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这片在历史上屡有台风和流寇为患的海角之地在层云疾风中静默着——江山依旧,水石如昔,从表面上看,百年风云流转,似乎并没有让这里发生什么改变。引导我们前行的,是惠来县委副书记李文升。他一路上口说手比,要让我们相信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以一种崭新的思路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风轮相守古炮台 新港相望老航标
古炮台:风轮侧畔安然伫立
左河右海,溪山回环,这是惠来给人的第一印象。沿盐岭河前行15公里左右,远处是腾波起浪的南海,可以看到海滨有22根风轮从容转动;近处是繁忙的工地,大型卡车川流不息,而在工地一侧则安静地伫立着我们专程前来探望的明代炮台——神泉炮台。登上略有些残破的砂石城墙,眺望波涛浩淼的海面,大家不由得慨叹“苍凉”。我们早已不依靠这样的炮台巩固海防,可正是因为有这样古老的城墙存在,才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可贵的家园。据介绍,这样的炮台在惠来还有5处,即澳角炮台、溪东炮台、赤澳炮台、资深炮台以及靖海港口炮台。这些炮台均有厚厚的夯墙,上有城堞、人行道,而澳角炮台上还有民国七年日本军舰留下的炮洞。
李文升介绍,将来,风轮发电一定能够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他笑言,这些风轮获得产值的速度比印人民币还快,而二期工程还在筹建之中。在现有规划里,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厂将以古炮台为历史背景,现代大工业与历史文物既成观照又有结合。也许只有这样的组合才能恰如其分地告诉我们:强国富民才是最根本的防御之道。而以历史资源为背景发展现代化大工业,不正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么?
烽火台:登台远望海山苍茫
因为惠来自古是军事重镇,明清两代遗留的军事设施在田野平畴中都可以寻见一二,最值得一提的是惠来尚存的22座烽火台遗址。县志记载,原来惠来有烽火台37座,大多是清朝康熙年间修筑的。因长期无人守望,有的已经化成一堆黄土,而现存的也大多散乱分布在田野之中。
笔者在一片番薯地中发现了一座烽火台。它高5米左右,用土堆夯成。登台远望,四周海边丘陵地貌尽收眼底。先人曾经于此看守家园。据介绍,惠来的22座烽火台遗址是明清时期海岸烽火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灯塔:国际航道“亚洲第一”
县城东南23.5公里处,有靖海镇和神泉镇并立。靖海镇建城于明嘉靖二十八年,因地貌如象行,故别名“象城”。古城门仍旧保存完好,镌有“江山永固”4字,沉烟落日中遥见城围蜿蜒。城墙有1503米长,平均约4.2米高。
镇中有宽约1米的老街,人行其中,仿佛时光倒流,有白叟黄童坐立于巷陌,昏黄灯光如人世间的温情照亮青石板路,也照亮人们回家的匆忙脚步。
和老街怀旧气氛相对照的是矗立于海角石碑山的航标灯塔和灯塔守望着的即将动工修建的靖海港。石碑山由于位置显目,历来是海上航行和渔民归航的重要标记之处。石碑山灯塔,1879年始建,后又陆续重建。笔者看到的这一“亚洲第一灯塔”高33米,射程18海里,尽收海角天风于眼底。而灯塔之下的航道100多年之前就被英国人定为国际航道。
这片目前仍然宁静的海域,即将动工建设5万吨级的深水港。现藏于县博物馆的鲸鱼头骨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片鲸游鲵潜的深海。听老人们说,这里也曾经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的物资储备基地。天然资源与人文传统的优越结合,令李文升对这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假以时日,这里必可以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物流通道。
海洋赐予惠来神泉奇景
神泉:海角古镇甘泉泽民
大约800年前,惠来的著名古镇之一神泉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而不像如今和周围连成整片陆地。然而在海边沙滩上居然发现有一口泉眼,任凭潮水涨落盐卤浸泡仍然甘甜非凡,成为海角的一大奇景,也惠泽一方渔民。公元1553年,这个原来叫做“神前”的地方正式更名为“神泉”,可谓“城以泉名”。
笔者见到,这口以出水甘甜著称的泉眼依旧没有丝毫枯竭的迹象,泉壁砌石,护栏围着一泓神泉镇曾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而600年的人文遗存更使这里别具风情。泉旁有亭,名为甘泉亭,原建于清乾隆17年,1979年为台风所毁,现立于泉边的甘泉亭为1980年修建。在一根亭柱上,记者又发现颇可玩味的一景——一副独脚联: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同行的人介绍说,相传此上联是惠来历史上著名的神童苏福所作,因为仄平镶嵌独特,又与神泉奇景巧妙结合,所抒发的情怀境界也相当高远,因此几百年来难觅可对之句,成为不折不扣的独脚联。
亭中有立石,走近细观,是《神泉亭塔碑记》,井、联、碑、亭由此联成一体。有记载明言“到惠必到神,到神必观泉,观泉必赏联”。
海市蜃楼:浩淼似烟奇景迭现
“沿海东南,滚滚波涛,奇景天然。看烟台北岸,光映渤海;神泉南港,影幻涂田。春风氤氲,舞霄漫漫,海市蜃楼物外迁。闻传讯,邀良朋欣赏,常感无缘。此间疑是神仙,正扑朔迷离任卷旋。观画成图幅,高山密树;城村楼阁,骑马游船。若晦若明,乍浮乍隐,曾几何时渺似烟……”这首《沁园春·观神泉港海市蜃楼》是清代惠城老贡生方昌岐看到海市蜃楼之后写下的感受,虽未必淋漓尽致,然而有诗为证,也足够吸引我们寻踪而来。
听村民说,春夏之交的神泉港西南奎湖堆海面上空,有时可以见到海市蜃楼。当地人喜欢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金狮围城”,认为是一年好年景的兆头。一旦景成,万人空巷。传说,明嘉靖年间进士王玮为了一饱眼福,特地申请到惠来做县令。
海市蜃楼在此地出现频率颇高,多则一年一次,少则数年一次,景物各异,持续时间从瞬间到几分钟与几小时不等。建国以来,惠来就出现了海市蜃楼20多次,比因海市蜃楼而名闻中外的山东蓬莱和浙江普陀的出现频率高得多。
拜鱼:古老民俗保留至今
神泉港自古是著名渔港,村民大多依靠出海打鱼为主要生计,而现在的部分村落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拜鱼习俗,在船只出海之前,众渔民必聚集到一起,拜上一次捕捞到的鱼,希望这次出海能够得到丰收。拜鱼的民俗至今仍然充满着仪式感,必须由领头船只的船长带领大家进行。
由此,惠来“三奇”——奇鱼(拜鱼民俗)、奇泉(海角甘泉)、奇景(海市蜃楼)的大观就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百年灯塔 见证世纪变迁
古炮台、古灯塔无疑是历史的见证,它们伫立在惠来,见证着惠来百年变迁。而就在古炮台的脚下,几十辆大型卡车川流不息,现代化大工业的基建工程正在此处轰轰烈烈地进行,附近建成的风力发电厂的22根风轮正在暮色中从容旋转。而在海角伫立了125年的“亚洲第一灯塔”也将目睹不远处的靖海港发生的一次质的飞跃——1987年建成的500吨级码头将要淡出历史舞台,而今,这里将兴建5万吨级的深水港。它们正在见证这百年来又一段令人振奋的历史。
在惠来,历史文化的记忆与资源,总是和最新最前沿的经济建设形影相伴。我们不禁想问: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可行的么?海洋经济与历史文化传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么?现代化大工业与物流将会让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向何方?有些历史遗迹也许还不能称得上是文物,但确实凝结了几代人和一个村落的感情与记忆,它们的命运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平心而论,惠来的许多历史遗存并不都是具有文物价值的,然而,把历史文化资源的包装与策划的重点放在其与现代海洋经济相邻相伴相结合这一点上,却实在有足够的新意。现代文明已经使许多地方变得枯燥,而风轮和古炮台的相守,老航标与新港的相望,却使惠来别开生面,使一个小城市的文化格局与众不同,有了它相对独特的定位。
惠来的实践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之地:传统文化可以是海洋经济的源头,而海洋经济本身就是海洋文化中的一景。两者共生,互惠互利。
关于海洋文化的讨论始终是中国文化论坛上长盛不衰的话题之一,新型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环。而广东,有着中国最长的海岸线,潮汕地区正是中国海洋文明最早发育并发展得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带,因此自然而然地最具发言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惠来也许可能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标本。这对于一般被定义为大陆文化代表的中国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石碑山灯塔远景。
http://219.140.192.230/news/manage/upload/upfiles/20051025185021.gif
古炮台多为明清两代遗存。
始建于1879年的石碑山灯塔,有“亚洲第一灯塔”之称。
在雷達還沒有普及以前,東望洋山燈塔是進入珠江的地標,也是澳門南面的火炮基地。現在是澳門水警觀察來往港澳船隻的暸望臺。
東望洋山海拔93米,為澳門第一山峰,因遍山長滿青松,故稱松山。松山燈塔始建於1864年,塔身高13米,是由當年澳門葡籍的土生人仕 - 威地. 羅沙設計的。
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東望洋炮臺(建於1622年),芝也聖母殿,東望洋燈塔。此三大名勝古蹟又以東望洋燈塔最具代表性。
人家東望洋燈塔比這建得還要早了,地位也不是不重要,樓上的可以認為是亞洲第一?
厉害哦,壮观啊,和边上的海浪很配哦~~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