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海员生涯
写给毕业或未毕业的航海师弟
我是2000届,搭了世纪末的班车,坐上了新世纪的“中波巨轮”。想当初进公司的时候可以拿屁颠屁颠来形容,小心应对,谨慎做事,因为我在当时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中波公司的——当年轮机专业招三个人,我排专业第十名,而另两个分别是第七和第四。
当时毕业时的样子现在宛然仍在,还记得当时是买了西装去公司报道的,特别的穿了黑色衬衣和白色领带。帅帅美美地签了合同,心里想着航海家的头衔和大把的***,另外,还听说中波公司在95年以前船员可以分房子,2000年以前还有点住房补贴拿拿,当然,那个时限是我在公司服务三年后才知道的。
签合同的时候问公司要签几年,当时的人事经理说:随便,但要服务满五年后才可以不交那个15000。
需要介绍一下这个15000的来历。传说中学校是不必负责学生四小证等等有关航海资历方面的培训的,但我们忽然额外的有了这种能力,因此每个用工单位签下一个学生的时候要付学校15000,而这15000,就成了公司的培养费,也就是说,我们在交了学费杂费住宿费书费和其他费用后,还额外地花掉了15000大洋,这些钱是我现在码这些字的笔记本钱,可在学校的时候,我没见到过这个笔记本或和它等价的任何东东。
我想了想,就傻乎乎地在合同上签了2005年的字样,以一年3000元的价钱,把自己抵押在几张纸上。(也许你们现在已经不会有思考这种优待了,合同应该是一律5年或更长)
我想我如今贴出这样的东西来也许会招来一些谩骂或者讥嘲,毕竟,现在的我给父母买了房子,给自己配了电脑,即使一年半载不工作,也有些许时光可以挥霍,但,这些东西不是我四年来的所有——我所失掉的,远比我得到的要多的多。
还是说我的船员生涯吧。
2003年3月27号,我和同时毕业的两位驾驶校友上了“泰兴”轮。当时是新船,船况十分不错。上船的头一天还喜滋滋的,上上下下的看了半天。但几天后船靠烟台港的时候开始拱扫气道(现在想那是个蛮轻松的活儿),拱完的时候我在洗澡间里哭了,不是受不了苦,也不是委屈,只是觉得匪夷所思——读了那么多年书,仅仅是做个清洁工而已,而且是那种搞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清洁工,身上的油迹搓都搓不掉。
当然,这些事情在往后的日子里是那么的不值一提,但我还是记住了,因为在眼泪掉下的一霎那,我觉得自己关于航海的梦想呼啦啦全都破灭。
实习的前五个月我每个月是六块美金工资,8月份后每个月40美金。在船上领工资的时候是我最尴尬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船上的工资也等同地位,最少的工资表示最低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干最脏的活,拿最少的钱。
当然这些仍然不足以让我失望,事实上所有这些我都渐渐克服了,包括在高投入低收入的心理不平衡,那时的我还相信自己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船员的认识让我彻底心冷。
船员在公司只能是二等职工,这种想法不只我一个人有;“管你是老轨还是船长,公司里随便来个阿猫阿狗,你就得点头哈腰三孙子一样伺候着。”这种话我也听很多人说过。还有什么奖金旅游福利补贴,所有这些只是别人的事,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上船的时候可以和你打屁哈拉让你体谅一下公司,可下了船连报销个路费都要爱理不理的刁难一番。
2004年5月,我因为父亲有病而向公司提出休长假,公司管理科经理建议我辞职。就在第二天,我将辞职报告递交公司。他们说,我除了培养费和培训费,还要付违约金。我为自己当年那个5年的期限交了18000以后,拿到了除海员证以外的所有证件,离开中波。期间还有很多可笑的小插曲,比方说在算钱的时候那个经理拧着眉毛要把我从来不知道的公司的制服卖给我,另外一个还要再把算过的钱重新算一次。
我至今相信中波公司不是最差的,我也听过还有更差的,之所以写个(1)字,是因为我想把我所知道的故事都告诉大家。至于时间,也许也像现在,和同学喝了点酒,突然有些感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点不知所云的文字
忽然想起自己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就先到这里吧。
写上面那些的时候正是一个同学小聚会之后,听了彼此或者大多数人的经历,突然觉得有必要告诉告诉大家一些东西。写得时候很是郁闷,感觉当年懵懂时欠缺的实在太多。
就轮机的来说,大学里学的那些在船上用到的很少,但就连毕业时候的职前培训竟也没有人向我们说些实话,这是令人难以原谅的。
我爱海大,但是,我为此而对她失望。
当初我们一起到中波公司的一共6个人,三个轮机三个驾驶;一个驾驶的校友在2001年就辞职了,我则拖到了今年辞职;另外四个都已经娶妻生子,安心上船了:两个轮机的在做三轨,其中一个马上要考二轨了,两个驾驶的一个在做二副,另一个还在做水手,而这个做水手的,当年是驾驶学习成绩第一名。
另外,我们班毕业时有31人,那天我们数了数,还在船上工作的不超过8个,而确定还在上船的则是6个。
当年我们班到中海公司的最多,大概有十个左右,但现在看来最背的也许是他们。大部分人在毕业实习完后就在家等待了,少的等半年,多的等两年。由于公司僧多粥少,上船还得求人,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已经另找出路。虽然大家现在还都混得不错,但想起当初,未免总忍不住要骂上几句。
中海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是签六年海龄,由于大家上船的机会很少,所以在辞职的时候相应的培养费都交了10000多;中波公司签自然年,我在辞职时培养费大概只有3000块,而13000却是违约金——至此,无论合同怎么个签法,大把的票子是一定要交出来的,在这点来说,我们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
在办了正式辞职手续的人当中,无一例外全被公司刁难过:没写辞职报告前,对你态度还算可以,写了辞职报告后,马上变脸开始打官腔。
有位重庆的同学在毕业实习后至今,公司从没有叫他面试或者上船,现在要办手续了才知道已经被除了名,而要拿回毕业证和档案则仍要交培养费,他很气愤,可是没办法,不过好在他现在自己开公司,所以还有时间耗下去;而我当初找的单位是家外企——ITT,也是大公司,催得比较急,所以那18000是立马乖乖交出来的。
最幸运的是分配到河北远洋的同学,那是毕业时我们所能选的最差的公司,但后来这个同学辞职时一分钱没交,现在他在ABB公司做质量管理。
很多公司都说,三个航海院校里,大连的跑得最凶,集美的最踏实,但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我们在陆上也有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走,是因为这个职业本身留不住人才
写这个没有诉苦的意思,现在想来海上生活还是很怀念的,很多同事都相处得像兄弟一样。正像那句老话,百年修得同船渡。
可关键是没有一家船公司能真正看得起船员!
我们管理这公司上亿的资产,待遇却比公司的接电话的小妹都不如,而且随着海陆收入差距得缩小,付出和得到的不平衡越来越大了。
尤其有些外派船员,被劳务公司扒皮要一半还多,嘿嘿,自己的血汗成了养肥某些东西的饲料,而权益呢?我从没听到过有人站出来说说哪些是海员的权益!
退出是迟早的事,我是这样看的。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一个缺乏凝聚力的行业是不具有吸引力的。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招农民合同工了,嘿嘿,海运事业的前景几乎可以想见!
写给毕业或未毕业的航海师弟
我是2000届,搭了世纪末的班车,坐上了新世纪的“中波巨轮”。想当初进公司的时候可以拿屁颠屁颠来形容,小心应对,谨慎做事,因为我在当时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中波公司的——当年轮机专业招三个人,我排专业第十名,而另两个分别是第七和第四。
当时毕业时的样子现在宛然仍在,还记得当时是买了西装去公司报道的,特别的穿了黑色衬衣和白色领带。帅帅美美地签了合同,心里想着航海家的头衔和大把的***,另外,还听说中波公司在95年以前船员可以分房子,2000年以前还有点住房补贴拿拿,当然,那个时限是我在公司服务三年后才知道的。
签合同的时候问公司要签几年,当时的人事经理说:随便,但要服务满五年后才可以不交那个15000。
需要介绍一下这个15000的来历。传说中学校是不必负责学生四小证等等有关航海资历方面的培训的,但我们忽然额外的有了这种能力,因此每个用工单位签下一个学生的时候要付学校15000,而这15000,就成了公司的培养费,也就是说,我们在交了学费杂费住宿费书费和其他费用后,还额外地花掉了15000大洋,这些钱是我现在码这些字的笔记本钱,可在学校的时候,我没见到过这个笔记本或和它等价的任何东东。
我想了想,就傻乎乎地在合同上签了2005年的字样,以一年3000元的价钱,把自己抵押在几张纸上。(也许你们现在已经不会有思考这种优待了,合同应该是一律5年或更长)
我想我如今贴出这样的东西来也许会招来一些谩骂或者讥嘲,毕竟,现在的我给父母买了房子,给自己配了电脑,即使一年半载不工作,也有些许时光可以挥霍,但,这些东西不是我四年来的所有——我所失掉的,远比我得到的要多的多。
还是说我的船员生涯吧。
2003年3月27号,我和同时毕业的两位驾驶校友上了“泰兴”轮。当时是新船,船况十分不错。上船的头一天还喜滋滋的,上上下下的看了半天。但几天后船靠烟台港的时候开始拱扫气道(现在想那是个蛮轻松的活儿),拱完的时候我在洗澡间里哭了,不是受不了苦,也不是委屈,只是觉得匪夷所思——读了那么多年书,仅仅是做个清洁工而已,而且是那种搞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清洁工,身上的油迹搓都搓不掉。
当然,这些事情在往后的日子里是那么的不值一提,但我还是记住了,因为在眼泪掉下的一霎那,我觉得自己关于航海的梦想呼啦啦全都破灭。
实习的前五个月我每个月是六块美金工资,8月份后每个月40美金。在船上领工资的时候是我最尴尬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船上的工资也等同地位,最少的工资表示最低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干最脏的活,拿最少的钱。
当然这些仍然不足以让我失望,事实上所有这些我都渐渐克服了,包括在高投入低收入的心理不平衡,那时的我还相信自己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船员的认识让我彻底心冷。
船员在公司只能是二等职工,这种想法不只我一个人有;“管你是老轨还是船长,公司里随便来个阿猫阿狗,你就得点头哈腰三孙子一样伺候着。”这种话我也听很多人说过。还有什么奖金旅游福利补贴,所有这些只是别人的事,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上船的时候可以和你打屁哈拉让你体谅一下公司,可下了船连报销个路费都要爱理不理的刁难一番。
2004年5月,我因为父亲有病而向公司提出休长假,公司管理科经理建议我辞职。就在第二天,我将辞职报告递交公司。他们说,我除了培养费和培训费,还要付违约金。我为自己当年那个5年的期限交了18000以后,拿到了除海员证以外的所有证件,离开中波。期间还有很多可笑的小插曲,比方说在算钱的时候那个经理拧着眉毛要把我从来不知道的公司的制服卖给我,另外一个还要再把算过的钱重新算一次。
我至今相信中波公司不是最差的,我也听过还有更差的,之所以写个(1)字,是因为我想把我所知道的故事都告诉大家。至于时间,也许也像现在,和同学喝了点酒,突然有些感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点不知所云的文字
忽然想起自己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就先到这里吧。
写上面那些的时候正是一个同学小聚会之后,听了彼此或者大多数人的经历,突然觉得有必要告诉告诉大家一些东西。写得时候很是郁闷,感觉当年懵懂时欠缺的实在太多。
就轮机的来说,大学里学的那些在船上用到的很少,但就连毕业时候的职前培训竟也没有人向我们说些实话,这是令人难以原谅的。
我爱海大,但是,我为此而对她失望。
当初我们一起到中波公司的一共6个人,三个轮机三个驾驶;一个驾驶的校友在2001年就辞职了,我则拖到了今年辞职;另外四个都已经娶妻生子,安心上船了:两个轮机的在做三轨,其中一个马上要考二轨了,两个驾驶的一个在做二副,另一个还在做水手,而这个做水手的,当年是驾驶学习成绩第一名。
另外,我们班毕业时有31人,那天我们数了数,还在船上工作的不超过8个,而确定还在上船的则是6个。
当年我们班到中海公司的最多,大概有十个左右,但现在看来最背的也许是他们。大部分人在毕业实习完后就在家等待了,少的等半年,多的等两年。由于公司僧多粥少,上船还得求人,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已经另找出路。虽然大家现在还都混得不错,但想起当初,未免总忍不住要骂上几句。
中海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是签六年海龄,由于大家上船的机会很少,所以在辞职的时候相应的培养费都交了10000多;中波公司签自然年,我在辞职时培养费大概只有3000块,而13000却是违约金——至此,无论合同怎么个签法,大把的票子是一定要交出来的,在这点来说,我们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
在办了正式辞职手续的人当中,无一例外全被公司刁难过:没写辞职报告前,对你态度还算可以,写了辞职报告后,马上变脸开始打官腔。
有位重庆的同学在毕业实习后至今,公司从没有叫他面试或者上船,现在要办手续了才知道已经被除了名,而要拿回毕业证和档案则仍要交培养费,他很气愤,可是没办法,不过好在他现在自己开公司,所以还有时间耗下去;而我当初找的单位是家外企——ITT,也是大公司,催得比较急,所以那18000是立马乖乖交出来的。
最幸运的是分配到河北远洋的同学,那是毕业时我们所能选的最差的公司,但后来这个同学辞职时一分钱没交,现在他在ABB公司做质量管理。
很多公司都说,三个航海院校里,大连的跑得最凶,集美的最踏实,但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我们在陆上也有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走,是因为这个职业本身留不住人才
写这个没有诉苦的意思,现在想来海上生活还是很怀念的,很多同事都相处得像兄弟一样。正像那句老话,百年修得同船渡。
可关键是没有一家船公司能真正看得起船员!
我们管理这公司上亿的资产,待遇却比公司的接电话的小妹都不如,而且随着海陆收入差距得缩小,付出和得到的不平衡越来越大了。
尤其有些外派船员,被劳务公司扒皮要一半还多,嘿嘿,自己的血汗成了养肥某些东西的饲料,而权益呢?我从没听到过有人站出来说说哪些是海员的权益!
退出是迟早的事,我是这样看的。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一个缺乏凝聚力的行业是不具有吸引力的。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招农民合同工了,嘿嘿,海运事业的前景几乎可以想见!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