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详情

繁新因明火引燃聚氨酯喷泡隔热保温层发生火灾   已有0人收藏

浏览次数:572
发布日期:2018-06-21 14:01
0.0分 [ 0  人打分]
  • 详情
  • 足迹
  • 事故性质火灾
  • 船名繁新
  • 事故日期1986-09-26
事故经过

1986926日,“繁新”号客货轮在系泊黄浦江浮筒修理过程中,因明火引燃聚氨酯喷泡隔热保温层,发生火灾。

一、船舶概况

该轮是1976年由上海求新船厂建造的客货船,1977年投入营运。总长1067米,型宽158米,型深77米,3857总吨,载货定额140吨,载客定额915人,船员定额96人。主要担负上海至宁波、温州航线的客货运输任务。

二、火灾和施救经过

1986922日该轮因航行事故停航,924日,泊黄浦江5152号浮筒,由上海外轮航次修理厂承修。厂船双方口头商定:明火作业由船方向港监申请,风割操作和现场可燃物清理由厂方负责,明火作业看护人员由船方安排。24日,经上海港监审核批准同意925日至927日的8时至20时,在艇甲板、上甲板、主甲板焊割作业。船方组织了10人看护队。25日上午,船厂工人开始动火切割。261330分,一名焊工在罗经甲板上从5号船员房间顶部向8号船员房间顶部用氧、乙炔进行切割。切割之前,在5号房间顶部的焊工通过甲板割缝询问下面是否有人看护,当5号房间内两名看护船员回答有人时,在8号房间顶部的另一名焊工,也听到应答声,误认为自己切割点的下部房间内也有人看护,于是就点火切割。切割约34分钟即1355分左右,在5号船员房间内两名看护船员发现处于上风的8号船员房间内有烟雾冒出,当即叫喊停止切割。这时,上面切割的工人也闻到烟味,并发现被割的缝隙中有黑烟冒出,即停止切割作业。随即开启机舱消防水泵灭火。但因烟雾太大,看不到火源,加上起火部位又处于上风位置,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上海市和上海港公安局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出动4艘消防船和多辆消防车参加灭火,开始由6门水炮射水进行外部灭火和冷却,防止火势向机舱和上甲板后部、客舱蔓延;接着又用2门水炮喷水掩护消防人员分三路登轮内攻,在副锅炉舱、船员生活区两侧、驾驶室窗口射水灭火。经水陆消防官兵两个多小时全力施救,约在1615分大火被扑灭。

三、火灾损失及起火原因

这起火灾共烧毁船员房间34间、会议室1间、海图室及全部航海资料、驾驶台大部、电报房小部,部分船员生活用品和现款也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14000多元。

经现场勘查、调查以及技术鉴定,8号房间内聚氨酯喷泡隔热保温层被燃烧炭化,其炭化程度较其它房间严重,确认起火部位在8号房间。该房间喷涂的聚氨酯喷泡是由聚酯()、氨醚、硅油、有机锡、催化剂、F11、异芳酸酯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方合成。经试验,其氧指数26,燃点310℃,燃烧速率06毫米/秒,260℃时发生氧化放热反应,317℃氧化加剧,并伴有大量放热,高热气流中燃烧烟大、味大。起火原因是氧、乙炔切割明火引起喷涂隔热保温层燃烧,加之起火点处在上风位置,造成了火灾蔓延。

四、火灾教训

这起火灾损失重大,教训深刻:

()8号船员房间顶部喷涂的隔热保温层聚氨酯喷泡是可燃材料,切割时未按明火作业规定予以铲除。在氧、乙炔切割温度高达2000℃~3000℃的条件下,聚氨酯喷泡极易燃烧。因此,船舶喷涂隔热保温层,应使用阻燃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材料。

()应认真落实明火作业必须有人看护的措施。无人看护坚决不得明火作业,严防两者脱节。厂船双方虽在口头明确了明火作业看护的分工和配合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双方联系脱节,配合不当,8号船员房间顶部甲板进行氧、乙炔切割作业时,未明确告知船方派人看护,船方也未主动查询明火作业分布情况,造成8号房间顶部明火作业时室内无人看护的漏洞。

()面对火灾顾此失彼,扑救不力。在切割人员发现起火初期,没有及时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在起火约10分钟后才启动船用消防泵,射水灭火。此时火势已大面积蔓延,从而失去了及时扑救的最佳时机。


事故处理

评论 (0人参与

发布者:VHF16

TA发布的信息: 3118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