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深处,一座古色的两层宅子映入眼帘,这便是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了。红黑相间的砖面西式老宅,充溢着历史的沧桑况味。门前一对石狮,一副凝重的神情,守护着已有90多岁的宅子。
顺着我的目光,请随我走进这片面积仅600平方米,却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长廊,看看从远古一路驶来的船,听听现代船王董浩云的传奇故事,享用一顿历史的饕餮大餐……
在层层历史断面遐想
走进博物馆,天井之内,一枚枚石缆桩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桩原来是一个个实用的石凳,只是打制成了缆桩的形状建造。看来,建造者是想将博物馆打造成一坚实的方舟。
既然是航运史馆,就离不开船。馆内,一条简易的竹筏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用篾绑扎的部位随处可见,使我想起了远古先民们滑水成功时那庄严的一幕。筏是最原始的渡水工具之一,而台湾帆筏是其代表。它由近10根前端强力弯曲、尾部稍缓的竹杆组成,首端较尾端为窄。首尾侧边也呈两端曲线型上翘,在中间呈凹形。桅是一根牢固的木杆,挂有典型的中国撑条式斜桁四角纵帆。这可能是起先最早船的雏形吧。
人类确实善于模仿。瞅瞅那支与河姆渡文化几乎同时代,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挖掘出的木桨,粗糙而黑黝的身干,随处都有打磨后的形态,便可读懂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将实用与审美天衣无缝地完美结合。
再看看那造得如竹节般的船体密封舱,你就能够揣摩到远古人类的智慧源自何方。那个发明它的人,也许是一位村姑,她只是出于对打渔为生的夫君的一种关切。何许是一位老翁抽着烟袋时的突发奇想。总之,他们都有着向大自然学习的智慧。
在馆内,我时时会被一些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所感染,其实,这不仅仅只是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这些逼真的船模使观众能直观地了解舟船的文化与历史,体味水乡船韵,欣赏世界名船,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和风采。
精神永存的船王
在咀嚼了航海历史后,我们要探访本馆的主角——“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在两层楼梯之间,董浩云铜像微笑着注视我,神情透出果敢、刚毅,一股浩然之气。被冠以“船王”的称号当然非同寻常,眉宇间透着一股波涛惊魂浑不怕、气势吞海遏飞舟的豪迈气慨。
再往上走,就到了二楼的天井。有些意外的是,我看到一只印着全英文的钟。细细一看,基座上写着“伊丽莎白皇后”号船钟,这钟与董浩云有何联系?
进入陈列室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董浩云一生热衷教育,对国际教育事业的贡献广受赞颂。1971年他购买著名的豪华客轮“伊丽莎白女皇”号,创办了“海上大学”,可是该轮在1972年在香港装修时不慎失火焚毁,这座船钟便是“伊丽莎白皇后”号上遗留下来的。后来,董浩云毅然决定再买一艘“宇宙”号替代,并与匹兹堡大学合作成立了“海上大学”。
陈列室内,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董浩云传奇的一生。作为船王,他的人生历程可用他旗下船舶的多项第一来诠释:“天龙”散货船,1947年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中国船;7万吨级的“东亚巨人”,50年代最大的船之一;“如云”号,第一艘中国远洋定期客货轮;“东方领袖”轮,第一艘建造的中国货柜轮;55.5万吨“海上巨人”超级油轮,世界最大的油轮……船在变,不变的是他船上始终牵系的“中国心”。
电视中传来浑厚的解说:董浩云原籍浙江定海,1912年出生于上海的小商人家庭,1982年在香港病逝,其长子就是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他17岁初涉商界,最初在上海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国际运输公司工作,次年,加入天津航运公司,23岁任天津行业公会副会长。他立志投身航运终生不悔,在22岁时的日记中,他说改变中国运输业的落后状况是他一生要肩负的使命。在几十年间,董浩云白手起家,历经艰辛,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载重量超过1100万吨的“航运王国”及一个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造船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综合性跨国集团。
能真正被人们尊称为“王”的人,必然在人格和各个领域都有过人之处,董浩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价亿万,却和蔼近人,从不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他生活俭朴,饮食有度,不吸烟,不饮酒,最浓烈的饮料不过是一杯清茶或者是白开水加一二片柠檬。直到生命最后,他没有私人游艇,也没有劳斯莱斯汽车。他还是一位积极的艺术赞助人和经验丰富的外交活动家。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他只身奋斗,把世界当作他的战场、他的课堂、他的领域,为中国人赢得了尊严和骄傲。世逝后,他的骨灰部份安厝纽约卡梅尔佛寺及香岛小筑的浩云堂,一部分撒在他所热爱的海洋里。这正暗合了董浩云的初衷:“我本人自幼就对海洋发生兴趣,以船为第二生命!”具体图片在航运信息网
http://www.csi.com.cn/face/hyzxNews/20070420095257.html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