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一个崇高的职业,希望社会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充满探险性和挑战性的行业中去!”在“2006深圳国际海事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海运管理专家发出如此呼吁。据海事管理部门透露,随着海运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海员数量目前处于缺乏状态,甚至还有减少和流失的趋势,全国高级海员缺口已达1.3万人。
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港口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1000总吨以上的海船2600多艘,约5700万载重吨,商船总运力位于世界前列,承担的中国国际贸易运输量和国内贸易运输量分别超过86%和54%。商船数量的大幅增加带来了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航运企业对船员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有管理人士在论坛中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海员数目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具有海员资格的总共约5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海员资格的约13.5万人。尽管如此,与海员需求量相比仍感觉数量不足,海员后备队伍匮乏。
“坦率地说,中国海员已经显现出紧缺趋势,虽然满足国内航运需求没有问题,但富余的力量非常有限。”交通部海事局船员处处长李忠华如是说。专家指出,造成海员紧缺的原因一是船员培养周期较长,二是专业院校“供给”能力有限。李忠华说:“当前航运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造一条船只需几个月就可以下水;然而要培养一个船员,从接受航海教育到实习、拿到船长证书,通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拥有海事大学、海事职业学院、中专、技校及培训中心总共70余所,每年向业界输送航海类中专以上学员80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航运业对人才的需求。专家建议说,在现有海事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空间已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教育和培训”一条途径培养人才,而要坚持“多途径并举”的海员培养战略。
据了解,海员紧缺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海事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将采取两项针对性措施,切实弥补我国海员人才缺口。据李忠华透露,交通部海事局将出台有关政策,允许普通工科院校学生在经过专门航海专业知识培训后,进入海员队伍,此举将大大拓宽高级海员的招收渠道。此外,招收海员将“向西部转移”,由过去“主要从东部沿海城市招生”转为“到西部去找船员”,鼓励有识之士和企业到西部投资建立培训机构,从而吸纳我国西部广大有志于航海事业的人士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加入船员队伍。
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港口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1000总吨以上的海船2600多艘,约5700万载重吨,商船总运力位于世界前列,承担的中国国际贸易运输量和国内贸易运输量分别超过86%和54%。商船数量的大幅增加带来了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航运企业对船员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有管理人士在论坛中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海员数目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具有海员资格的总共约5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海员资格的约13.5万人。尽管如此,与海员需求量相比仍感觉数量不足,海员后备队伍匮乏。
“坦率地说,中国海员已经显现出紧缺趋势,虽然满足国内航运需求没有问题,但富余的力量非常有限。”交通部海事局船员处处长李忠华如是说。专家指出,造成海员紧缺的原因一是船员培养周期较长,二是专业院校“供给”能力有限。李忠华说:“当前航运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造一条船只需几个月就可以下水;然而要培养一个船员,从接受航海教育到实习、拿到船长证书,通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拥有海事大学、海事职业学院、中专、技校及培训中心总共70余所,每年向业界输送航海类中专以上学员80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航运业对人才的需求。专家建议说,在现有海事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空间已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教育和培训”一条途径培养人才,而要坚持“多途径并举”的海员培养战略。
据了解,海员紧缺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海事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将采取两项针对性措施,切实弥补我国海员人才缺口。据李忠华透露,交通部海事局将出台有关政策,允许普通工科院校学生在经过专门航海专业知识培训后,进入海员队伍,此举将大大拓宽高级海员的招收渠道。此外,招收海员将“向西部转移”,由过去“主要从东部沿海城市招生”转为“到西部去找船员”,鼓励有识之士和企业到西部投资建立培训机构,从而吸纳我国西部广大有志于航海事业的人士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加入船员队伍。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