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进船舶被扣深圳港始末
发表于 2016-09-14 13:01
韩国第一大海运公司韩进海运“破产风波”,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并波及深圳在内的中国企业。记者了解到,8月31日韩进海运向法院申请法定管理后,因费用结算问题,韩进海运的船舶被世界多地拒绝入港或扣押,其中韩进公司所属鹿特丹号船舶8月31日进入深圳港后被盐田国际码头公司依法暂扣,该船共计9300余个集装箱滞留无法继续运输,导致该公司船舶、货柜承运的货物在港口积压、受阻。
8月31日,韩进海运申请破产保护,事发突然,并由于其韩国最大、世界第七大船运公司地位而显得格外震撼。“8月31日韩进申请破产保护后,韩进还有40多艘船舶、约50万个集装箱在海上漂泊,目前上海、深圳、天津都有韩进集装箱船被扣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航运人士向记者表示,韩进海运在亚洲—美洲—欧洲航线上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深圳又是全球超大型船舶的首选港,再加上深圳连续23年国内外贸出口第一,“债权人都担心韩进在最后破产清算后,债权无法兑现,被迫先行扣押船只,获取主动。”
债权人的自我保护引发货物港口滞留。记者了解到,韩进公司所属鹿特丹号船舶8月31日上午9时进入盐田国际码头,目前已被扣留。大鹏海关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船舶共装载有9300多个集装箱,其中1000多个为国际中转箱,约5000个为空箱,3000多个为已装货物的重箱。“这3000个已装有货物的集装箱是货主着急拿回的,大鹏海关已第一时间召开多部门联动会议,成立一个应急小组,优化内部流程,在各个岗位设立了时限要求,争取尽快处理货主、货代的退场退关申请。”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韩进海运申请破产后,深圳海关多个部门已经取消休假,增派人手加开窗口,协调通关、查验等部门开辟专门办理韩进业务的窗口,对需要退运、退场、退关的货代公司尽快办理相关手续。
不过,由于世界大型船舶公司破产为历年罕见,很多货代、报关员对相关办事流程和法律法规还不够熟悉。大鹏海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意提醒广大货主,首先弄清自己要办理的事项、备齐相关材料,海关将即来即办,争取尽快将货柜及时退出监管场地,同时大鹏海关也针对性加强值班室值班关员的业务培训,妥善接待来访、来电了解受事件影响情况的企业,还在通关现场张贴公告的方式公布海关业务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清单,宣讲相关海关政策,做好情况记录和上传下达,不让企业产生更多的时间成本。
大鹏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准备充分、应对有效,当日收到的退场退关申请均可当日办结,未出现待办业务大量积压的情况。据统计,大鹏海关日均收到涉及韩进货柜业务申请近300票,涉及韩进海运公司集装箱报关单共3000余份,目前已处理完毕,实际退关货柜1400余个。
另据深圳当地媒体第一时间报道,目前,一艘船舶在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停靠,码头方表示,只要货代公司向海关取得合法手续后,他们也将尽快办理提柜手续。
而深圳货代公司报关员表示,现在海关不需要查验,免了很多手续,只需要按照正常程序递单,走程序递完单之后,然后海关删单,海关删完单之后去船管删单,这之后提柜还需要进一步跟码头沟通协调。
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在中国港口,深圳和上海各扣留了一艘船舶。由于国际海运界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船公司突然面临破产的情况,目前,影响面广,法律关系和问题纠纷复杂,牵扯到的企业和部门众多。深圳海关等部门和码头公司、货代公司等企业已经紧急进行协调研究应对处理方式。而盐田国际码头老总也从香港紧急赶回开会,协调处理这一状况。
不过,韩进鹿特丹号船舶及9300多个集装箱只是其中一角。据报道,目前韩进仍有40多艘船舶约50万个集装箱漂泊海上。记者了解到,出口货物在海上漂泊将意味着无法按时卸货和交货,导致迟延交付、货物变质、海损等系列风险,货主和货代都将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可能的经济损失。航运分析人士指出,韩进海运的破产,将让中国货主蒙受巨大损失,因为韩进海运司法层面的债权申报,对于中国的货主、货代没有意义,国内的货主和货代无能力去国外参与一个司法程序。同时,韩进海运最大的债权人是韩国产业银行,债权人会议难以维护中国货主的利益,而目前,韩进海运设在上海、青岛、大连、烟台、广州、深圳和香港的分公司和办事处已陷入停顿。
更让人震惊的是,据韩国媒体报道,韩进海运破产事件不断发酵。韩国媒体以及相关机构赫然发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用于运输战争物资等物品的韩国“国家必需集装箱船”中,有54%系韩进海运的船舶。但目前尚未找到适合代替这些船舶的船只。9月6日,据韩国海洋水产部称,迄今为止“国家必需集装箱船”总共指定了22艘(125.54万TEU),其中12艘(62.24万TEU)为韩进海运的船舶。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