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蔓延。不知道这场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陈贤忠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他不无沮丧地叹出一口气,“我甚至把办公室搬到了只有原来一半大的房间,但月报数据显示还在连月亏损。也许,有一天我也不得不关门吧?”
陈贤忠是澳门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在澳门的货物进口中,尤其在机电产品进口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春江水暖鸭先知”,全球贸易中很多供方、需方并不都是上下游直接相衔,货代是中间人,所以“危机到来,货代先知”。
货代的利润率并不高,在大珠三角区域,一般是6%~7%。不过现在,不仅货量减少,而且利润率已经下滑至3%~5%,甚至东南亚航线的利润率还不足3%。一些公司由此被迫裁员,一些公司将办公地点从香港搬到了深圳,还有很多像陈贤忠一样,从大办公室搬到了小房间。
在陈贤忠看来,危机并没有结束,而且还在持续蔓延中。
CBN:你最近在内地进行了连续的商业考察,总体感受如何?
陈贤忠:最近我先在珠三角的港口转了一圈,然后又去了广西、安徽等地。尽管内地货量总体企稳回升,但仍感觉忧心忡忡,内地经济的一抹亮色,相比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还只是星星之火。
一方面,产业确实在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不过转移的量显然与东部现有的量差距巨大。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能听到身边朋友公司关门或裁员的消息。很多厂,都是全部本钱加上东拼西借才开起来的,一旦倒下去,怎么可能有翻身的机会?这样的厂不少。
CBN:在4万亿元扩张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经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总体是好转的,出口恶化的形势也在趋缓。你感受到这样积极的方面了吗?
陈贤忠:一个人,勒紧裤带饿了很多天,饿到快不行时,总要补充些基本需求的。一间工厂,比如原来一百件一百件地进货,在给工人放假一段时间后,为了维持基本运营,现在十件二十件地进货。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小阳春吧。
但是,珠三角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所产货物绝大部分都流向欧美,而欧美正是受危机伤害最深重的地方。我们看到,全球需求的“大胃王”欧美地区,依然没多少起色。在转口大港香港,那些专做美洲市场的代理,往往几个月才只有一票两票货;甚至一些中型货代,每个月百十万元的开销,却没有一个美国订单。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星星之火,最终会被全球风暴的黑洞吸进去,还是能够后劲十足、燎原全球?现在还很难判断。
CBN:你公司近几个月的表现怎样?
陈贤忠:在澳门,我所在的澳门海运有限公司算是较早开拓内地业务的,几乎与每个沿海港口都有业务,内地货量占公司总货量的80%左右,但仍然不免受到危机的冲击。
从2008年8月开始,澳门海运有限公司处理的货量直线下滑,下滑70%、60%、50%、40%……今年3月份一度跌去80%,4月份刚有所上涨,5、6月份又下滑了40%。幅度在收窄,但仍在下滑中。最好时每月能赚几十万元,现在却把之前的老本都亏掉了。
CBN: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运行,你怎么看?
陈贤忠:危机还在向更多行业蔓延。珠三角港口之行,并没有给我增加多少信心,反而看到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死撑的一面。
在深圳,几百平方米的酒楼,服务员比客人多;在东莞虎门,歌舞厅从晚上10:30到凌晨12:30,只有三桌客人;还是在东莞,裁员超过20%的工厂很多。要知道,在澳门裁员4%~7%就很吓人了。
就业情况也不乐观,以往门槛相对偏低的物流业,以往初中、中专毕业都可以做,但现在,几十个人争一个职位也不是新鲜事。
CBN: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总干事何立基曾接受我的访问,他说香港物流企业倒闭的有5%~10%,而更多企业选择了“冬眠”,因为倒闭的代价也不小,比如要付遣散费等,以及不能再继续享受进口产品5年免税的政策优惠等。
陈贤忠: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如果8、9月份生产厂家还没有订单,那么今年也就这样了:好不起来了。
不知道外国企业家如何,但是咱们中国的企业主们普遍有坚韧的一面,我和他们一样,都将坚持逆境死撑。危机也意味着转机,挺过来了,活下来了,中国的企业才能分享、共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好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米华
陈贤忠是澳门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在澳门的货物进口中,尤其在机电产品进口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春江水暖鸭先知”,全球贸易中很多供方、需方并不都是上下游直接相衔,货代是中间人,所以“危机到来,货代先知”。
货代的利润率并不高,在大珠三角区域,一般是6%~7%。不过现在,不仅货量减少,而且利润率已经下滑至3%~5%,甚至东南亚航线的利润率还不足3%。一些公司由此被迫裁员,一些公司将办公地点从香港搬到了深圳,还有很多像陈贤忠一样,从大办公室搬到了小房间。
在陈贤忠看来,危机并没有结束,而且还在持续蔓延中。
CBN:你最近在内地进行了连续的商业考察,总体感受如何?
陈贤忠:最近我先在珠三角的港口转了一圈,然后又去了广西、安徽等地。尽管内地货量总体企稳回升,但仍感觉忧心忡忡,内地经济的一抹亮色,相比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还只是星星之火。
一方面,产业确实在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不过转移的量显然与东部现有的量差距巨大。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能听到身边朋友公司关门或裁员的消息。很多厂,都是全部本钱加上东拼西借才开起来的,一旦倒下去,怎么可能有翻身的机会?这样的厂不少。
CBN:在4万亿元扩张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经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总体是好转的,出口恶化的形势也在趋缓。你感受到这样积极的方面了吗?
陈贤忠:一个人,勒紧裤带饿了很多天,饿到快不行时,总要补充些基本需求的。一间工厂,比如原来一百件一百件地进货,在给工人放假一段时间后,为了维持基本运营,现在十件二十件地进货。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小阳春吧。
但是,珠三角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所产货物绝大部分都流向欧美,而欧美正是受危机伤害最深重的地方。我们看到,全球需求的“大胃王”欧美地区,依然没多少起色。在转口大港香港,那些专做美洲市场的代理,往往几个月才只有一票两票货;甚至一些中型货代,每个月百十万元的开销,却没有一个美国订单。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星星之火,最终会被全球风暴的黑洞吸进去,还是能够后劲十足、燎原全球?现在还很难判断。
CBN:你公司近几个月的表现怎样?
陈贤忠:在澳门,我所在的澳门海运有限公司算是较早开拓内地业务的,几乎与每个沿海港口都有业务,内地货量占公司总货量的80%左右,但仍然不免受到危机的冲击。
从2008年8月开始,澳门海运有限公司处理的货量直线下滑,下滑70%、60%、50%、40%……今年3月份一度跌去80%,4月份刚有所上涨,5、6月份又下滑了40%。幅度在收窄,但仍在下滑中。最好时每月能赚几十万元,现在却把之前的老本都亏掉了。
CBN: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运行,你怎么看?
陈贤忠:危机还在向更多行业蔓延。珠三角港口之行,并没有给我增加多少信心,反而看到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死撑的一面。
在深圳,几百平方米的酒楼,服务员比客人多;在东莞虎门,歌舞厅从晚上10:30到凌晨12:30,只有三桌客人;还是在东莞,裁员超过20%的工厂很多。要知道,在澳门裁员4%~7%就很吓人了。
就业情况也不乐观,以往门槛相对偏低的物流业,以往初中、中专毕业都可以做,但现在,几十个人争一个职位也不是新鲜事。
CBN: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总干事何立基曾接受我的访问,他说香港物流企业倒闭的有5%~10%,而更多企业选择了“冬眠”,因为倒闭的代价也不小,比如要付遣散费等,以及不能再继续享受进口产品5年免税的政策优惠等。
陈贤忠: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如果8、9月份生产厂家还没有订单,那么今年也就这样了:好不起来了。
不知道外国企业家如何,但是咱们中国的企业主们普遍有坚韧的一面,我和他们一样,都将坚持逆境死撑。危机也意味着转机,挺过来了,活下来了,中国的企业才能分享、共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好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米华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