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的雷达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本文概述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修配阶段(1949年~1953年)、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阶段(1953年底~60年代初)、以自行设计为主的发展阶段(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发展提高阶段(70年代中期以后)。文章还介绍了我国雷达装备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雷达,雷达工业,雷达装备
1 概述
我国的雷达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五十年的不懈努力,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维修、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开拓创业”的发展道路,在全国相继建成了一百多个雷达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研制、生产了多种门类、几百个型号的军用和军民两用雷达,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生产的雷达装备了我国陆、海、空部队和国民经济部门,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国土防空、武器配套、发展尖端武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前,旧中国电子工业十分落后,雷达工业几乎是空白。抗战胜利后,***政府接收了日军在二次大战期间遗留的100多部雷达(大部分已损坏),1946年在南京建立了“特种电信器材修理所”。1950年改为雷达研究所,人员只有100多人。后又改名为“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属军委通信部领导。通过扩充和扩建,成为我国第一支从事雷达工作的队伍。50年代国家在十余所高等院校和一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雷达专业课程,这些学校成为培养雷达专业人才的摇篮。60年代,成立了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即军事无线电电子学研究院,领导雷达和有关电子技术研究,当时已有18个研究所,对雷达研制形成了从元器件到雷达整机的综合研制力量,雷达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化大革命”给雷达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雷达工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全面下降,与国际雷达先进技术的差距又拉大了。这个时期盲目地大搞三线建设,除少数工厂外,大部分未能发挥生产能力,造成了极大浪费。尽管当时工作相当困难,由于以***总理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支持和一批骨干厂、所职工的努力,以及“文革”前的科研技术储备,雷达工业仍为国防提供了一批装备,基本满足了当时国土防空的需要,并为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发射及原子弹、***试验提供了成套测控装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雷达工业进入新的转折时期,长期以***为主的雷达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优先,以民养军”的保军转民方针,走改革开放之路,深化内部改革,实施竞争激励机制,这样极大地鼓励和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我国的雷达研制水平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而且在出口方面也开拓了较大市场。雷达工业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路子。
2 我国雷达技术发展历程
雷达门类较多,发展历程不尽相同,起步有早有晚,仿制和自行设计互有交叉。为常规武器配套的雷达一般是仿制与自行设计并举,新体制的雷达、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激光红外雷达和导弹、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则是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开发而成的。但从我国雷达技术和产品发展总体来说,大致经历了修配、仿制、自行设计和发展提高四个阶段。 2.1 修配阶段(1949年~1953年)
这一阶段以开创基业和修配美、日旧雷达为主要标志。1949年5月,我军接管了***的雷达研究所,标志着我国雷达工业的发展从此揭开了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盘踞在台湾和沿海岛屿上的***部队不断突袭大陆沿海城市,我防空部队急需雷达。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前方十分需要各种雷达设备,国家对雷达研究所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利用缴获的雷达器材和美、日在二次大战中留下的旧雷达进行维修和补缺配套,装备部队使用。这些修复的雷达绝大多数是警戒雷达,也有炮瞄雷达、用于高炮或探照灯引导的美国早期单目标跟踪雷达、舰艇上搜索海面活动目标雷达。后期也修理过少量苏式雷达。 2.2 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阶段(1953年底~60年代初)
这一阶段以建立雷达生产基地和仿制苏式雷达产品为主要标志。新中国诞生后,苏联援助的100多个项目中雷达占了7项,新建了雷达、指挥仪生产厂,后又与苏联签订了有关协定,开始仿制苏式雷达产品。仿制出了警戒雷达、炮瞄雷达、舰用雷达、机载雷达、指标仪、制导雷达和末制导雷达等。
地面防空雷达的仿制和自行设计几乎是同时开始的。1954年仿制成功的中程警戒雷达是我国第一批装备部队的国产雷达,1956年设计成功我国第一部微波对海远程警戒雷达。
仿制的海用雷达有海军警戒雷达、舰艇搜索雷达、搜索攻击雷达、导弹制导雷达、鱼雷快艇攻击雷达和鱼雷潜艇攻击雷达。 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退,停止援助合同,给仿制工作带来很大损失和困难。经努力,绝大多数有资料、样机或只有样机的苏式产品都仿制成功。
这一阶段仿制的雷达大多数相当于苏联50年代初、中期装备水平。仿制的成功扩展了我国装备部队雷达产品的门类系列,形成了雷达为陆、海、空部队服务的雏型,通过多部雷达的引进仿制,掌握了雷达试制生产的全过程。
我国的雷达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本文概述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修配阶段(1949年~1953年)、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阶段(1953年底~60年代初)、以自行设计为主的发展阶段(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发展提高阶段(70年代中期以后)。文章还介绍了我国雷达装备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雷达,雷达工业,雷达装备
1 概述
我国的雷达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五十年的不懈努力,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维修、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开拓创业”的发展道路,在全国相继建成了一百多个雷达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研制、生产了多种门类、几百个型号的军用和军民两用雷达,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生产的雷达装备了我国陆、海、空部队和国民经济部门,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国土防空、武器配套、发展尖端武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前,旧中国电子工业十分落后,雷达工业几乎是空白。抗战胜利后,***政府接收了日军在二次大战期间遗留的100多部雷达(大部分已损坏),1946年在南京建立了“特种电信器材修理所”。1950年改为雷达研究所,人员只有100多人。后又改名为“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属军委通信部领导。通过扩充和扩建,成为我国第一支从事雷达工作的队伍。50年代国家在十余所高等院校和一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雷达专业课程,这些学校成为培养雷达专业人才的摇篮。60年代,成立了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即军事无线电电子学研究院,领导雷达和有关电子技术研究,当时已有18个研究所,对雷达研制形成了从元器件到雷达整机的综合研制力量,雷达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化大革命”给雷达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雷达工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全面下降,与国际雷达先进技术的差距又拉大了。这个时期盲目地大搞三线建设,除少数工厂外,大部分未能发挥生产能力,造成了极大浪费。尽管当时工作相当困难,由于以***总理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支持和一批骨干厂、所职工的努力,以及“文革”前的科研技术储备,雷达工业仍为国防提供了一批装备,基本满足了当时国土防空的需要,并为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发射及原子弹、***试验提供了成套测控装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雷达工业进入新的转折时期,长期以***为主的雷达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优先,以民养军”的保军转民方针,走改革开放之路,深化内部改革,实施竞争激励机制,这样极大地鼓励和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我国的雷达研制水平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而且在出口方面也开拓了较大市场。雷达工业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路子。
2 我国雷达技术发展历程
雷达门类较多,发展历程不尽相同,起步有早有晚,仿制和自行设计互有交叉。为常规武器配套的雷达一般是仿制与自行设计并举,新体制的雷达、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激光红外雷达和导弹、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则是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开发而成的。但从我国雷达技术和产品发展总体来说,大致经历了修配、仿制、自行设计和发展提高四个阶段。 2.1 修配阶段(1949年~1953年)
这一阶段以开创基业和修配美、日旧雷达为主要标志。1949年5月,我军接管了***的雷达研究所,标志着我国雷达工业的发展从此揭开了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盘踞在台湾和沿海岛屿上的***部队不断突袭大陆沿海城市,我防空部队急需雷达。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前方十分需要各种雷达设备,国家对雷达研究所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利用缴获的雷达器材和美、日在二次大战中留下的旧雷达进行维修和补缺配套,装备部队使用。这些修复的雷达绝大多数是警戒雷达,也有炮瞄雷达、用于高炮或探照灯引导的美国早期单目标跟踪雷达、舰艇上搜索海面活动目标雷达。后期也修理过少量苏式雷达。 2.2 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阶段(1953年底~60年代初)
这一阶段以建立雷达生产基地和仿制苏式雷达产品为主要标志。新中国诞生后,苏联援助的100多个项目中雷达占了7项,新建了雷达、指挥仪生产厂,后又与苏联签订了有关协定,开始仿制苏式雷达产品。仿制出了警戒雷达、炮瞄雷达、舰用雷达、机载雷达、指标仪、制导雷达和末制导雷达等。
地面防空雷达的仿制和自行设计几乎是同时开始的。1954年仿制成功的中程警戒雷达是我国第一批装备部队的国产雷达,1956年设计成功我国第一部微波对海远程警戒雷达。
仿制的海用雷达有海军警戒雷达、舰艇搜索雷达、搜索攻击雷达、导弹制导雷达、鱼雷快艇攻击雷达和鱼雷潜艇攻击雷达。 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退,停止援助合同,给仿制工作带来很大损失和困难。经努力,绝大多数有资料、样机或只有样机的苏式产品都仿制成功。
这一阶段仿制的雷达大多数相当于苏联50年代初、中期装备水平。仿制的成功扩展了我国装备部队雷达产品的门类系列,形成了雷达为陆、海、空部队服务的雏型,通过多部雷达的引进仿制,掌握了雷达试制生产的全过程。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