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最近可谓是风光无限,横扫奥斯卡八项大奖,圈里圈外一片叫好,票房成绩也蹦着一亿去了,赚了面子又赚钱。有人说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复苏,有人说这是印度文化的魅力,还有人看到了印度的力量……
这是部好莱坞电影,导演是西方人,用的是西方的钱,电影中若隐若现的有西方人看印度的感觉(比方说杰玛被出租车司机狂殴的时候,告诉一对西方夫妇,这就是真正的印度那段)。在印度也有人觉得这部电影侮辱了印度的底层社会,伤害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甚至有人为此还起诉了这部电影,据说受理此案的检察官专门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就驳回了起诉,理由是:电影展示了我们印度人的某些优秀品质。
《贫》让我想到了以贾樟柯为代表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导演们的困境:尽管可以在国际上拿到很多奖项,获得极高的评价,但他们的电影无一例外,在国内不仅票房惨淡,而且还得应付无数口诛笔伐,弄得他们焦头烂额。
比如贾樟柯,从《小山回家》到《三峡好人》,票房就没有在国内卖到一百万以上的。一百万什么概念,还不够《满城尽带黄金甲》拍一个镜头的。不仅如此,他还得面对国内媒体的质疑:你丫是不是拿了老外的钱?光拍些社会阴暗面,拿同胞的悲惨生活去取悦老外?你丫咋看不见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你没看到上海北京比起东京巴黎也不差吗……
贾樟柯的确是拿了老外的钱,从“故乡三部曲”开始,他的电影制作团队就是一个国际化军团,从国外筹集资金,后期制作甚至剧本撰写都有外国人的身影。对贾樟柯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的电影国内投资者是没有兴趣的,不会有人给他钱去拍电影的,只好转而吸引外资了。
虽然钱是外国人出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说贾樟柯们是给外国人做事,专门讨好外国人,当年黑泽明也是从国外拿钱,国内拍戏,这无损于他大师的资格。持这样说法的人有两个过低估计,一是低估了老外的眼光,像CNN这样不要脸的外国媒体是很多,但坚持自己**判断的老外也很多,毕竟西方还是言论自由的,老外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国内多的多;还有就是低估了贾樟柯们的职业素质,贾樟柯的电影大部分我都看过,大多以中西部小县城为背景,对那种闭塞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刻画的非常传神。批评他的**概是北京上海住久了,还真以为全国都是北京上海了,所以觉得贾樟柯是在侮辱国民。再者,批评者应该想想,在批评贾樟柯们用外资拍电影时,自己是不是正在享受由于外资而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坐在北京上海办公室里的……
说他们只看见社会阴暗面更是大错特错,上海北京只是中国刻意栽培的盆景,那是咱们的门面,真正的中国在哪里?只要坐上火车离开上海一直向西走,你看看什么才是中国!数量庞大但仍旧很贫穷的中小城市才是国人生活的主要区域,展示这些地方人人们的生活状态有错吗?
有错!这就是国内媒体和官方的答复,有人认真讨论中国能不能拍的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影来,论证来论证去,结论是不可能,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能。印度人敢在电影里说自己有贫民窟,国内说我们只有棚户区;印度人敢于将有组织的乞讨团伙板上银幕,尽管南京火车站中央门汽车站外满是伸手要钱的真假乞丐,但没有哪个导演敢拍;印度人敢直面自己社会中的教派仇杀和种姓制度,试问一下,哪个导演敢拍关于贫富差距的电影?
所以,当印度检察官在《贫》中看到了印度人优秀的品质时,我们只会在《三峡好人》中看到破败的废墟。两个差不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这一点上高下立见,所以有人感叹印度比咱们有发展后劲。我们只会对自己的毛病遮遮掩掩,死不承认,人家却痛痛快快的面对。发展本就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印度人在这方面的确比咱们高明!
当然,贾樟柯们也有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拍的很有趣,看起来不枯燥,情节很紧凑,音效也很好,总之,看这部电影不会让人瞌睡。反观贾樟柯的电影,我承认贾樟柯有大师风范,电影具有独特的风格,但他的电影有时候看起来很沉闷,使用的长镜头很多,现在的观众已经习惯了好莱坞香港那种快节奏的叙事风格,贾樟柯的电影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个噩梦:舒缓的节奏,不讲究的画面,巨长无比的镜头夹杂着无数嘈杂的声音,人和人之间对话简单而又不搞笑。贾樟柯想用这种方式带大家一起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但观众只想迅速进入情节,在两个小时里把情绪宣泄一下,完了还得去上班呢,哪有时间思考那些和自己十相隔万八千里外人们的生活状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这点上做得很出色,由于后期制作团队是好莱坞的,因此无论音效还是画面都是一流的,情节的流畅自然,场景的迅速转换,印度风格的音乐,时尚而特别的讲故事方法,让大家恍惚间似乎是在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动作片。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反应现实的电影不一定非要拍的阴郁低沉。
也许贾樟柯不可能像宁浩那样擅长讲故事,他有他自己的风格,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现实主义题材导演都不会讲故事,相信他们中也会有很多人从《贫》中获得启发,去探索一些新的思路。
说些题外话,为什么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能像国外那样辉煌?我们不缺乏贾樟柯王小帅这样的好导演,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也不缺乏题材,但为什么就拍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而且仅有的几个关注现实的导演还屡受打击?
不谈电影市场的问题,这个我不熟悉,单说一下为什么国家不鼓励甚至明里暗里打压这种题材电影。《血酬定律》说的好,多少年了,国家的本质还是“暴力—纳税”复合体,政权就是暴力的合法持有人,他们的对立面“纳税集团”只有缴纳赋税的资格,不能掌控政权。而且暴力持有集团的天性就是不相信纳税集团,提防他们,具体手段就是禁止结社,禁止言论自由。再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言,清代政治可谓****的极端,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清代皇帝和其他朝代皇帝不同之处在于:清代皇帝背后有几百万满人的支持,这个集团除了皇帝,其他什么都不认,这和其他朝代皇帝背后那些有自己判断能力的文官集团不同。因此,清朝的皇帝可以无限制的集中权力,百般摧残压制思想文化。
回到电影话题,电影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叙事技术,记录事情(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的过程。电影审查机构的思路是:电影首先是一种教育工具,其次才有娱乐等功能。这一思路秉承了政府有责任“教化黎民”的传统思想,也就是思想控制。电影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技术手段,被文化机构格外重视,视其为重要教化工具,具体的做法就是当主旋律电影成为扶不起到阿斗时,就千方百计压制非主旋律电影。
另外,大多数人都从潜意识中信奉“眼见为实”的道理,电影成为“告诉人们真相”的有力手段,通过大量的剪辑、对各种素材的有意识重组甚至改动,就可以制作出符合人们思考逻辑的“真相”来,正如《1984》中真理部的工作一样。
再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贾樟柯们苦苦追求的不过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银幕再现,以及对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的更深层的挖掘,这本身就触犯了暴力持有集团的忌讳,为防止纳税集团的不满和反抗,暴力集团禁止除了自己外其他任何人向人民解释“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作为意识形态最坚定的支持者,***背后那七千万同志也不会允许个人**的运用电影手段来讲述生活。生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只能由这七千万同志用不断重组的胶片来决定。当他们想告诉大家,国家现在很强大,电影制作者们就会剪掉农村凋敝的样子,播放北京上海繁华的夜景;当他们想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很精彩,车站外爬行的残疾乞丐就不会被大家看到,银幕上只有活泼健康的孩子。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永远是正确的,那么,出现在屏幕上的永远是最美好的。
贾樟柯们客观真实的电影讲述触犯了七千万同志们的基本权力。归根到底,这是话语权的问题,谁都不能动!
可预见的将来,贾樟柯们还是不会有突破,天才往往是生错了时代!
这是部好莱坞电影,导演是西方人,用的是西方的钱,电影中若隐若现的有西方人看印度的感觉(比方说杰玛被出租车司机狂殴的时候,告诉一对西方夫妇,这就是真正的印度那段)。在印度也有人觉得这部电影侮辱了印度的底层社会,伤害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甚至有人为此还起诉了这部电影,据说受理此案的检察官专门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就驳回了起诉,理由是:电影展示了我们印度人的某些优秀品质。
《贫》让我想到了以贾樟柯为代表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导演们的困境:尽管可以在国际上拿到很多奖项,获得极高的评价,但他们的电影无一例外,在国内不仅票房惨淡,而且还得应付无数口诛笔伐,弄得他们焦头烂额。
比如贾樟柯,从《小山回家》到《三峡好人》,票房就没有在国内卖到一百万以上的。一百万什么概念,还不够《满城尽带黄金甲》拍一个镜头的。不仅如此,他还得面对国内媒体的质疑:你丫是不是拿了老外的钱?光拍些社会阴暗面,拿同胞的悲惨生活去取悦老外?你丫咋看不见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你没看到上海北京比起东京巴黎也不差吗……
贾樟柯的确是拿了老外的钱,从“故乡三部曲”开始,他的电影制作团队就是一个国际化军团,从国外筹集资金,后期制作甚至剧本撰写都有外国人的身影。对贾樟柯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的电影国内投资者是没有兴趣的,不会有人给他钱去拍电影的,只好转而吸引外资了。
虽然钱是外国人出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说贾樟柯们是给外国人做事,专门讨好外国人,当年黑泽明也是从国外拿钱,国内拍戏,这无损于他大师的资格。持这样说法的人有两个过低估计,一是低估了老外的眼光,像CNN这样不要脸的外国媒体是很多,但坚持自己**判断的老外也很多,毕竟西方还是言论自由的,老外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国内多的多;还有就是低估了贾樟柯们的职业素质,贾樟柯的电影大部分我都看过,大多以中西部小县城为背景,对那种闭塞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刻画的非常传神。批评他的**概是北京上海住久了,还真以为全国都是北京上海了,所以觉得贾樟柯是在侮辱国民。再者,批评者应该想想,在批评贾樟柯们用外资拍电影时,自己是不是正在享受由于外资而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坐在北京上海办公室里的……
说他们只看见社会阴暗面更是大错特错,上海北京只是中国刻意栽培的盆景,那是咱们的门面,真正的中国在哪里?只要坐上火车离开上海一直向西走,你看看什么才是中国!数量庞大但仍旧很贫穷的中小城市才是国人生活的主要区域,展示这些地方人人们的生活状态有错吗?
有错!这就是国内媒体和官方的答复,有人认真讨论中国能不能拍的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影来,论证来论证去,结论是不可能,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能。印度人敢在电影里说自己有贫民窟,国内说我们只有棚户区;印度人敢于将有组织的乞讨团伙板上银幕,尽管南京火车站中央门汽车站外满是伸手要钱的真假乞丐,但没有哪个导演敢拍;印度人敢直面自己社会中的教派仇杀和种姓制度,试问一下,哪个导演敢拍关于贫富差距的电影?
所以,当印度检察官在《贫》中看到了印度人优秀的品质时,我们只会在《三峡好人》中看到破败的废墟。两个差不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这一点上高下立见,所以有人感叹印度比咱们有发展后劲。我们只会对自己的毛病遮遮掩掩,死不承认,人家却痛痛快快的面对。发展本就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印度人在这方面的确比咱们高明!
当然,贾樟柯们也有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拍的很有趣,看起来不枯燥,情节很紧凑,音效也很好,总之,看这部电影不会让人瞌睡。反观贾樟柯的电影,我承认贾樟柯有大师风范,电影具有独特的风格,但他的电影有时候看起来很沉闷,使用的长镜头很多,现在的观众已经习惯了好莱坞香港那种快节奏的叙事风格,贾樟柯的电影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个噩梦:舒缓的节奏,不讲究的画面,巨长无比的镜头夹杂着无数嘈杂的声音,人和人之间对话简单而又不搞笑。贾樟柯想用这种方式带大家一起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但观众只想迅速进入情节,在两个小时里把情绪宣泄一下,完了还得去上班呢,哪有时间思考那些和自己十相隔万八千里外人们的生活状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这点上做得很出色,由于后期制作团队是好莱坞的,因此无论音效还是画面都是一流的,情节的流畅自然,场景的迅速转换,印度风格的音乐,时尚而特别的讲故事方法,让大家恍惚间似乎是在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动作片。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反应现实的电影不一定非要拍的阴郁低沉。
也许贾樟柯不可能像宁浩那样擅长讲故事,他有他自己的风格,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现实主义题材导演都不会讲故事,相信他们中也会有很多人从《贫》中获得启发,去探索一些新的思路。
说些题外话,为什么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能像国外那样辉煌?我们不缺乏贾樟柯王小帅这样的好导演,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也不缺乏题材,但为什么就拍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而且仅有的几个关注现实的导演还屡受打击?
不谈电影市场的问题,这个我不熟悉,单说一下为什么国家不鼓励甚至明里暗里打压这种题材电影。《血酬定律》说的好,多少年了,国家的本质还是“暴力—纳税”复合体,政权就是暴力的合法持有人,他们的对立面“纳税集团”只有缴纳赋税的资格,不能掌控政权。而且暴力持有集团的天性就是不相信纳税集团,提防他们,具体手段就是禁止结社,禁止言论自由。再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言,清代政治可谓****的极端,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清代皇帝和其他朝代皇帝不同之处在于:清代皇帝背后有几百万满人的支持,这个集团除了皇帝,其他什么都不认,这和其他朝代皇帝背后那些有自己判断能力的文官集团不同。因此,清朝的皇帝可以无限制的集中权力,百般摧残压制思想文化。
回到电影话题,电影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叙事技术,记录事情(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的过程。电影审查机构的思路是:电影首先是一种教育工具,其次才有娱乐等功能。这一思路秉承了政府有责任“教化黎民”的传统思想,也就是思想控制。电影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技术手段,被文化机构格外重视,视其为重要教化工具,具体的做法就是当主旋律电影成为扶不起到阿斗时,就千方百计压制非主旋律电影。
另外,大多数人都从潜意识中信奉“眼见为实”的道理,电影成为“告诉人们真相”的有力手段,通过大量的剪辑、对各种素材的有意识重组甚至改动,就可以制作出符合人们思考逻辑的“真相”来,正如《1984》中真理部的工作一样。
再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贾樟柯们苦苦追求的不过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银幕再现,以及对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的更深层的挖掘,这本身就触犯了暴力持有集团的忌讳,为防止纳税集团的不满和反抗,暴力集团禁止除了自己外其他任何人向人民解释“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作为意识形态最坚定的支持者,***背后那七千万同志也不会允许个人**的运用电影手段来讲述生活。生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只能由这七千万同志用不断重组的胶片来决定。当他们想告诉大家,国家现在很强大,电影制作者们就会剪掉农村凋敝的样子,播放北京上海繁华的夜景;当他们想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很精彩,车站外爬行的残疾乞丐就不会被大家看到,银幕上只有活泼健康的孩子。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永远是正确的,那么,出现在屏幕上的永远是最美好的。
贾樟柯们客观真实的电影讲述触犯了七千万同志们的基本权力。归根到底,这是话语权的问题,谁都不能动!
可预见的将来,贾樟柯们还是不会有突破,天才往往是生错了时代!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