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

船舶管理
群组类型:公共群组
分类:技术交流
帖子:35 成员:8
楼主

来自:浙江海事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309.jpg

                                                                    抉择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411.jpg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考试结束后有多少人会报考航运业相关的专业?而毕业后又有多少人会真正从事航运?特别是从事非陆上职位?答案不容乐观!中国拥有海员约65万人,承担着93%的外贸运输任务,与此相对的却是海员的职业优势正日益失去。业内专家表示,整体行业的低迷促使船员“过客”现象严重,海运人才流失已经呈现“常态化”。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炙手可热的船上岗位变得不再受人热捧,甚至打入冷宫?是否还应该选择船员这条路?


航运业低迷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457.jpg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前,大型资源能源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船队,货主企业也单独组建自己的船公司,航运业盲目扩张发展,大肆增加运力的恶果在经济危机后一一显现,后遗症持续至今。航运市场长期的供大于求,必然促使船东千方百计压缩成本,出现一些企业不按时发放船员薪水,降低船员伙食标准等现象,陷入纠纷后弃船弃船员的恶性事件也是时常出现。

       航运工作岗位的裁减,导致海运人才的流失;薪金缩水导致海员纷纷转岗,寻求其他岗位,也导致海上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雪上加霜的是,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全球减排限硫让船东成本大幅上升,裁员和控制海员薪酬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


航海职业教育的缺乏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734.jpg

     中国作为海员产出大国,但却不是高质量海员产出强国,产出量大但人员职业素养不过硬。我们的海员大都是短期速成培训,而没有进行高质量的系统培训,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不如菲律宾。很多船东青睐菲律宾船员不只是因为有语言优势,更因为他们守规则、技能素质过关。而当下很多海员在培训机构参加六个月左右的培训、通过考试即可获得证书,取得上船工作资格,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海员自然也得不到很多的外派机会,外派看似给外国打工,实则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学习机会,也让中国保持了一支高素质的海员队伍;而通过职业教育,海员能够接受较长时间的成体系的学习,从结绳到驾驶,再到天文英语,这样培养出的海员其英语和专业水平当然更具说服力。


海员社会地位和薪酬降低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841.jpg

      海员在改革开放之前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海员意味着可以走出国门看世界,意味着可以拿美金……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中国的各行各业繁荣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为什么还要辛苦跑船,有更多的待遇更优厚的陆上职位可以任他们选择。同时随着海员越来越难招,扩大海员来源渠道也造成海员素质参差不齐,海员的良好形象也不断下降。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914.jpg

      当然各方面也在为提升海员社会地位、维护海员合法权益作出努力。通过建立由交通运输部、中国船东协会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运行的海上劳动协调机制,并推进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和履行工作,另外各方也积极推动出台减免船员税费等政策,完善海员保护机制。


缺乏通畅的船员的晋升之路

微信图片_20180615154956.jpg

  海员晋升不要唯学历论,要建立和健全船员晋升和薪酬激励机制,从而将有志于航运的人员留下来。鼓励普通海员在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提升,成长为技艺精湛的高级海员也未尝不可。在加大对航运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海员发展的道路,创新海员培养晋升模式。

       在价值多元和择业多元的今天,科班出身不一定对口就业,那么就必须打造通畅的海员晋升渠道,让那些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专业知识,善于在实践中创新的海员能凸显出来,提升上去。航海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高素质的海员也并不是非得出自航运院校的学历教育,现实中也不乏很多从水手做起,不断学习积累,做到船长的案例。



社会上航海文化氛围不浓

微信图片_20180615155033.jpg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国家层面倡导弘扬海洋文化,从顶层设计上支持鼓励海洋事业。要改变“重陆轻水”的陈旧观念,要知道我国自古就不是单一的陆权国家,海洋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要形成类似于大航海时代的那种风气,要传承远航探索精神,扬帆远航是值得称颂的,对海员家庭也要给与更多的关注。前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於世成表示,院校方面要培养航运人才敬岗、爱岗,让新从业人员有职业优越感。

       近几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我国也在向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前进,海洋事业也逐渐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不但设立了中国航海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也积极推进南极、北极科考和深海大洋资源勘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加强与世界海洋大国双边对话交流,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素材来源:CNSS

打开App,看更多相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