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帖子详情

欢迎大家多发视频资料

2008-02-24 10:22

本版块视频资料很少!欢迎大家把船上生活.各国风景等拍下来让大家一起欣赏!我们一起把这个版块搞好!

[本帖已被作者于2008年2月24日10时23分1秒编辑过]

liuqunqi
沙发
发表于:2008-12-24 17:33

上传的太慢了。怎么办啊

 

长航
板凳
发表于:2009-01-01 09:11

 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欢迎继续收看华人世界。很多了解海外华人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初,有不少来自中国的船员在海外的船运公司谋生,由于语言不通以及远离家乡的原因,做海员的生活/时常让他们倍感艰辛。如今,在德国的汉堡有一个叫作“海员之家”的机构,专门为生活在海外的中国船员提供服务。它的前身是成立于八十年以前的“华人水手馆”,提到这个水手馆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家族三代人付出的努力。今天华人故事为您讲述的就是这个家族第三代传人陈名豪先生。

  解说:汉堡,德国第二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港口,也是中国海员在德国最大的聚集地。八十多年来,很多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海员来到海员之家寻求帮助,在他们看来海员之家就是他们在德国汉堡的家。他们对创立海员之家的陈氏家族充满着感激。如今在这里负责海员之家是陈名豪、陈名杰兄弟俩,他们已经是陈氏家族的第三代了。

  陈名豪:我们关于海员,从他没有开始受训开始,我们接受他当海员来了,我们又要培训他,培训外语,体质方面的培训。出来以后,我们在这里若他到船上去,船上有什么事情也是我们的事情。

  解说:早在1915年,陈名豪的祖父陈纪林为生活所迫,离开家乡从宁波辗转来到德国汉堡。为了谋生,陈纪林加入了海员行列,成为最早在德国闯荡的中国水手。陈纪林为人诚恳、豪爽,很快在客居他乡的水手中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1920年,他主持成立“华人水手馆”,为上岸的华人船员们提供了一个休工期间临时的家,“水手馆”在为华人船员们提供休闲服务的同时,还热心于为他们推荐工作。

  陈名豪:因为他来了以后,他发现在国外船上工作不用花费很多钱,因为船上住的吃的都不要花费。而且这里……,带回去到中国有很多钱,他认为这个是一个可以介绍很多的老乡到这里来打工。

  解说: 1933年,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陈纪林将水手馆交给了儿子陈顺庆打理,自己则回到中国,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继续为德国轮船公司招收海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水手馆”的规模不断扩大,1962年11月,在陈顺庆的操持下,华人水手馆正式更名为“汉堡中华海员之家”。

  陈名杰:我们父亲现在他那个时候在中国没有受到很高的教育,但是他的思想非常先进,他认为我们外国人在外面第一不能丢脸,第二,自己的地位也是要提高。最要紧的就是我们中国人要有一个自己的家,所以那他个时候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海员之家成立。

  解说:1958年,在父亲陈顺庆的安排下,年仅16岁的陈名豪告别了家乡宁波,踏上了远赴德国之路。后来在父亲去世后,作为长子的陈名豪担起了经营中华海员之家的重任,通过他精心打理,中华海员之家的影响力此后进一步拓展到了欧亚各地。陈名豪又陆续在台北、香港、新加坡等地成立了代理办事处,帮助受雇海员办理出入境等各项事宜。

  陈名豪:一般来说,因为我们海员之家并非是一个盈利的机构,只要能够……,整个支出能够相抵的话就可以了。

  解说:2005年9月的一天下午,陈名豪兄弟来到汉堡的波罗的海港口,登上了这艘名叫尼尔斯·霍根森号的豪华客轮来看望在这里工作的中国海员,船长对陈名豪兄弟十分热情,16名中国海员大多来自中国的上海和宁波,他们都是经德国汉堡中华海员之家的介绍到这里工作的,而在这里工作华人海员们不仅可以拿到相对较高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享受半年的假期。

  船上海员:“这个工作真是不错,因为这个工作挺稳定的。”

  记者:一年多少收入能透露一下吗?

  海员:一年我想这里的收入比国内五星级的饭店要好一点,要好很多。”

  解说:在汉堡,华侨和海员们碰到困难一般首先会想到陈名豪兄弟,而陈家多年来也习惯了为华人争取利益。1983年的一天,陈名豪接到了我国驻原联邦德国大使馆转来的一封救助信。写信的人叫田霖芝,二战期间他27岁时在德国的游轮上当洗衣工,德国战败后,游**司两次欠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田霖芝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大使馆寄了一封信。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这封索赔信让当时的大使很是为难,无奈之下,就请陈名豪出手相助。

  陈名豪:我跟这里的海员劳保局,工商部各方面关系都挺好的,所以我把田老先生的资料查出来以后,我就替田老先生向海员的劳保局(投诉),我说当年他在这里工作的时候,付过养老金,你们是不是因为现在他已经超过65岁了,是不是能给他劳保呢?

  解说:经过艰苦的努力,田霖芝老人当年在德国的工作经历以及工作期间向船东交纳的劳保费得到了确认。根据原联邦德国法律的规定,田霖芝有权享受养老保险金。有了这笔来自德国的养老金,老人的晚年生活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

  陈名豪:这一年多来,找得很辛苦,但是得到这个结果我感觉到非常高兴,这个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我本身是海员,他当年也是海员,可能他当年也认识我父亲,所以这位老人家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我感觉到好像自己拿到一样,非常高兴。

  为华人事务不辞辛劳,陈氏兄弟的古道热肠、诚恳执著在德国当地华人中有口皆碑。如果说陈家的祖辈们千里迢迢来到德国是来“闯世界”的,那么,到了陈名豪这一代就是“守江山”的了。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陈名豪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陈名豪在德国已拥有多家旅馆和饭店。事业有成的陈氏兄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宁波定桥。

  陈名豪: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根,我们的根在这里,不管你在世界上到美国去也好,到德国去也好,我的根还是在这里。

  解说:1990年12月,陈名豪专程来到香港,联络了几位定桥籍侨胞,共同起草了《关于建设家乡定桥的几点设想》。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陈名豪一个人的累计捐款就达到了600万元。在陈家兄弟看来培养人才是改变家乡面貌的根本,他们把捐建的希望小学特意命名为“培本学校”。

  陈名豪:培养根本。有的人说“培本”名字要改一改,你做生意人很赔本的,我说这个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教育下一代办学校是要赔本的,我愿意赔本,这个没有问题。

  解说:为使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从1990年开始,陈名豪利用自己在德国船务行业的威望,推介他们赴海外从事海员工作。如今,在定桥有90多位年轻人远赴德国,定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欧元村”,而陈名豪也觉得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大了。

  陈名豪:他们第一个出去的条件就是你赚钱了以后必须要负责你爸爸***生活,因为农村没有劳保,那个时候我们就给他们出去的青年有一个这个规定。第二个,他们要回报家乡,这是1995年开始的,他们出去的老乡赚钱了以后,每一百块要拿出3%的公益金做家乡的建设公益金。

  从祖父白手起家创建的“水手馆”到如今影响广泛的“海员之家”,80年的时间里,有数万名在欧洲工作的中国海员得到过来自海员之家的帮助。无论是面临语言不通的困境,还是面对船务公司的不平等待遇,陈家兄弟都会尽可能地想办法为他们提供帮助,正因为如此,中华海员之家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责编:徐潇

csy9188
地板
发表于:2009-02-15 09:38

传到很慢很慢!!!!!!!!!!!!!!!!

ouyuanhe
5楼
发表于:2009-02-16 12:41

是啊,速度太慢了!!!!

澄澄
6楼
发表于:2009-03-26 15:30

           怎么传哦?我还没找到地儿!

一枪
7楼
发表于:2012-07-04 15:50

要说视频我可是太多了,在海上的风景秀,各国的建筑物与美女我是一样不落的给拍下(当然,是指我去的国家).

打开App,看更多相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