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南一家电台资深记者委托,我们沿着长江夜上汉口,访问了各方人士,获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1996年11月12日,是***先生诞生130周年纪念日,湖北省在这一天已正式打捞沉睡长江水下58年的一代名舰——“中山”舰。“中山”舰的故事与它出水之事多次被传闻,一直却未能按期正式打捞,一代名舰牵动着国人与海外人士的心。
昔日中山舰,中国现代史的传奇
可以这样说,在整个中国自有了舰船以来,恐怕再也没有其它一艘军舰会像中山舰如此具有知名度。中山舰的非同凡响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一只普遍的能够载兵搬战,作为战争手段的舰艇。中山舰曾经三次成为中国现代史转换期的“热点”。
从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广州兵变反国民革命,***脱险移驻该舰(当时名为永丰舰)避难和苦斗。到1926年3月20日,***制造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李之龙等一批共产党人,软禁***。再到1938年10月24日,在血与火的武汉保卫战中中山舰与日军飞机浴血奋战,最后因战殉职,沉入江底,这些都不能不让人对它刮目相看。
今日中山舰,是历史,但又是文化
谁来打捞和修复中山舰?似乎是原本并不能成立的疑问。但中山舰的打捞修复之争由来已久。早在80年代末,湖北、江苏两省就各自提出打捞修复中山舰的动议。最早的动议据知由湖北省政府和湖北省文物管理机构提出。自此,人们从打捞、修复、陈列中山舰的呼声中形成共识,而后又演变成几省争相承担和陈列该舰的复杂局面。1988年初,一份由江苏省文化厅和旅游局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的《关于打捞中山舰的请示报告》(原报告如此),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当时,国家文物局将此报告转发给了湖北省。湖北省的正式报告于3月7日正式递交,《报告》向国家文物局郑重提出“中山舰由我省打捞,方案已经制定,待论证后报批。”国家文物局出于一定的考虑,在接到湖北省的报告后,于3月25日批复江苏方面,明示“此事可由湖北省筹备、申请,报我局批准后方可施”。
1986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通过民间调查,获知50年代就有人将中山舰上的一台锅炉卸下去炼钢铁,还有人锯掉10多米长的桅杆,敏锐地感到保护文物刻不容缓,便向湖北省政府打了“打捞中山舰”的报告。
湖北省“打捞修复中山舰工作组”负责人周宗发进一步证实了有关事实。他指出,湖北省早于1988年,是在1986年最早提出打捞请求的,在获得国家批准后,于1988年5月2日请海军某部深潜所人员进行了水下探索和潜摸,成功地确定了中山舰沉没的确切方位,找到了准确的有关数据,掌握了接触实物的有效方法。当然,这些数据对媒体暂时还没有必要详实给予公布。
作为一种对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深入打捞、修复重要文物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湖北方面提出保护和管理中山舰,首先是依法所为。国家文物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内的文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文物较多的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可以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中山舰现今就在湖北省境内的武汉长江水域,无疑合法、合理。武汉(武昌)又是辛亥革命的首义都,***领导的北伐革命正是在武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政府遂从广州迁址于武汉。十分巧合的是,中山舰原舰长李之龙恰是湖北人,武汉保卫战,烈士的热血洒在武汉,舰沉在武汉……这些相对有利的人文、历史条件使中山舰陈列于武汉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之举。
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中山舰长眠于江底50余年后,中山舰作为一种人文、历史载体和珍贵的文物,多次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议题。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广东省全国政协委员)曾正式递交提案,请求由广州市来负责打捞中山舰,并举“中山舰何时回娘家”的旗号,强调将打捞上来的中山舰运回广州修复陈列。广东人是精明的。他们似乎等不得由兄弟省运用多少年来筹划和逐步办成这件事,他们似乎尝试以强硬的态度把自己的梦变成现实,从湖北省手里“抢”一口。广东人何以对中山舰情有独钟?广东人抛出了两个数字,即中山舰在服役的25年当中,其中有21年是在广东度过的。***蒙难和“中山舰事件”都正好发生在广州。广东人敢想。他们设想让中山舰与大元帅府、总统府、黄埔军校,再现一幅完整的国民革命历史画卷,使旧址配套趋于更加完整化。广州甚至以十分的把握在黄埔军校水域规划了回归娘家的中山舰陈列泊位,其势的确咄咄逼人。广东人满脑子的务实性使江苏省以中山陵和中山舰为中心,建一座风格独特的中山文化城的幻想接近于空泡。湖北人也不得不着急。
中山舰将重放光彩
在武汉,我们深感湖北人的开放意识及旅游文化意识已达到相当的程度。广东方面的呼号尚没有止歇,湖北省政府特邀北海舰队某部潜水作业队再次作了水下探摸,查清了中山舰的水底尺度及各部位的破损数据,将打捞方案推到了预期实施阶段。湖北人是不饶人的。湖北省委、省政府从1995年加快步伐,把打捞修复、陈列的日程表和盘捧出:当年5月中甸,湖北省政府召开会议,最后确定了打捞修复工作的基本原则、框架和主要措施;5月下旬,进一步展开了专家论证,进行技术攻关,拍板;7月,湖北省在北京、武汉、香港等地召开颇具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借此公布了向海内外募集部分资金的方案,宣布中山舰陈列场馆的设计施工;这样,到1996年11月底,打捞工作的前期施工正式开始作业。
1996年 1月17日,接受委托进行第四次探摸的四川重庆长江轮船救助打捞公司再次下水,历时14天。“重捞公司”证实中山舰泡在水下,历经五十几年,并未“伤筋动骨”。
中山舰打捞修复陈列工作,计划要用去费用9000万元。一位资深的海外华人建议,是否可以中山舰的破损钢板多做几个模型供海内外有关场馆陈列呢?这也许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意见。
中山舰将重放她的历史光彩。
---摘自《海洋世界》1997年第2期 作者:苏亚 春颖
昔日中山舰,中国现代史的传奇
可以这样说,在整个中国自有了舰船以来,恐怕再也没有其它一艘军舰会像中山舰如此具有知名度。中山舰的非同凡响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一只普遍的能够载兵搬战,作为战争手段的舰艇。中山舰曾经三次成为中国现代史转换期的“热点”。
从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广州兵变反国民革命,***脱险移驻该舰(当时名为永丰舰)避难和苦斗。到1926年3月20日,***制造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李之龙等一批共产党人,软禁***。再到1938年10月24日,在血与火的武汉保卫战中中山舰与日军飞机浴血奋战,最后因战殉职,沉入江底,这些都不能不让人对它刮目相看。
今日中山舰,是历史,但又是文化
谁来打捞和修复中山舰?似乎是原本并不能成立的疑问。但中山舰的打捞修复之争由来已久。早在80年代末,湖北、江苏两省就各自提出打捞修复中山舰的动议。最早的动议据知由湖北省政府和湖北省文物管理机构提出。自此,人们从打捞、修复、陈列中山舰的呼声中形成共识,而后又演变成几省争相承担和陈列该舰的复杂局面。1988年初,一份由江苏省文化厅和旅游局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的《关于打捞中山舰的请示报告》(原报告如此),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当时,国家文物局将此报告转发给了湖北省。湖北省的正式报告于3月7日正式递交,《报告》向国家文物局郑重提出“中山舰由我省打捞,方案已经制定,待论证后报批。”国家文物局出于一定的考虑,在接到湖北省的报告后,于3月25日批复江苏方面,明示“此事可由湖北省筹备、申请,报我局批准后方可施”。
1986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通过民间调查,获知50年代就有人将中山舰上的一台锅炉卸下去炼钢铁,还有人锯掉10多米长的桅杆,敏锐地感到保护文物刻不容缓,便向湖北省政府打了“打捞中山舰”的报告。
湖北省“打捞修复中山舰工作组”负责人周宗发进一步证实了有关事实。他指出,湖北省早于1988年,是在1986年最早提出打捞请求的,在获得国家批准后,于1988年5月2日请海军某部深潜所人员进行了水下探索和潜摸,成功地确定了中山舰沉没的确切方位,找到了准确的有关数据,掌握了接触实物的有效方法。当然,这些数据对媒体暂时还没有必要详实给予公布。
作为一种对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深入打捞、修复重要文物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湖北方面提出保护和管理中山舰,首先是依法所为。国家文物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内的文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文物较多的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可以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中山舰现今就在湖北省境内的武汉长江水域,无疑合法、合理。武汉(武昌)又是辛亥革命的首义都,***领导的北伐革命正是在武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政府遂从广州迁址于武汉。十分巧合的是,中山舰原舰长李之龙恰是湖北人,武汉保卫战,烈士的热血洒在武汉,舰沉在武汉……这些相对有利的人文、历史条件使中山舰陈列于武汉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之举。
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中山舰长眠于江底50余年后,中山舰作为一种人文、历史载体和珍贵的文物,多次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议题。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广东省全国政协委员)曾正式递交提案,请求由广州市来负责打捞中山舰,并举“中山舰何时回娘家”的旗号,强调将打捞上来的中山舰运回广州修复陈列。广东人是精明的。他们似乎等不得由兄弟省运用多少年来筹划和逐步办成这件事,他们似乎尝试以强硬的态度把自己的梦变成现实,从湖北省手里“抢”一口。广东人何以对中山舰情有独钟?广东人抛出了两个数字,即中山舰在服役的25年当中,其中有21年是在广东度过的。***蒙难和“中山舰事件”都正好发生在广州。广东人敢想。他们设想让中山舰与大元帅府、总统府、黄埔军校,再现一幅完整的国民革命历史画卷,使旧址配套趋于更加完整化。广州甚至以十分的把握在黄埔军校水域规划了回归娘家的中山舰陈列泊位,其势的确咄咄逼人。广东人满脑子的务实性使江苏省以中山陵和中山舰为中心,建一座风格独特的中山文化城的幻想接近于空泡。湖北人也不得不着急。
中山舰将重放光彩
在武汉,我们深感湖北人的开放意识及旅游文化意识已达到相当的程度。广东方面的呼号尚没有止歇,湖北省政府特邀北海舰队某部潜水作业队再次作了水下探摸,查清了中山舰的水底尺度及各部位的破损数据,将打捞方案推到了预期实施阶段。湖北人是不饶人的。湖北省委、省政府从1995年加快步伐,把打捞修复、陈列的日程表和盘捧出:当年5月中甸,湖北省政府召开会议,最后确定了打捞修复工作的基本原则、框架和主要措施;5月下旬,进一步展开了专家论证,进行技术攻关,拍板;7月,湖北省在北京、武汉、香港等地召开颇具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借此公布了向海内外募集部分资金的方案,宣布中山舰陈列场馆的设计施工;这样,到1996年11月底,打捞工作的前期施工正式开始作业。
1996年 1月17日,接受委托进行第四次探摸的四川重庆长江轮船救助打捞公司再次下水,历时14天。“重捞公司”证实中山舰泡在水下,历经五十几年,并未“伤筋动骨”。
中山舰打捞修复陈列工作,计划要用去费用9000万元。一位资深的海外华人建议,是否可以中山舰的破损钢板多做几个模型供海内外有关场馆陈列呢?这也许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意见。
中山舰将重放她的历史光彩。
---摘自《海洋世界》1997年第2期 作者:苏亚 春颖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