,意思是橹的功效可以达到桨的3倍。而且橹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人只要来回摇动橹担绳就可以推动船只前进,大大地减轻了用桨划水的笨重劳动。这种结构简单而又轻巧高效的船舶推进装置,有人称之为“可能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大约在18世纪中叶,橹被英国海军所引用。后来,在橹的性能启发下,发明了螺旋推进器。
舵是我国在造船和航行技术方面的另一重大发明。至迟在公元l一2世纪的东汉时期,舵已经出现和使用。东汉刘熙的《释名》一书中说,船尾的装置称为舵,舵是拖的意思,在船后可以看到它拖在船尾,用来帮助船只顺着航向行驶而不偏转。1955年,在广州近郊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有一只陶制船模型,船尾有一支舵,舵杆用十字状结构固定,从船尾斜伸出船的后方,表明这已是一种轴转舵的装置。舵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制导工具。它的作用原理与桨不同,桨是通过划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船只前进的,舵不划水,但是当船舶航行时,船尾所产生的水流会在舵面上形成水压--舵压,由于舵压的作用,船舶就会改变航行的方向。舵在应用过程中,形状和性能都不断得到改进。唐代出现了垂直伸进水中的垂直舵。宋代出现的平衡舵,把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前方,可以减少转舵力矩,操作更加轻便。我国的这一重大发明,大约在10世纪时传人阿拉伯一带,12世纪时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至今,舵仍然是船舶航行中普遍应用的制导装置。
我国不但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我国东临太平洋,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与海洋打交道,先是在海上打鱼,后来便逐渐开展了海上交通。春秋战国时,近海航行已相当频繁。秦始皇为了求取长生不老药,曾派方士徐福带着童男童女数千人,率领船队航海去寻找三神山。据传,这支船队到达了日本,并在日本定居下来。最近日本和台湾的学者还提出了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 日本昭和***之弟三笠宫更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徐福船队的下海,反映了秦代我国远洋航行已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
汉代是我国海上交通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通往东南亚诸国和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已经开辟,而且交往频繁。在印度尼西亚曾发现有不少汉代文物,说明当时两国间已有经济、文化的交流。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曾派使臣、贸易官员以及招募商民,从广东的徐闻、合浦等地出发,行船约五个月到苏门答腊,又行船四个月到缅甸,又行船两个多月到印度东海岸,又由此往南到斯里兰卡;回程自印度东海岸航行约八个月到马来半岛,再航行八个多月回国。这是我国船舶经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最早记录,标志着我国海上交通事业已进入了远洋航行的阶段。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之中进行长时间远距离航行,没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保证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有较优良的船舶结构以及橹、舵的应用外,当时的航海者还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
单靠人力划桨、摇橹推动船舶前进来进行远洋航行是难于实现的,古代一般都是依靠风力来进行。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帆字出现,说明当时已发明了帆,利用风力来推动船只前进。到了汉代,帆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改进。这时已经有了布帆,而且大概已经有了升降帆幕和改变帆的张挂方向的装置。刘熙的《释名》中说,随风张挂帐幕叫做帆,帆能够使船只快速前进,反映了帆已是航行中重要的推进工具。
要利用风力,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风向。汉代,人们已对风向 有较系统的认识,并有了观测风向的仪器相风铜乌。汉初到印度洋的远航应该是利用风力进行的,但从其来回航程达一年或一年以上来看,当时还没有掌握季风的变化规律,没有对季风加以有意识地利用。后来,随着航海活动的不断开展,人们逐步地发现了季风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到唐代时,季风的利用已成为远洋航行中不可缺的动力。
海洋之中,水天一色,四望无际,在其中航行,不懂得辨明方向,以正确无误地掌握航向,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
在指南针发明和应用之前,人们主要地是依靠天文导航,即通过辨认星斗的位置来判断方向。我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就已经利用天文知识来进行导航。当时成书的《淮南子》中说,如果乘船的人分辨不清方向,只要观测北斗星和北极星就可以明白了。汉代还出现了《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海中二十八宿臣分》、《海中日月彗虹杂占》等书,说明航海天文学已有相当的水平。可惜的是,这些著作早巳散佚无存,无法详知当时航海天文学的具体情况了。
东南亚和印度洋航线的开辟,正是通过利用风力和天文导航来完成的。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三国时我国的舰海者已经发明了测量航速和航程的方法。据《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吴国航海者的测量方法,是由一个人从船头把一块木片投入海中,同时从船头向船尾快跑,看人与木片是否同时到达船尾,从而测得航速,然后根据航行的时间来计算航程。航程的测定配合对星斗高低的测量,就可以判断船舶在海中的大致位置,对于掌握航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