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世界的人都要借助一定的餐具进餐,就这一行为的普遍性而言可能是超文化、跨民族的;但是,如何进餐,比如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就属于文化差异问题了。从结构主义的观点看,所谓的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共有的具有独特性的行为方式。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喜欢聚餐,西方人喜欢分餐;中国人在餐饮的同时还注重食品色香味的审美效果,西方人则更看重食品本身的自然营养价值等等,这就是在餐饮行为中表现出的集体差别性行为方式,这些具有集体倾向性的行为差别属于文化范畴。
海洋饮食文化从内涵上讲指与海洋文化有关的饮食习惯,这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吃海鲜,它包括食品选择、烹饪技术选择、进餐方式选择等等具有集体倾向性的区别性行为特征,我们可将其概括为生食性、透义性、营养性和交流性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世界的生存方式和哲学观念,应该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从狭义上讲,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希腊文化或称爱琴海文化,而爱琴海文化是以捕捞和航海贸易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因此,建立在捕捞和航海业基础上的海洋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明。因而,本文所谓的海洋饮食文化主要也是指西方饮食文化。
下面试通过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比较,对海洋饮食文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生食性和熟食性
谈到海洋饮食文化的生食性,需要先了解汉民族在肉食方面以猪肉为主的饮食特点。
汉字“猪”在历史上还有“豕”、“彘”、“豚”等同义字。先秦时,“豕”“彘”指大猪,“猪”“豚”指小猪。此外,“豕”还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用来表示与猪有关的汉字,可见猪在汉民族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在汉语中,单独提到“肉”这个词时一般也专指猪肉,而不是牛肉、羊肉、鸡肉、鱼肉之类,这说明汉民族肉食是以猪肉为主要食品的。中国传统上是农耕社会,地少人多,家庭居住固定,没有游牧民族大规模发展***畜***的牧场条件和生活习惯,只有养猪能提供较多的肉食量,比较适合小农经济的状况,于是就形成了汉民族在肉食中以猪肉为主的格局。
在汉民族的主流饮食文化中,其菜系的格局主要是以猪肉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我们姑且称之为“猪肉饮食文化”,以此与“海洋饮食文化”相比较。猪肉口感的特点是“香”,海产品的特点是“鲜”(汉字“鲜”的本义就指活鱼)。猪肉的“香”具有较明显的熟食性特征,需要较复杂的烹制技术才能使“香”充分挥发出来。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有:炒、煮、炖、涮、烩、烧、烤、酱、蒸、煎、炸、焖、煨、熘等,若再细分炒又可派生出生炒、熟炒、清炒、滑炒、爆炒种种,爆炒里又可分出油爆、酱爆、葱爆、芜爆、汤爆……
对海产品而言,“鲜”则具有生食性特征,过分熟食化的烹调过程反而会降低其鲜美度和营养价值,故“鲜”的特点使海产品对烹调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低一些。据说中国的豆腐有1000多种烹饪方法,但是我们很难设想大虾有1000种吃法,因为大虾自身鲜美的味感胜过最好的烹饪技术。海产品的通俗说法是“海鲜”,生猛活鲜是海产品最重要的特征,象清水煮虾、清水蛤蜊、清蒸螃蟹、葱拌八带、鲜鱼汤、生鱼片……复杂的烹饪技术反而会影响海产品的鲜美度,这些自然主义的烹饪作品完全可以与色香味俱全的人工烹调菜品相媲美。
生食性是从海产品餐饮中归纳出的饮食习惯的一般特征,但不能说吃海产品就一定是生食的,而吃其他肉类就一定是熟食性的。法国的熟火腿肉往往带有鲜的血丝,这显然具有生食性特点;而中国北方有“千滚豆腐,万滚鱼”烹煮习惯,虽然吃的是海产品,但仍然是熟食性的方式。
我国的粤菜与川菜、鲁菜相比,前者就有较多生食性的海洋饮食特征。所谓的“生猛海鲜”的说法,就来自粤菜。粤菜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原色原味。原色,即强调菜品的***,而较少使用酱油,作料相对也用的少;原味,就是尽量保持鲜食品自身具有的“甜”“嫩”的特点。鱼肉做到恰到好处是甜味,即通过适当的火候将食品本身的甜味勾出来,这是原味。尽管苏菜也喜甜,但苏菜的甜是靠糖煨出来的,这就不是鱼之“原味”了。粤菜的饮食风格,与广东沿海地区的海洋饮食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海产品的生食性还有一层含义:与其他副食品如蔬菜、鸡、猪、羊、牛肉等不同的是,海产品是非养殖性的。尽管海产养殖业已有了很大发展,但占地球三分之二还多的海洋为人类贡献的食品绝大多数是天然的、非养殖的。因此,养殖和非养殖(野生),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生—熟的对立。养殖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强制性改造,意味着食品科技含量的增加、食品天然营养结构的非自然化。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鸡可以变得象鸭一样大,猪可以象牛一样大,蔬菜可以改变自然的生长周期,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恒温的条件下生长……产量越来越高,而海产品的非养殖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回归自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可进一步认为,猪肉的“香”代表了一种熟食性饮食文化,海产品的“鲜”代表了一种生食性饮食文化。
生食性作为一种饮食选择方式,并不仅限于海产品,只不过在文明社会中海洋饮食是最典型地代表了一种生食文化。生食文化的含义是,以食品的新鲜感、天然营养的保持即原汁原味为价值取向的群体性饮食行为。
二 透义性和隐喻性
以“香”为标志的中国饮食是隐喻性的。所谓隐喻,就是将事物分成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喻体是事物的外在形象,本体是事物的实际内容。人们在感知事物时,首先接触到其喻体即形象,然后再联想到本体,这种“言此意彼”的联想过程即是隐喻。在隐喻中,作为喻体的形象首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它往往看上去更为重要。汉民族饮食文化是非常注重食品的形象消费的,这主要表现在对色、香、形等外在形式美的追求。“香”从嗅觉上讲指诱人的气味,从味觉上讲是口感好,即所谓的饱口福。“色”,指悦目的色彩。它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更指原料之间相互组配复合,加工过程中的美色以及成为菜肴以后的颜色。“形”指菜肴的造型美。比如看菜、工艺菜、形象拼盘菜,都是为了增加菜肴的造型美感效果。由于对“香、色、形”的追求,使得饮食成为一种隐喻性的行为:即对食品的形象“阅读”与品尝并重。多人围坐,在吃以前谈论它、想象它、观赏它,产生强烈的餐饮审美感受。吃的过程浅尝辄止,细细品味。食毕一边回味一边互相探讨烹调特色,交流心得。
此外,隐喻性饮食甚至还包括“美名”:
龙须菜──豆芽
芙蓉──鸡蛋
凤爪──鸡脚
白玉──豆腐
珍珠玛瑙翡翠汤──豆腐番茄青菜汤
金钩挂玉牌──黄豆芽炖豆腐
步步高升──竹笋炒排骨
发财到手──发菜炖猪蹄
金钱满地──冬菇炖青菜
***──鱿鱼炒鸡片
翠柳啼红──菠菜炒番茄
金声玉振──海蛰皮拌萝卜丝
碧血黄沙──黄豆炖鸭血
踏雪寻梅──萝卜丝加红辣椒
丹凤朝阳──松花蛋、咸鸭蛋、茶叶蛋拼盘(见周有光《语文闲谈》上,145页,三联书店,1995年)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