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详情

衡水号货舱棉花起火   已有0人收藏

浏览次数:462
发布日期:2018-06-21 11:35
0.0分 [ 0  人打分]
  • 详情
  • 足迹
  • 事故性质火灾
  • 船名衡水
  • 事故日期1987-05-05
事故经过

198755日,“衡水”号远洋货轮泊青岛港装棉花时,货舱棉花起火,港口公安消防队会同船舶采取CO2封舱灭火,有效地控制和扑灭了大火。火灾造成4万余元的经济损失,救火中有40余名消防员和工人不同程度中毒。

一、船舶概况

“衡水”号货轮是荷兰造船公司1961年建造的万吨级杂货轮。总长15865米,型宽2064米,型深1076米;9300总吨;主机1台,功率为10000马力的柴油机;共有7个货舱,驾驶楼前为一至五舱,驾驶楼后为六舱、七舱。起火时各舱均装有棉花,其中,第五货舱为三层结构,总舱容4084立方米,第一层未装货物,第二层装棉花175吨,底层(第三层)装棉花421吨。

二、火灾经过

1987421日,“衡水”号货轮由上海驶抵青岛。5202时,泊2号码头9---10区开始装棉花。541155分,移泊至15区继续装棉花,22时关舱停止作业。550220分,三副叫值班二水打开五舱三层移动式照明货灯,准备继续装货。值班二水在打开五舱分电箱前未详细阅读箱盖背面贴着的注意事项,见三层照明开关无开关手柄,即第一排左起第一个开关,遂随手用钉子插入开关孔代替开关手柄上合,当行程合至13时,发生短路跳闸弹回;接着他又把一排左起第二个开关上合(即五舱二层柜顶照明)。三副见值班二水未开移动货灯,又叫另一船员将三层照明开关上合。0340分左右,第五舱继续装货。0730分,值班一水从右舷走至五舱梯子口时,见舱内似有烟雾,即下舱查看,待证实后,即向大副报告。期间,船长在房间也看见五舱有烟雾冒出,电话通知大副下舱查看。大副和一水再次下五舱查看,确认舱内棉花已着火。

0745分,船上发出火警警报,在上报港务监督的同时,立即组织船员开展自救,此时舱内棉件夹缝中已有明火出现。0749分,港口消防队到达火场后,铺设两路水带向火点射水,由于着火点处于棉件下部的隐蔽处难以击中,火势仍在发展。0810分,启动船上二氧化碳系统向五舱施放CO2实施封舱灭火措施。同时组织工人到四舱将靠近五舱隔板处的棉件移开,防止火势通过钢结构热传导蔓延到四舱。1139分,五舱内温度开始缓慢下降。期间,为加强CO2灭火强度,又将运来的50余瓶CO2补充施放进五舱内。580845分,消防人员深入舱内侦察火势,测得舱内温度已下降为18℃。火场指挥部决定开舱抢卸与灭火同时进行。当五舱二层抢卸完毕打开底层舱盖准备继续抢卸底层时,表面已窒息的棉花包遇新鲜空气后复燃,复燃的棉花燃烧速度很快,浓烟裹着火焰从底层柜涌出,积聚在舱内的CO2CO等有毒气体也随之溢出,多名消防人员当场中毒倒下。火场指挥立即命令所有人员全部撤出,并再次封舱释放CO2抑制火势。直到5101910分才将大火扑灭。

三、起火原因

该轮五舱已废弃的照明灯,被船员合上开关通电后造成短路,产生高温电弧将灯具线路上的金属熔化,致使熔珠掉在棉包上引起火灾。

四、经验教训

()照明线路故障不及时排除留下重大火灾隐患。据船方《电器工作日记》记载,19821220日,该轮二、三、四、五舱的底层柜固定照明灯具(日光灯),发现线路故障停止使用,并在主甲板桅屋分电箱内卸掉了控制开关手柄,贴上了“禁动”标志。但未对照明灯具的裸露导线作妥善处理。1987427日,新来的电机员与原来电机员没有面对面进行交接,上班工作后又未对舱内照明设施进行检查。按防火要求,装载棉花的货舱,电线必须采用套管保护,不应使用明线。接线室闸刀开关、继电器等要加装罩壳保护,并要制定电器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制度。

()违章操作造成电线短路引燃棉包。550220分,二水按三副要求去开启五舱三层柜照明灯,到分电箱前,既不看贴着的注意事项,又不清楚开关无手柄的原因,就随手找一根铁钉代替开关,发生短路后也不查找原因。结果铜线短路熔化时产生的1038℃高温熔珠掉到燃点210℃的棉花包上引起火灾。因此,装卸运输棉花的船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尤其是当电气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封舱灭火战术正确有效。在火灾施救中,消防队与船员能密切配合,特别是在水枪射水难以扑灭棉包下部隐蔽火源、不能速决速战时,及时改用船上CO2灭火系统进行封舱灭火。由于灭火措施正确,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CO2CO是有毒气体,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人身的安全。此次灭火之所以造成40余人中毒,主要原因是CO2封舱灭火后,当开舱约15分钟内,会有大量带有CO2CO等有毒物质的热气体从舱内向外涌出(根据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的气体对流规律,舱内热气体形成负压后向上聚集在舱盖板下)。现场指挥人员没能充分注意这一问题,盲目开舱,导致了现场人员中毒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开舱前应进行有效的通风,让有毒气体逐步释逸;人员进舱前应用测氧仪、测毒仪认真检测,待核实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进入。


事故处理

评论 (0人参与

发布者:VHF16

TA发布的信息: 3118

温馨提示