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火灾,这些预防措施必须有!
发表于 2018-07-27 17:12
1、船舶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原因
船舶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绝缘老化以及某些故障都是火灾的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是作为火灾的热源或火源。电气设备的热源或火源包括正常的和非正常的。如各种触点正常开断火花以及绝缘的短路点、线路破断点等产生的非正常火花;有正常高温元件,如点灯等;也有非正常高温,如:
(1)电气设备(特别是插座)进水形成短路或接地,在短路或接地点局部发热。
(2)导体的连接点的松动、氧化、腐蚀等引起接触电阻过大,造成局部发热。
(3)电气设备或电缆长期超负荷工作,或由于短路故障、非正常电压等引起电流过大,使温度过高而可能引起火花。
(4)由于乱接、乱拉电线,或在插座上接用超过线路允许载流量的电热器或其他用电设备而造成线路过热。
(5)其他原因造成的绝缘强度下降或绝缘破坏,发生短路、接地故障,引起局部过热。另外,有可燃物质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和空间,这就为正常工作的电器火源或热源提供了可燃物质,从而成为火灾的隐患。例如违禁使用四氯化碳作清洗剂;或用汽油清洗机器部件时未采用有效的防火措施;未注意良好通风,以至于有油气积聚等,所以对电气设备的防火要求是避免发生和注意消除上述各点的火灾隐患。应定期检测和检査电气设备的绝缘,确保绝缘状态良好。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
2、电气设备防火要求电气设备防火的一般要求
(1)经常检查电气线路及设备的绝缘电阻,发现接地、短路等故障要及时排除。
(2)电气线路和设备的载流量必须控制在额定范围内。
(3)严格按施工要求,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
(4)按环境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场所要使用防爆电器。
(5)电气设备及导线连接处要牢靠,防止松动脱落。
船舶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摩擦、紧密接触—分离、受压、受热或感应都能产生正负电荷分离的静电现象。液体的流动、过滤、搅拌、喷雾、飞溅、冲刷、灌注、剧烈晃动等过程,都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人体和衣着也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穿脱毛衣料与合成纤维衣物时,由于摩擦和接触—分离所产生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伏至数万伏,足以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人体是静电的良导体,人体处于带电的静电环境,因感应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带电等位体,人体与地或与周围物体之间达到一定的电位差时就会产生放电。因此在静电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穿导电好的服装和鞋袜;在货油舱甲板上禁止穿***物;由生活居住区进人货油舱区前,手应触摸专设的用来消除静电的金属板,以防止人体带静电进入危险区。
此外,船舶在航行中除了防止直接遭到雷击外,还应注意由于带电低云层的静电感应,会使船舶金属体感应带电。船舶航行与空气的摩擦电能使金属体带电。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产生的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突出部位产生放电,成为火灾和爆炸的隐患。特别是油船,存在可燃气体的空间较大,容易引起爆炸,所以船舶除了安装避雷装置外,还必须设置消除静电的装置。主要有:
(1)金属导体之间或法兰连接的管路之间要用金属导线可靠地连接,并可靠地金属接地,以便及时泄放静电。
(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可作为防静电接地。
油船和散装化学品液货船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油船和散装化学品船防火极为重要,因此油船和散装化学品船的电力系统和一些电气设备的安装都有一些附加的特殊要求。例如对油船的电力系统要求:
(1)不论是直流或单相、三相交流电力系统,都必须是对地绝缘的系统,即发电、供电和配电电路均不应接地,更不能以船体作为回路。但允许使用互感器二次绕组、抗无线电干扰电容器及网路绝缘监测器接地;允许内燃机起动、点火系统的接地回路。
(2)不同电压等级的网络不应有电气上的连接。在有引起爆炸或可能引起爆炸的区域和处所,原则上不准安装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必须安装的一些电气设备都应是防爆型的和本质安全型的。所谓本质安全型的电器和电路,就是它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都不能引燃可爆炸性气体。本质安全型设备主要用于危险处所的测量、监视、控制和通信。安装的一些插座也都是带开关连锁的插座,只有当开关断开电源时,插头才能插人或拔出,以避免产生火花。在这些危险处所电气设备的控制开关和保护装置都设有永久性标志,以便识别。
作为船上工作人员,不允许在这些有危险的区域拉临时电线或安装临时设备;不允许使用带电缆的便携照明设备或普通手电筒,应使用合格的防爆照明器。在油船及散装化学品液货船上禁止挂彩灯。
3、电气设备的灭火
电气设备着火时,不应立即用水龙头灭火,以防止水柱触电。正确的做法是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但停电时应注意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微安全
为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护技能,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中国海事微信将以水上交通安全为主线,向大家陆续推送“微安全”系列专题,发布水上安全提示提醒、恶劣天气预警、行船注意事项 、事故案例等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