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群组
[转贴]闲话马六甲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运输咽喉要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它在我们海员的印像中,一直很富有胜名。多年来,有一个迷团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打转,到底马六甲海峡是因马六甲出名而得名,还是马六甲因马六甲海峡扬名而冠称?去年岁未,我随G轮来到位于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港,总算给自已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轮从台湾高雄开出后,在南中国海域遭西伯利亚南下的一股冷空气袭击,与风浪搏斗航行了五天,终于靠近了马来半岛。临近赤道,天气变得有点闷热,而海面却显得十分平静。据相关资料显示,这里是海盗出没的危险区域。所以,我们船还专门增派了护船班,并打开了船尾的照明灯,同时在二侧设置了喷水的消防水龙头。在大家严密的防范下,我轮驶入了新加坡海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头,马六甲港则是距离新加坡最近的,位于马来半岛西部的一个港口。好多年前,我曾随国产“风”字号远洋船到过马六甲,当时只能在锚地抛锚卸货,在近十天卸货时间里,我们只能在船上遥望马六甲,有一种可望不可登的遗憾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虽说后来多次到过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摈城港,并多次下地浏览了马来风光,但依然冲淡不了我对马六甲探密的***。总觉得马六甲海峡那么有名气,而马六甲港却又那么小,居然连超过万吨的风字号也靠不上,由此,我对揭开先有马六甲海峡还是先有马六甲之迷的***更加强烈。总算能再次来到马六甲,这似乎是上帝赐予我的良机。
我轮在引水的导航下,靠上了马六甲码头。马六甲码头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一个泊位,总共约100米长,宽在10米左右。悬桩式水泥结构码头在长长的引桥连接下与马来半岛相连,码头孤独地直插马六甲海峡的深水处。总排水量9000吨的G轮在码头外档一靠,“独吞”了马六甲港。唯有码头里档还可以靠一条4000—5000吨的小船,怪不得当年风字号只能在外面抛锚卸货。
停泊卸货时,我和几个船员结伴下地。马六甲是热带雨林气候,年底从国内出来时,寒风剌骨的感觉到这里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下地的第一感觉是热不可耐。乘上开往马六甲市中心的公共汽车,一股热风迎面扑来。这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朗天空,这会儿又下起雨来。这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沙沙地下上一阵子,便又放晴了。路上湿漉漉的,但路旁的树叶经过雨洗后,更是绿得发亮,而且空气中还夹杂着浓郁的树叶子气味。本来那股扑面而来的热风变得带有丝丝凉意。
沿路的商店招牌,熟悉的中国字到处可见,使人感到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洋溢在身边。据说在马来西亚,带有中国血统的马来人和华侨占全国人口有百分之三十一之多。华人的勤奋工作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马六甲的市中心。市区十分热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为了解开自己脑海里的迷团,我特意走访了在马六甲开书店的华人老扳,问他马六甲地名的由来。这个早年从广东移居过来,在马六甲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林老扳已经68岁了,但很健谈。林老扳说:马六甲是一座历史名城,在1403年建立了马六甲王朝。就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和军力的保护,才得以摆脱来自逻罗的威胁,度过了创立时期被吞并的危险。郑和的功绩在马六甲享有盛名。当地人常说,没有郑和,说不定我们现在是泰国人。其实在郑和下西洋之前,马六甲已经是马来半岛有名的商埠,是东南亚主要的贸易中心。16世纪起,开始遭葡萄牙、荷兰殖民者的侵略,在1888年又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战时又被日本侵占,饱经殖民者创伤的马六甲,在马来半岛上一直很有名气。正因为有了马六甲,所以,大家就把在门口的海峡称之为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因马六甲出名而得名,是无可争议的史实。林老扳告诉我,马六甲是马来半岛的中心,来到马来半岛,不到马六甲,称不上来过马来半岛。由于马六甲所在的海湾水浅。马六甲河又小而船越来越大。马六甲港也只能淡出了辉煌的历史。渐渐地马六甲海峡的名气大过了马六甲。如今马六甲只剩几个小小的码头,不免让大家回忆起马六甲当年风光岁月。
老华侨细心地给我介绍了马六甲的风光,如数家珍般地一一说起马六甲的名胜古迹。只可惜自己也只是匆匆过客,没时间到处走走看看,而听听当地老华侨对往日情景的回忆,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老店主颇有兴趣地向我们说起中国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杨利伟,他称杨利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上天的国家,真正为我们中华民族争了光,为我们海外华人争了口气。老华侨的话,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以马六甲得名的马六甲海峡是著名的国际海上通道,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马来半岛生存发展的依靠。对于环境保护,不仅当地政府要求过往海峡的船舶要严格遵守防污染规定,就是马来半岛的居民也对自家居住的环境倍加爱护。在马六甲码头,海水清澈透明,海面上没有任何漂流物。我们闲步在沙滩,金灿灿的沙子也是清洁透亮,加上到处都是绿树丛生,红花相拥,马六甲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和美、温甜的感受。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