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SOS……紧急呼救!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午夜,智利附近的南太平洋海域下着倾盆大雨。“南美洲国际航海公司”的一艘巨型客轮因天气恶劣,偏离航线,在这里撞上一块巨大的暗礁后,开始下沉。
睡梦中惊醒的旅客有的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慌不择路,来不及穿上救生衣,就急急忙忙纵身跃海,结果很快就被汹涌的波涛吞没了。有的虽然穿上救生衣,甚至套上救生圈,但由于晕头转向,胡奔瞎闯了一阵,仍找不到救生艇,也只能跳海了。
只有一些在白天注意救生艇悬挂位置的沉着冷静的乘客,才顺利地穿好救生服,登上救生艇。
SOS,SOS……紧急呼救!
大规模的援救搜寻很快就开始了。
大难不死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由于这一夜海上能见度极低,加上漂游的艇和人迅速被浪涛冲得七零八落,并呈放射状,离开原先轮船发出“求救信号”的海域;因此,尽管援救的船和直升飞机不停地照射强光探照灯,并大量施放照明弹,但找到的遇难者却寥寥无几。
最后直升飞机冒险进行超低空搜索,然而发现的落难者仍然屈指可数。
不少落水的或救生艇上的人发现远处有援救船和直升机后,即使拼命挥手呼喊,无奈天黑顶风,也没被救援人员发现。
一些救生艇上的乘客急中生智,摸出了火柴,试图点燃挥动,发出“这里有人”的信号;无奈风大雨急,火柴燃着即灭。
有人灵机一动,又尝试点亮打火机,结果也是一闪即暗。
不一会儿,这些不幸的旅客就被海浪冲得更散更远了……
然而,一名仅仅身穿救生衣的老妇人伊莎贝尔却获救了。她“大难不死”的奥秘其实非常简单:在跳海前,没有忘记带上一只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着的手电筒,并在直升机“远在天边”时就按亮了它,而且不断挥舞。直升机果然飞速向她靠近了……
举世闻名的英国海难协会专家布雷克·享利闻讯后,专门发表谈话认为,这位女士向夜间海上所有的逃难者提供了一条非常实用的“脱险窍门”。
此外,这位著名的海难专家还向人们推荐下面两条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十分要紧的“自救秘诀”。
一体化:易被忽略的救生诀窍
上救生艇前带一条绳索,上艇后马上把绳的一头系在艇上,将绳子留出1~2米后,再捆住自己的腰。这就是一条容易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救命诀窍。
许多人以为上了救生艇就万事大吉,其实,由于上艇的人太多或争先恐后,及风吹浪打,撞礁触石等原因,救生艇倾覆翻身是司空见惯的。
现代救生艇一般用轻质木材、充气橡皮、中空铝合金和塑料等“高浮力材料”制成的。即使翻个“底朝天’也不会下沉。将自身与艇系在一起,落水后很容易再爬上艇。反之,则很有可能被海浪冲走或当场溺水身亡。
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水性”不太好的系上绳的逃生者。当你翻身落水时,千万不要手忙脚乱,乱喊乱叫;因为这只会呛入大量海水,严重的还会当场窒息;应该屏住气,不断地用力把绳索往身边拉。这洋,必定能靠近救生艇。
即使艇底朝天,你也不要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应该先爬上艇底,喘一口气,定一定心,再设法翻转艇身。
万一出现最糟糕最严重的情况,即你被倒扣在翻底的救生艇下面,那么你也不要绝望。你应该拉收绳子,到艇舷边后,再低头钻过艇舷,拉住舷板。这样,必能浮出水面。
“救命稻草”处处有
轮船附载的救生艇和救生衣常不能满足船上所有逃生者。有时,船体猛撞礁石,突碰冰山,那么,船上救生艇的降落设施也可能因损坏而失灵。
当你无法上救生艇或穿救生衣时,也不必惊魂出窍,慌忙跳海。你绝对不要忘记“身边到处有救命物”这—布雷克·享利的至理名言。
如各种装水果、饮料、杂物的大纸板箱,就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浮力。纸箱越大,浮力越足。它们常常可以漂浮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为获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此外,各种塑料薄膜袋,如食品袋、服装袋等,都可以制成浮力很好的救生物。只要制作得法,效果不会亚于正规的救生圈或救生衣。
其方法是先把袋吹鼓胀,用细绳、缝衣线或橡皮筋将袋口扎住、再用绳子把它们一个个连结起来,成一个圆圈状,圆圈的周长同人的“外胸圈”差不多,这样,一个“土救生圈”就制成了。
至于用塑料薄壳瓶,如果汁瓶、可乐瓶、牛奶瓶等制作救生圈,方法就更简单了。只要将瓶中了汁水倒净,紧紧拧上瓶盖,再用绳将瓶子串连起来就可以了。如身边有胶布或胶纸,不妨用它们在瓶盖缝上粘几圈。
享利断言,这种“救生圈”在海上可以漂流上千小时,完全能同正规的救生圈相媲美。
如情况紧急,迫在眉睫,来不及串连,那么可立即在胸背部贴身处及裤挡内各塞一个塑料瓶,再扣好钮扣扎紧裤带。这样,等于穿上了高浮力的救生衣裤。
另外,油布、雨衣等防水薄料也是相当好的制作材料。只要将它们一头用绳扎紧,吹足气后,再捆牢,也是不错的救生物。把它们捆在身上或抱住它们都可以。
最后,别忘了船上常有的尼龙软管两头扎紧后,更是极好的“管状救生圈”。当然,管子应选粗一些的,而且越粗越好。然后,象蟒蛇缠身一样,将软管一圈圈绕在腰至胸的部位,而且应尽量多绕几圈,以增加浮力。
上述这些物品可以说俯拾皆是,而且只要选用其中的一种,跳海就安全多了。因此,千万不要匆忙跳海。因为大量事实早已证实,即使水性很好的人,没有救生物很快也会溺水。轮船从出事到沉没,往往要几十分,甚至几小时,因而寻求逃生时间是足够的。
海难是全球发生率相当高的一种灾难,又是最折磨人的灾难之一。受难者常常要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被暴风骤雨、寒冷炎热、饥饿干渴、担惊受怕等折腾得死去活来,苦不堪言,最后才慢慢死去。
经验证明:只要不忘记上述三条诀窍,那么全世界的海上遇难者,至少可以增加50%的生存率。一些遇难的人运用了这些窍门,果然大多死里逃生;而同时遇难的另一些人,由于没有运用结果大半葬身鱼腹。
因此,新近国际航海救生联合会向全球推荐这三条简单易行富有成效的诀窍。
---摘自《海洋世界》1997年第1期 作者:朱永安
睡梦中惊醒的旅客有的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慌不择路,来不及穿上救生衣,就急急忙忙纵身跃海,结果很快就被汹涌的波涛吞没了。有的虽然穿上救生衣,甚至套上救生圈,但由于晕头转向,胡奔瞎闯了一阵,仍找不到救生艇,也只能跳海了。
只有一些在白天注意救生艇悬挂位置的沉着冷静的乘客,才顺利地穿好救生服,登上救生艇。
SOS,SOS……紧急呼救!
大规模的援救搜寻很快就开始了。
大难不死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由于这一夜海上能见度极低,加上漂游的艇和人迅速被浪涛冲得七零八落,并呈放射状,离开原先轮船发出“求救信号”的海域;因此,尽管援救的船和直升飞机不停地照射强光探照灯,并大量施放照明弹,但找到的遇难者却寥寥无几。
最后直升飞机冒险进行超低空搜索,然而发现的落难者仍然屈指可数。
不少落水的或救生艇上的人发现远处有援救船和直升机后,即使拼命挥手呼喊,无奈天黑顶风,也没被救援人员发现。
一些救生艇上的乘客急中生智,摸出了火柴,试图点燃挥动,发出“这里有人”的信号;无奈风大雨急,火柴燃着即灭。
有人灵机一动,又尝试点亮打火机,结果也是一闪即暗。
不一会儿,这些不幸的旅客就被海浪冲得更散更远了……
然而,一名仅仅身穿救生衣的老妇人伊莎贝尔却获救了。她“大难不死”的奥秘其实非常简单:在跳海前,没有忘记带上一只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着的手电筒,并在直升机“远在天边”时就按亮了它,而且不断挥舞。直升机果然飞速向她靠近了……
举世闻名的英国海难协会专家布雷克·享利闻讯后,专门发表谈话认为,这位女士向夜间海上所有的逃难者提供了一条非常实用的“脱险窍门”。
此外,这位著名的海难专家还向人们推荐下面两条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十分要紧的“自救秘诀”。
一体化:易被忽略的救生诀窍
上救生艇前带一条绳索,上艇后马上把绳的一头系在艇上,将绳子留出1~2米后,再捆住自己的腰。这就是一条容易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救命诀窍。
许多人以为上了救生艇就万事大吉,其实,由于上艇的人太多或争先恐后,及风吹浪打,撞礁触石等原因,救生艇倾覆翻身是司空见惯的。
现代救生艇一般用轻质木材、充气橡皮、中空铝合金和塑料等“高浮力材料”制成的。即使翻个“底朝天’也不会下沉。将自身与艇系在一起,落水后很容易再爬上艇。反之,则很有可能被海浪冲走或当场溺水身亡。
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水性”不太好的系上绳的逃生者。当你翻身落水时,千万不要手忙脚乱,乱喊乱叫;因为这只会呛入大量海水,严重的还会当场窒息;应该屏住气,不断地用力把绳索往身边拉。这洋,必定能靠近救生艇。
即使艇底朝天,你也不要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应该先爬上艇底,喘一口气,定一定心,再设法翻转艇身。
万一出现最糟糕最严重的情况,即你被倒扣在翻底的救生艇下面,那么你也不要绝望。你应该拉收绳子,到艇舷边后,再低头钻过艇舷,拉住舷板。这样,必能浮出水面。
“救命稻草”处处有
轮船附载的救生艇和救生衣常不能满足船上所有逃生者。有时,船体猛撞礁石,突碰冰山,那么,船上救生艇的降落设施也可能因损坏而失灵。
当你无法上救生艇或穿救生衣时,也不必惊魂出窍,慌忙跳海。你绝对不要忘记“身边到处有救命物”这—布雷克·享利的至理名言。
如各种装水果、饮料、杂物的大纸板箱,就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浮力。纸箱越大,浮力越足。它们常常可以漂浮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为获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此外,各种塑料薄膜袋,如食品袋、服装袋等,都可以制成浮力很好的救生物。只要制作得法,效果不会亚于正规的救生圈或救生衣。
其方法是先把袋吹鼓胀,用细绳、缝衣线或橡皮筋将袋口扎住、再用绳子把它们一个个连结起来,成一个圆圈状,圆圈的周长同人的“外胸圈”差不多,这样,一个“土救生圈”就制成了。
至于用塑料薄壳瓶,如果汁瓶、可乐瓶、牛奶瓶等制作救生圈,方法就更简单了。只要将瓶中了汁水倒净,紧紧拧上瓶盖,再用绳将瓶子串连起来就可以了。如身边有胶布或胶纸,不妨用它们在瓶盖缝上粘几圈。
享利断言,这种“救生圈”在海上可以漂流上千小时,完全能同正规的救生圈相媲美。
如情况紧急,迫在眉睫,来不及串连,那么可立即在胸背部贴身处及裤挡内各塞一个塑料瓶,再扣好钮扣扎紧裤带。这样,等于穿上了高浮力的救生衣裤。
另外,油布、雨衣等防水薄料也是相当好的制作材料。只要将它们一头用绳扎紧,吹足气后,再捆牢,也是不错的救生物。把它们捆在身上或抱住它们都可以。
最后,别忘了船上常有的尼龙软管两头扎紧后,更是极好的“管状救生圈”。当然,管子应选粗一些的,而且越粗越好。然后,象蟒蛇缠身一样,将软管一圈圈绕在腰至胸的部位,而且应尽量多绕几圈,以增加浮力。
上述这些物品可以说俯拾皆是,而且只要选用其中的一种,跳海就安全多了。因此,千万不要匆忙跳海。因为大量事实早已证实,即使水性很好的人,没有救生物很快也会溺水。轮船从出事到沉没,往往要几十分,甚至几小时,因而寻求逃生时间是足够的。
海难是全球发生率相当高的一种灾难,又是最折磨人的灾难之一。受难者常常要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被暴风骤雨、寒冷炎热、饥饿干渴、担惊受怕等折腾得死去活来,苦不堪言,最后才慢慢死去。
经验证明:只要不忘记上述三条诀窍,那么全世界的海上遇难者,至少可以增加50%的生存率。一些遇难的人运用了这些窍门,果然大多死里逃生;而同时遇难的另一些人,由于没有运用结果大半葬身鱼腹。
因此,新近国际航海救生联合会向全球推荐这三条简单易行富有成效的诀窍。
---摘自《海洋世界》1997年第1期 作者:朱永安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