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线间
会员
首批潜水“蛙人”手捧鲜花留影
2006年12月30日晚,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氦氧饱和潜水作业,顺利返回深圳赤湾基地。 在南海石油钻井平台旁,潜水员一次连续作业近8小时,潜入103.5米深海完成油管更换作业,实现了中国氦氧饱和潜水工程作业零的突破,一举开启了通向世界“潜水巅峰”的大门。 “氦氧饱和潜水与宇航一样,其意义都是在于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80年代我国一位著名潜水专家曾感言。原来,它与载人飞船“神六”发射升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生活舱和返回舱,遵循着相似的严格操作程序,宇航员和潜水员分别在真空和高压下生存,面临着生命极限的挑战。 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脸上写满自豪,氦氧饱和潜水——这项仅被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潜水技术,终于在他领导的这支打捞“国家队”手中实现。
准备安装新的海底油管
老局长的潜水梦
“这是一个壮举,他的成功属于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已退休的原局长叶似虬说这话时,下颌有些微微颤动。 沿着他的目光,我们穿透了时光隧道:1982年,从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医学系毕业的他和潜水同仁们,飘洋过海,闯入“潜水王国”的法国。 马赛第一堂课,法国教授教的是“阿基米德”定律,让中国的潜水精英们读到了一丝不屑和轻蔑。“课程安排不科学,我希望能重新调整!”35岁的叶似虬话出掷地有声。因他阐述得合情合理,教授不得不接受。 然而,法国的饱和氦氧潜水技术却让叶似虬大为吃惊:潜水员可24小时在几百米深海作业,连续28天在生活舱内,做完工程后一次减压出舱。而国内的常规潜水,最长30分钟、潜水最深120米,然后在海中逐步减压长达7个小时,要面对海流对生命造成的威胁。中国潜水出路何方?一颗倔强的种子在叶似虬心底破了芽。 “马赛情节”是一条主线,它穿越了叶似虬的潜水生涯。回国后,叶似虬常常和潜水老师蹬在“旱地”里做实验,却被生命保障系统引发的难题钳制了前进的脚步。“氦氧饱和潜水和人造卫星上天一样困难,我恐怕是看不到了。”在一次实验完成后,老师有些力不从心地说。 也许时代赋予了他一种责任,也许历史注定了要将他推向浪尖。宝钢主原料码头引桥坍塌、“11.24”海难沉船、小浪底沉船……在领导中国救捞尖兵完成这些震惊中外的打捞后,日积月累的探索与实践,叶似虬变得无坚不摧,终于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2004年开始,叶似虬编写了中国首部“饱和氦氧潜水作业程序”及“应急预案”,全书共200多页,10多万字。作业程序细化到潜水员如何入厕、洗澡,每个必须由近十项规范动作才能完成。系潜水钟的钢缆断了怎么办?潜水钟上的脐带丢了怎么办?各个环节防范得细致入微。对舱内气压的控制更是慎之又慎,如果突然低压,潜水员无法适应,血管将顷刻爆掉。叶似虬还亲自给潜水员上课,在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实验室,在黄浦江畔滔滔江水中……他打造出了国内第一支潜水“特种队伍”。 “我们仅停留在实验室,希望奇迹能发生在你们身上!”潜水前一位海军官员曾对这支潜水队寄予重托。金锋走出潜水钟的那一刻,一块重压在叶似虬心中20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望着汹涌的南海,他眼里放出久违的光芒。
潜水员正在潜水钟内下潜作业
从密封容器潜入海底世界
11月的南海,无风三尺浪,一望无垠而又显得异常诡异。在南海石油氦氧饱和潜水市场被清一色的老外占领的岁月里,因天气恶劣,11月历来是个潜水空白。 每天盛产原油高达9万桶的南海番禺油田,时间就是效益,然而,一根破损的海底油管影响到一半的产量。11月9日,凛冽的北风中,一支由71人组成的潜水队伍悄然来到端点平台之上,为南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暖意。 5艘船舶在海上摆开阵势,潜水支持母船上,两个密封的大铁罐子便是生活舱和潜水钟,平时,牢牢地对接在一起。生活舱旁边的集装箱便是控制室,在这里,潜水员生活、工作过程一览无余,平时用对讲机联络。 11月10日潜水员等待下水。“第一组,谁先下?”潜水总监向生活舱内6名党员问话。潜水员从未干过这种活,万一上不来咋办?几平方米封闭的生活舱内空气显得异常凝固。“我是潜水队长,我先下!”短暂的沉默后,金锋发了话。 金锋穿好全套的潜水服,带着潜水员胡建,操起大扳手,按照监控室发来的指令打开生活舱的圆形拱门,进入与生活舱对接的锅炉般大小的潜水钟,然后,关好拱门。潜水钟内,四壁空空,一种与世隔绝的恐惧向他们袭来。不一会儿,金锋感觉到潜水钟在慢慢下沉,而且,摇晃得越来越厉害,自己就像身处一只摇篮之中,肚肠中翻江倒海的难受。他明白,在与生活舱脱离后,潜水钟正被钢缆牵引着缓缓进入深海之中。 时钟在一分一秒地走着,约莫20分钟后,金锋再次收到指令:“打开底门,从潜水钟出潜”,他从潜水钟内的深度表上读出:100米。按操作程序将潜水钟底门打开,他和胡建像鱼一样相继游了出来。 当下潜到103.5米深的附近水域时,金锋发现了那个需要拆下的**兰。法兰重120公斤,布满海蛎子,身上长着刺的鲜红色的鱼从身旁穿过,这种鱼有毒,金锋旋转着手臂,戴着纱手套的手不停避让。水下作业就像在太空行走,浑身使不出劲儿,稍用一点力,整个人就会腾地飘了起来。干活时,金锋佝偻着身子,使劲地用两腿夹在油管上。 在海底作业近7小时后,筋疲力尽的金锋和胡建重新游回悬在头顶的潜水钟,然后关好舱门,潜水钟上升,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金锋带着胡建又重新回到枯燥的生活舱内,与监控室的潜水监督商讨着第二天的作业计划。 从密闭容器潜到海底世界,在这个狭长隧道,从金锋到储永林、胡建、徐震涛、沈峰、张伟,每个人都接收了不同寻常的考验和洗礼。
潜水钟没入水中
10公斤的高压中生活390小时
第一次潜水,潜水员在10公斤的高压环境中就整整煎熬了106小时。“在里面,我感觉骨头压缩得厉害,有一种脱臼感觉,而且伸展不开,像是真空包装的食物,小石头一般。”年轻的潜水员张伟平说。 在生活舱,平时潜水员无法出来,因为减压一次需要3天时间。实在是有特殊情况,也必须静静等到3天之后才能出舱,所以潜水员有着难以承受的苦闷,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会一直伴随在每个人左右。进舱前,每人都会带进来一本厚厚的书,希望可以用来打发休息时枯燥的时光和缓解心中的压力。 在潜水舱内,生活方式严谨的近乎苛刻,不能有半点闪失。潜水员要彻底戒烟戒酒,而且,在高压环境中湿度很难掌握,洗澡和卫生间在一个狭小的过渡舱,要按程序操作一步一步进行,行动极为不便。饭菜及其它食物是通过一个递物筒送入生活舱内的,潜水员吃饭时一粒饭菜渣都不能掉在舱内,必须要保持生活舱的绝对卫生。 通常情况下,在一组潜水员下去干活时,另一组潜水员在生活舱内休息。但也不能睡得太熟,干活的潜水员要上来了,还必须帮他们打开生活舱的门。开门也非平常那样容易,要用一个液压助推器按操作程序操作,关门时一定要保证门的密封性,否则内外气压不一样,人的血管会瞬间爆掉。 金锋和队员胡建的成功返回让其它队员鼓起了干劲。3天内,另外两组潜水员徐震涛和沈峰、储永林和张伟平分别下水,拆螺栓、固定中水浮筒、电氦氧切割如意柄。潜水钟潜放15次,先后12名潜水员共出潜28人次,每次下去工作长达4-5小时。深海中工作时间长达126小时。 当问及金锋在潜水舱中的感受时,他说:“当今潜水技术发展的最高成果就是氦氧饱和潜水,而且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潜水,以前仅是在陆地上模拟做过,这次在深海中完成,对生命本身也是一种挑战。”
潜水队长金锋首个进入生活舱
让生命在深海畅游
“潜水员进去后,生命就全交给我们了。”接到设备维修和潜水任务后,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水下技术工程分公司潜水总监郭杰向局长沈灏立下军令状。 然而,郭杰也明白,1983年从法国进口的这套氦氧饱和深潜水设备,在“深闺”中一锁就是22年,要用它来实现中国潜水人的梦谈何容易? 为维修设备,交通部和交通部救捞局给予相当大的支持。郭杰与主修的高级工程师侯邦昌等科研人员绑扎在一起,夜以继日的做实验,跑课题,搞攻关。一年多来,面对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设备,管路、潜水脐带、泵站、数百个阀门、数百根管道……几乎所有设备被“大换血”,展开千百次的压力和密封试验。 11月7日,在深圳蛇口,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IMCA)、中国船级社派人来对设备、人员资质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审查项目就有几百页、1000多项,审查了整3天,专家门对科研组的“换脸手术”不得不佩服,最终结论是:基本符合,可以潜水。 为防止在密闭的环境中呆的时间长,潜水员在清洁卫生、心理等各方面遇到问题,进舱前,郭杰和潜水监督徐军林、顾德章都会给潜水员体检,而且集中对潜水员个人清洁卫生、食物进行管理,禁止将未消毒的衣物带进去,杜绝潜水员吃生冷食物,因为拉肚子后在狭小的密闭空间内极易感染。“1993年,我目睹9名外国人在潜水作业完成后,患上了毛囊炎,这是一种很不容易好的病,因而这次我们特别小心。”郭杰说。在密闭的舱内,对温度、湿度、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必须相当严格,他还为潜水员专门准备了吸收二氧化碳的钠石灰,除臭、去湿度的活性炭。 “潜水员在潜水作业中,设备和生命支持人员的操作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郭杰说。每次潜水前,他都要求潜水员严格对照表格,一项一项检查潜水钟内的近40个阀门,同时报告热水温度、通信、应急电、供气压力,回家气瓶等状况。近2个小时的检查后,潜水员才能下水作业。而且,潜水员在舱内使用任何设备必须向他汇报。特别是在减压时,郭杰会更加小心。因为若是减压不彻底,就像啤酒瓶盖突然打开冒泡一样,气泡可能会钻进人体血管、心脏、大脑,造成阻塞,这就是常说的减压病。 “这次潜水,不仅有潜水员,而且有负责发电机、空压机、液压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医务保障、后期保障各方面人员的参与,是一个极为完整的综合系统。”郭杰说。在潜水母船上,设备主管鲍德胜在高达36度的“桑拿”房里维护机器运转;潜水监督徐军林、顾德章一天24小时为潜水员提供生命保障;项目经理蒋岩,作业经理陶宝隆,还有老局长叶似虬,经常几天几宿睡不下,神经高度紧张,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是啊,正是由于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人类才得以破解一个又一个生存难题,中国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才得以实现。我们将永远记下金锋从生活舱内走出的这一天,从“手拉式”到“按钮式”的飞跃,中国潜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 (《中国水运报》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赵国财)
沙发 发表在 2007-04-26 14:38 回复(0)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