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尽管菲律宾作为世界海员劳务输出国“龙头老大”的地位目前依然牢固,但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崛起中的海员输出国的挑战和压力。正如航运界所评论的,中国正雄心勃勃地向海员输出大国的目标迈进,这一点我们自己也不讳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醒认识主要对手菲律宾、印度、波兰、克罗地亚海员劳务输出的现状和前景,对于我们制定有效措施、顺利地向着目标前进很有帮助。
菲律宾
劳务输出对于菲律宾的重要性举世皆知。作为海员输出“霸主国”的菲律宾目前维持外派海员人数20万左右,约占世界上外派海员总人数的20%,每年外派海员汇回国的外汇达10亿美元。
基于菲律宾传统海事教育(100多所海事院校)和语言的优势,其高校系统每年培养出来的合格海员数以千计。而其本国的远洋船队规模太小,绝大多数海员都被派往国外。为国外船东工作、尽快赚钱致富是大多数菲律宾海员的现实目标。
但来自崛起中的海员输出国的挑战也使菲律宾开始丢失阵地。据菲律宾劳务代理业协会的统计数字,1999年,该国74家劳务代理共让乌克兰、波兰和中国等抢去了6000个职位。另据世界上最大船舶管理公司Acomarit(共雇有8500名海员)的数字,菲律宾海员在该司的比重已从33%降到了27%,而来自东欧的海员比重则由33%上升到了35%。菲律宾方面解释的原因是:由于外派人数太多,其外派质量保证上出现问题;国外劳务代理太多太滥,影响了整体形象;其他劳务输出国的海员削价参与竞争。
菲律宾目前碰到的最大麻烦是:能否成为世界海事组织的第一批“白名单”成员国之一。由于世界海事组织认为菲律宾劳务代理机构泛滥,没有一个签发海员证书、证件的权威机构,因此两次否决了菲律宾的有关报告。随着“白名单”成员国公布的日期逼近,不仅菲政府焦急万分,挪威、日本、德国等长期以来依赖菲海员的航运大国也纷纷出面说情。
鉴于菲国劳务在世界航运界的特殊地位,和考虑到否决其成为“白名单”成员国会对航运业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航运界普遍认为菲律宾届时会过关。在刚结束的ISF(国际航运联合会)的年会上,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夫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菲律宾必将在“白名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若如此,菲律宾作为海员输出“霸主国”的地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其他劳务输出国的对策只能是努力“蚕食”其阵地,借以逐步削弱其霸主地位。
印度
印度海事院校善于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航运界早已认可。而对于海事教育的投资,私人投资占了相当的比重。过去三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私人(包括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
与菲律宾不同,印度本国远洋和内河船队规模并不少。但问题是:受高收入和低税收的驱使,印度高级海员纷纷拥往国外,而本国船队的的配员倒成了问题。即使目前在本国船队服务的高级海员,也在时刻向往赚美元、不纳税的外派待遇。目前,约12000名高级海员和20000名普通海员外派,5700名高级海员和23000名普通海员服务于本国船队。
与菲律宾不同,印度政府毫不担心上不了“白名单”。印度非常自信其海事院校教育和发证完全符合世界海事组织STCW95公约的要求,正安心等着登上“白名单”呢。
BIMCO/ISF的最新5年人力资源调查表明:世界上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拉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以生产高素质高级海员著称的印度应可在世界劳务市场上部站稳一席之地。
波兰
近年来波兰的海员日益受到西欧、北欧国家船东的青睐,外派人数逐年增长。与菲律宾相似,波兰的传统海事教育力量很强,每年海事院校的毕业生数量也很可观,其位于Szczecin和Gdynia的两所主要海事大学每年毕业生保持在4000人,且都经历了4年完整的海事教育。
东欧的巨变和前苏联的解体,导致大批人(包括海事院校毕业生)的失业和就业困难,为国外船东(尤其是西欧、北欧船东)工作、赚取美元对于波兰海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与亚洲海员相比,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具有地理和交通优势,但语言的优势并不明显。多家德国船东表示,使用波兰海员之初,并不满意他们的英语水平,但对他们刻苦学习、勤劳工作的作风表示了赞赏。
随着挪威、德国等西、北欧航运大国的船东协会陆续与波兰海员工会签订集体劳资协议,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部分欧洲船东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波兰海员将会在欧洲劳务市场上与菲律宾海员展开“火拼”。
克罗地亚
10年前,克罗地亚的海员总数仅为25000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景气和南斯拉夫战火的破坏,海员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海员人数10年来翻了一番。
与菲律宾和波兰相似,克罗地亚也具有悠久的航海教育传统,
其6所海事院校每年可培养500名符合STCW95公约要求的高级海员,大部分外派往西欧、北欧。
克罗地亚的劳务代理中,位于Split的Globtik Express Agency一枝独秀,共拥有20000名海员,其中70%为高级海员,主要为国外的液化石油气船(LPG)、液化天然气船(LNG)、原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专业船型配员。目前该司共向国外的100多艘船舶外派了克籍海员,其中28艘船舶全套使用克籍海员(包括5艘液化石油气船)。
BIMCO/ISF最近5年人力资源调查同时显示:未来特种船舶(如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克籍海员凭着在特种船舶上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应可扩大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中国
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最大的劣势在于:国内没有ITF(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分支机构、一时无法与ITF组织达成协议。因此在海员外派中处处感到ITF组织干涉的压力。
ITF因素外,欧美船东对中国海员的普遍印象是:英语语言差。
尽管中国海事院校和海员培训中心近年来下了大力气抓海员的语言能力,收效也不错,加上国内部分劳务代理公司驻欧美代表的大力宣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外船东的这种印象,但要根本改变这一印象,一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切实全面提高中国海员的英语水平,二是需要加强对国外船东的宣传和沟通。
与上述劳务强国相比,中国海员的外派人数并不乐观。根据中国外派海员协调机构(CCOSEC)的说法,过去12年来,中国外派海员人数每年仅以4%的速度递增;按此增长率,到2000年中国外派海员人数仅为32448(包括高级海员和普通海员),到2005年也仅为39474人。然而按照90年ISF/BIMCO的预测,中国外派海员人数将在2000年达到89167人,在2005年达到104543人。
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中国目前共有船员40多万,每年全国的5所海事学院和80所中专可以培养出5000名高级海员和10000名普通海员。从中挑选一批高素质的海员用于外派应是件易事。而且,中国贯彻STCW95公约的态度和效果已获世界海事组织认可,如不出意外,中国应可顺利登上“白名单”,从而为中国海员外派事业的“更上一层楼”铺平道路。
应该说,中国海员的外派前景比较乐观。菲律宾在列举未来主要竞争对手时,也把中国放在了显要的位置。中国海员的传统市场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但经过国内劳务代理机构和驻外代表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已经突破了挪威、英国、德国这些公认最顽强的“防线”,随着中国海员进军欧美劳务市场的步伐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全面抗衡印度、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并真正挑战菲律宾霸主地位的日子不会太久。
其他
凭借地理优势、良好的海事教育和海员的语言优势,乌克兰、俄罗斯两国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看。在目前乃至未来的国际劳务市场“舞台”上,演出精彩节目的应不外乎这7个国家
尽管菲律宾作为世界海员劳务输出国“龙头老大”的地位目前依然牢固,但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崛起中的海员输出国的挑战和压力。正如航运界所评论的,中国正雄心勃勃地向海员输出大国的目标迈进,这一点我们自己也不讳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醒认识主要对手菲律宾、印度、波兰、克罗地亚海员劳务输出的现状和前景,对于我们制定有效措施、顺利地向着目标前进很有帮助。
菲律宾
劳务输出对于菲律宾的重要性举世皆知。作为海员输出“霸主国”的菲律宾目前维持外派海员人数20万左右,约占世界上外派海员总人数的20%,每年外派海员汇回国的外汇达10亿美元。
基于菲律宾传统海事教育(100多所海事院校)和语言的优势,其高校系统每年培养出来的合格海员数以千计。而其本国的远洋船队规模太小,绝大多数海员都被派往国外。为国外船东工作、尽快赚钱致富是大多数菲律宾海员的现实目标。
但来自崛起中的海员输出国的挑战也使菲律宾开始丢失阵地。据菲律宾劳务代理业协会的统计数字,1999年,该国74家劳务代理共让乌克兰、波兰和中国等抢去了6000个职位。另据世界上最大船舶管理公司Acomarit(共雇有8500名海员)的数字,菲律宾海员在该司的比重已从33%降到了27%,而来自东欧的海员比重则由33%上升到了35%。菲律宾方面解释的原因是:由于外派人数太多,其外派质量保证上出现问题;国外劳务代理太多太滥,影响了整体形象;其他劳务输出国的海员削价参与竞争。
菲律宾目前碰到的最大麻烦是:能否成为世界海事组织的第一批“白名单”成员国之一。由于世界海事组织认为菲律宾劳务代理机构泛滥,没有一个签发海员证书、证件的权威机构,因此两次否决了菲律宾的有关报告。随着“白名单”成员国公布的日期逼近,不仅菲政府焦急万分,挪威、日本、德国等长期以来依赖菲海员的航运大国也纷纷出面说情。
鉴于菲国劳务在世界航运界的特殊地位,和考虑到否决其成为“白名单”成员国会对航运业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航运界普遍认为菲律宾届时会过关。在刚结束的ISF(国际航运联合会)的年会上,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夫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菲律宾必将在“白名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若如此,菲律宾作为海员输出“霸主国”的地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其他劳务输出国的对策只能是努力“蚕食”其阵地,借以逐步削弱其霸主地位。
印度
印度海事院校善于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航运界早已认可。而对于海事教育的投资,私人投资占了相当的比重。过去三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私人(包括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
与菲律宾不同,印度本国远洋和内河船队规模并不少。但问题是:受高收入和低税收的驱使,印度高级海员纷纷拥往国外,而本国船队的的配员倒成了问题。即使目前在本国船队服务的高级海员,也在时刻向往赚美元、不纳税的外派待遇。目前,约12000名高级海员和20000名普通海员外派,5700名高级海员和23000名普通海员服务于本国船队。
与菲律宾不同,印度政府毫不担心上不了“白名单”。印度非常自信其海事院校教育和发证完全符合世界海事组织STCW95公约的要求,正安心等着登上“白名单”呢。
BIMCO/ISF的最新5年人力资源调查表明:世界上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拉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以生产高素质高级海员著称的印度应可在世界劳务市场上部站稳一席之地。
波兰
近年来波兰的海员日益受到西欧、北欧国家船东的青睐,外派人数逐年增长。与菲律宾相似,波兰的传统海事教育力量很强,每年海事院校的毕业生数量也很可观,其位于Szczecin和Gdynia的两所主要海事大学每年毕业生保持在4000人,且都经历了4年完整的海事教育。
东欧的巨变和前苏联的解体,导致大批人(包括海事院校毕业生)的失业和就业困难,为国外船东(尤其是西欧、北欧船东)工作、赚取美元对于波兰海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与亚洲海员相比,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具有地理和交通优势,但语言的优势并不明显。多家德国船东表示,使用波兰海员之初,并不满意他们的英语水平,但对他们刻苦学习、勤劳工作的作风表示了赞赏。
随着挪威、德国等西、北欧航运大国的船东协会陆续与波兰海员工会签订集体劳资协议,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部分欧洲船东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波兰海员将会在欧洲劳务市场上与菲律宾海员展开“火拼”。
克罗地亚
10年前,克罗地亚的海员总数仅为25000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景气和南斯拉夫战火的破坏,海员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海员人数10年来翻了一番。
与菲律宾和波兰相似,克罗地亚也具有悠久的航海教育传统,
其6所海事院校每年可培养500名符合STCW95公约要求的高级海员,大部分外派往西欧、北欧。
克罗地亚的劳务代理中,位于Split的Globtik Express Agency一枝独秀,共拥有20000名海员,其中70%为高级海员,主要为国外的液化石油气船(LPG)、液化天然气船(LNG)、原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专业船型配员。目前该司共向国外的100多艘船舶外派了克籍海员,其中28艘船舶全套使用克籍海员(包括5艘液化石油气船)。
BIMCO/ISF最近5年人力资源调查同时显示:未来特种船舶(如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克籍海员凭着在特种船舶上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应可扩大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中国
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最大的劣势在于:国内没有ITF(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分支机构、一时无法与ITF组织达成协议。因此在海员外派中处处感到ITF组织干涉的压力。
ITF因素外,欧美船东对中国海员的普遍印象是:英语语言差。
尽管中国海事院校和海员培训中心近年来下了大力气抓海员的语言能力,收效也不错,加上国内部分劳务代理公司驻欧美代表的大力宣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外船东的这种印象,但要根本改变这一印象,一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切实全面提高中国海员的英语水平,二是需要加强对国外船东的宣传和沟通。
与上述劳务强国相比,中国海员的外派人数并不乐观。根据中国外派海员协调机构(CCOSEC)的说法,过去12年来,中国外派海员人数每年仅以4%的速度递增;按此增长率,到2000年中国外派海员人数仅为32448(包括高级海员和普通海员),到2005年也仅为39474人。然而按照90年ISF/BIMCO的预测,中国外派海员人数将在2000年达到89167人,在2005年达到104543人。
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中国目前共有船员40多万,每年全国的5所海事学院和80所中专可以培养出5000名高级海员和10000名普通海员。从中挑选一批高素质的海员用于外派应是件易事。而且,中国贯彻STCW95公约的态度和效果已获世界海事组织认可,如不出意外,中国应可顺利登上“白名单”,从而为中国海员外派事业的“更上一层楼”铺平道路。
应该说,中国海员的外派前景比较乐观。菲律宾在列举未来主要竞争对手时,也把中国放在了显要的位置。中国海员的传统市场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但经过国内劳务代理机构和驻外代表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已经突破了挪威、英国、德国这些公认最顽强的“防线”,随着中国海员进军欧美劳务市场的步伐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全面抗衡印度、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并真正挑战菲律宾霸主地位的日子不会太久。
其他
凭借地理优势、良好的海事教育和海员的语言优势,乌克兰、俄罗斯两国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看。在目前乃至未来的国际劳务市场“舞台”上,演出精彩节目的应不外乎这7个国家
[本帖已被作者于2006年3月28日23时13分19秒编辑过]
请登录后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