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至今,在来往欧洲的巨轮上一直都有中国水手辛勤劳作的身影。由于语言不通以及远离家乡等原因,水手们倍感艰辛。好在德国汉堡有一个“中华海员之家”,这里便成了他们遇到困难时的“避风港”。
“海员之家”的风雨历程
汉堡是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中华海员之家”就在这里。“海员之家”的理事长陈名豪先生对笔者说,在“海员之家”成立7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有数万名在欧洲工作的中国海员得到了照顾。早期的华人在海外谋生,许多人都是以海员为业的。
20世纪初,德国轮船公司一度很缺做清洁、生火等方面工作的水手。1929年,为了招募国内想当海员的同胞到德国来,浙江宁波籍的旅德华侨陈纪林在汉堡成立了“水手馆”。陈纪林是陈名豪的祖父,是“一战”之前来到德国一家船务公司做水手的。当时,多数中国海员文化程度比较低,不懂外语,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很多问题,往往还要受到船务公司的不平等待遇。而且远离家乡也让他们倍感思乡之苦的煎熬。于是“水手馆”担起了另一个责任:帮助遇到各种问题的华人海员,让他们在上岸工休的时候有个临时的家,以慰其思乡之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和德国成为战争对立国,华人海员的生计也陷入了困境。当时负责“水手馆”的是陈名豪的父亲陈顺庆。由于从德国港口离境的航路受阻,陈顺庆与轮船公司多次交涉,帮助不少华人海员转道意大利回国。“二战”后,欧洲重振航运业,陈顺庆的“水手馆”又开始为欧洲轮船公司介绍中国海员。随着海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他决定把“水手馆”建成一个更具规模的中国海员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帮助。1962年,在汉堡成立了“中华海员之家”。
这里真有“家”的感觉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水手们与蔚蓝的大海和自由飞翔的海鸟为伴,生活一定很浪漫。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往往非常艰苦、单调,尤其是早期来自中国的海员们。目前,通过“中华海员之家”介绍到德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船务公司工作的中国海员有三四百人,他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清洁、烹饪、洗衣等勤杂工种。笔者在“海员之家”遇到几个正在欧洲轮船公司工作的中国海员。他们刚出海回来,在“海员之家”进行短暂休息。这些海员坦率地说,来这里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尽管他们的工资在欧洲属于很低的层次,但与国内相比还是高出很多。
“海员之家”致力于为中国海员争取应有的利益。它的服务范围包括为中国海员到欧洲工作办理入境手续、提供法律咨询和语言翻译等等。“海员之家”的一个重要宗旨是争取华人海员享有与德国等欧洲籍海员同样的待遇。“中华海员之家”不是赢利机构,只是为中国海员提供服务。会员们交少量的会费,那只是用于支持“中华海员之家”正常运作的开支。在“海员之家”活动室的墙壁上,笔者看到一张张表格上记录着海员们根据德国法律获得退税的情况。海员们说,这是“海员之家”与德方交涉后为中国海员争取到的利益。在许多情况下,不少中国海员原本可以享受到某些利益,但由于根本不知情或者不懂法律等原因,没有想过去争取。陈名豪为此常客串律师,为中国海员或者家属争取应得利益而打官司。笔者与几个刚出海回来的中国海员交谈,他们都对“海员之家”充满感激。一个在德国船上做厨师的上海籍海员刚做过手术,正在陈名豪的安排照料下处在恢复之中。他说,有了“海员之家”的照顾,即使生了病也感觉心里很踏实。
“海员之家”想出各种办法慰藉海员们的思乡之情。这里能看到中国电视节目,还有录像机播放国内的录像带。在一间小图书室里,有许多中国的小说杂志可供海员们阅读。这里还可以吃到正宗美味的中国菜。海员们说,在这里真有“家”的感觉。在公告栏里,“海员之家”工作人员随时贴出与海员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让长期在海上漂泊的中国海员注意照顾自己。过去的中国海员不懂当地语言,在船上工作时难免遇到各种困难。“海员之家”现在对新来的中国海员进行外语培训,让他们工作起来更加便利。
“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
多年来,华人海员始终受到欧洲船运公司的欢迎。陈名豪告诉笔者,华人的勤劳和敬业精神在欧洲船运公司有口皆碑。他也常这样叮嘱中国海员们:“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陈名豪说,中国海员的表现都比较出色,船上发生的有关中国人的纠纷也很少。许多欧洲海员有事没事经常请假,但中国海员不是这样。海员们说,他们十分珍惜在欧洲工作的机会,要加倍敬业,“一定要比别国的海员干得更好。”他们这样说,实际上也做到了。
海员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艘同样型号的船,一艘船上是瑞典海员,另一艘船上是中国海员。虽然瑞典海员比中国海员多,但中国海员负责的船在完成同样的任务量时要快很多。陈名豪说,“海员之家”从国内挑选海员到欧洲来的时候,人品被作为重要的考察标准。他说,要选择勤劳负责、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的年轻人。陈名豪先生以身作则,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联络同乡侨胞为建设家乡做实事,帮助家乡建学校、办工厂、修公路、整河道、接自来水……“中华海员之家”的成员也都有这种不忘“本”的好传统:他们把每月收入的一部分寄到家乡奉养亲人或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
“海员之家”的风雨历程
汉堡是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中华海员之家”就在这里。“海员之家”的理事长陈名豪先生对笔者说,在“海员之家”成立7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有数万名在欧洲工作的中国海员得到了照顾。早期的华人在海外谋生,许多人都是以海员为业的。
20世纪初,德国轮船公司一度很缺做清洁、生火等方面工作的水手。1929年,为了招募国内想当海员的同胞到德国来,浙江宁波籍的旅德华侨陈纪林在汉堡成立了“水手馆”。陈纪林是陈名豪的祖父,是“一战”之前来到德国一家船务公司做水手的。当时,多数中国海员文化程度比较低,不懂外语,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很多问题,往往还要受到船务公司的不平等待遇。而且远离家乡也让他们倍感思乡之苦的煎熬。于是“水手馆”担起了另一个责任:帮助遇到各种问题的华人海员,让他们在上岸工休的时候有个临时的家,以慰其思乡之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和德国成为战争对立国,华人海员的生计也陷入了困境。当时负责“水手馆”的是陈名豪的父亲陈顺庆。由于从德国港口离境的航路受阻,陈顺庆与轮船公司多次交涉,帮助不少华人海员转道意大利回国。“二战”后,欧洲重振航运业,陈顺庆的“水手馆”又开始为欧洲轮船公司介绍中国海员。随着海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他决定把“水手馆”建成一个更具规模的中国海员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帮助。1962年,在汉堡成立了“中华海员之家”。
这里真有“家”的感觉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水手们与蔚蓝的大海和自由飞翔的海鸟为伴,生活一定很浪漫。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往往非常艰苦、单调,尤其是早期来自中国的海员们。目前,通过“中华海员之家”介绍到德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船务公司工作的中国海员有三四百人,他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清洁、烹饪、洗衣等勤杂工种。笔者在“海员之家”遇到几个正在欧洲轮船公司工作的中国海员。他们刚出海回来,在“海员之家”进行短暂休息。这些海员坦率地说,来这里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尽管他们的工资在欧洲属于很低的层次,但与国内相比还是高出很多。
“海员之家”致力于为中国海员争取应有的利益。它的服务范围包括为中国海员到欧洲工作办理入境手续、提供法律咨询和语言翻译等等。“海员之家”的一个重要宗旨是争取华人海员享有与德国等欧洲籍海员同样的待遇。“中华海员之家”不是赢利机构,只是为中国海员提供服务。会员们交少量的会费,那只是用于支持“中华海员之家”正常运作的开支。在“海员之家”活动室的墙壁上,笔者看到一张张表格上记录着海员们根据德国法律获得退税的情况。海员们说,这是“海员之家”与德方交涉后为中国海员争取到的利益。在许多情况下,不少中国海员原本可以享受到某些利益,但由于根本不知情或者不懂法律等原因,没有想过去争取。陈名豪为此常客串律师,为中国海员或者家属争取应得利益而打官司。笔者与几个刚出海回来的中国海员交谈,他们都对“海员之家”充满感激。一个在德国船上做厨师的上海籍海员刚做过手术,正在陈名豪的安排照料下处在恢复之中。他说,有了“海员之家”的照顾,即使生了病也感觉心里很踏实。
“海员之家”想出各种办法慰藉海员们的思乡之情。这里能看到中国电视节目,还有录像机播放国内的录像带。在一间小图书室里,有许多中国的小说杂志可供海员们阅读。这里还可以吃到正宗美味的中国菜。海员们说,在这里真有“家”的感觉。在公告栏里,“海员之家”工作人员随时贴出与海员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让长期在海上漂泊的中国海员注意照顾自己。过去的中国海员不懂当地语言,在船上工作时难免遇到各种困难。“海员之家”现在对新来的中国海员进行外语培训,让他们工作起来更加便利。
“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
多年来,华人海员始终受到欧洲船运公司的欢迎。陈名豪告诉笔者,华人的勤劳和敬业精神在欧洲船运公司有口皆碑。他也常这样叮嘱中国海员们:“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陈名豪说,中国海员的表现都比较出色,船上发生的有关中国人的纠纷也很少。许多欧洲海员有事没事经常请假,但中国海员不是这样。海员们说,他们十分珍惜在欧洲工作的机会,要加倍敬业,“一定要比别国的海员干得更好。”他们这样说,实际上也做到了。
海员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艘同样型号的船,一艘船上是瑞典海员,另一艘船上是中国海员。虽然瑞典海员比中国海员多,但中国海员负责的船在完成同样的任务量时要快很多。陈名豪说,“海员之家”从国内挑选海员到欧洲来的时候,人品被作为重要的考察标准。他说,要选择勤劳负责、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的年轻人。陈名豪先生以身作则,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联络同乡侨胞为建设家乡做实事,帮助家乡建学校、办工厂、修公路、整河道、接自来水……“中华海员之家”的成员也都有这种不忘“本”的好传统:他们把每月收入的一部分寄到家乡奉养亲人或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