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6
“在港口现代化建设上,国内的一些港口无与伦比,然而,对于港口的工作对象之一——海员,似乎还缺少一些人性化方面的关怀。”近日,一位长年驾驶大型集装箱船的船长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这位船长道出了许多海员的心声。对于漂洋过海的船员们来说,回到港口就应该和回到家一样,而在中国的港口,对海员的人文关怀还显得有些薄弱。
海员“幸福指数”普遍不高
港口在海员的眼中应该是“幸福港湾”,因为对于久别都市的他们而言,在历经风浪后唯一能短暂停歇的陆地就是这里,到了这里,便是到了家。
胡月祥,常年驾船航行中美航线、中欧航线,是中海的一位资深船长。胡月祥对于中国港口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跑遍世界各大著名港口,中国港口建设是神速的,尤其是上海港口建设。在洋山港,有一次可起吊4个标箱的桥吊,万箱船能在24小时内完成装卸作业,这在发达国家也极为罕见,中国港口装卸作业的管理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话锋一转,胡月祥说,“港口装卸、设备都现代化了,但中国港口对船员的服务却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异。”
海员在短暂靠泊后需要到港外办事,而像洋山港这样的岛港远离市区,却在泊位大门附近找不到专门为船员服务的交通工具,而按规定港内又不准行人行走,海员们即使有时乘坐港口接送工人上下班的通勤车到港区门口后,却依然难以转乘通过东海大桥直达市内的交通工具。
“我是一位船舶政委,深深地感受到海员的艰苦。在茫茫的海洋上漂泊几十天、有时会遭遇到高达10米的巨浪,有时候还要遭受海盗的武装袭扰。”中海集运一艘远洋船舶的政委刘平说,“每一位海员到港后都渴望尽快见到家人,我们期盼港口方面能为相关的船公司提供方便的‘绿色通道’。”
记者采访了相当数量的海员,他们反映,我国南北几百个港口,很少有港口能为海员提供非常便利的服务。海员到港后,往往不能很方便地购买生活必须品、书籍或者阅读、上网、打国际长途电话。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没有适合的蔬菜等补给、没有购买必需品或者缓冲情绪的地方……海员们远航归来,却因交通问题不能尽快回家、家属到了港口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手续才能“探船”,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海员俱乐部,我们呼唤你!”
记者了解到,许多中国港口如今也都提出了 “港航一家”、“让世界了解X港,让X港走向世界”等经营理念,但是,如何真正懂得海员的需要,如何把服务工作做到海员的心坎里,在中海集运远洋船船长孙友林看来,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路要走。
面对中国港口人文关怀的不足,孙友林对记者道出了内心的急切:“海员俱乐部,我们呼唤你!”据他介绍,国外绝大多数港口都设置了海员俱乐部,船员们都乐意光顾,而在国内却无缘见到真正意义的海员俱乐部。“听说以前是有的,但是相当华贵,物品也高档,而且都在广州、上海、大连、天津等为数不多的大港口,主要是提供给国际海员休息、娱乐购物,对自己的海员一般无兴趣接待,目前,这些俱乐部也基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位去过德国汉堡俱乐部的海员介绍,汉堡的海员俱乐部并不大,物品也不齐全,休闲、小吃却令海员们难忘。“海员下班以后多喜欢聚集那里,通通电话,网上聊聊,赛赛小球,尝尝小吃,买买物品。”在澳洲**,基本上有港口就有俱乐部,俱乐部也不大,东西也不丰富,但船一靠岸海员想到的就是俱乐部。“发达国家大多都建有海员俱乐部。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码头方的交通车几乎随叫随到,将海员从船舷旁送到大门口,然后由俱乐部派免费车将海员接到俱乐部。”
“一个不大的家,就能让海员享受到一点便利,感受到一点关爱,而这个家,不需要太华丽和高雅。”孙友林勾画出了心目中向往的中国海员俱乐部:几间不大的小屋,让疲惫又兴奋的海员们一眼就能识别出这就是“海员之家”。这里能满足普通的消费,而且消费价格公平合理、服务热情、设施干净。这里可以打电话,有电话卡出售,有咖啡和清香可口的热茶。这里还有上网设施,有当地特产和一般超市物品。这里有乒乓球之类的运动,而且,俱乐部距离码头不要太远,若是建得远一点,有免费班车接送。
“我国是海运大国,港口遍布,海员数量与日俱增,来往中国的商船日益频繁,若能在美丽的港湾里添建几处海员小屋,非但不会煞风景,相反还能起到宣传窗口、弘扬精神的渠道作用。海员走四方,美丽的城市见过不少,但真正能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是那间小屋——海员俱乐部。”孙友林如是说。
提升人性化关爱正逢其时
城市以港兴、港以船兴,而船的主体是海员。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言,在港口硬件发展已经到了相当规模的状况下,为船员提供更加完美的人性化服务是目前中国港口打造“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一年后即将召开,这是一个全面展现上海服务能力的绝佳机会。而港口作为进入上海的第一门户,其完善的配套功能将会向世界展现一个东方大港的良好形象。
近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坐客东方网,与网友展开面对面交流。主持人将海员们普遍关心的“港口如何关爱船员”的问题提了出来,得到了韩正市长的正面回答:
[主持人]:有一位东方网的博主,他是一位远洋集装箱轮船的船长,他在东方网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博文,提出了“上海对洋山港有什么扶持,对进一步方便海员生活有什么安排?”的问题。
[韩正]: 这也是很好的建议。洋山港现在是面向国际的一个枢纽港,为海员做好服务,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洋山本岛上很大的缺陷就是很多配套做得不够,无论是在南汇还是我们现在开发的小洋山港,下一步会有很多的配套措施出来。
韩正市长一个简短的回答,当即引来了上海诸多海员网民的欢呼。甚至一名漂泊在海上的船长还给东方网主持人去了电话,感谢韩正市长对海员的关爱。从海员们的欢呼声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海员对港口人性化的关爱有多么需要!
有业内人士倡议,在一些远离市区的港口,可以在港口的一隅搭建一个临时的框架房屋作为海员活动俱乐部,给船员们一个简易的家,而后再不断扩展服务,逐步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员之家。
操作:oasis
[/bonus]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